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严老既然来了,要不多盘桓几日?”

“我无所谓,看小婉的吧。”

“好!多谢严老专程来江陵看我!”

“既是朋友,说这些作甚?”严清站起身来,“走吧,我们一道去找小婉。”

朱翊不禁调侃取笑:“瞧严老,当日非要赶人家走,现在巴不得小婉时时刻刻都在你身边吧?”

严清爽朗一笑:“老夫余生不长,时间宝贵得很,必须好好珍惜啊!”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严清带着小婉离开江陵,并没有逗留几日。倒不是因为小婉与李之怿说不来,也不是因为严清知道朱翊的心思后害怕与他亲近故意躲开。

而是因为朱翊见严清、小婉两个如同新婚燕尔,不忍心留下他们让人非议他们这样的结合。

当然,也不希望有人说严清与他亲近,既然严清拒绝了他,那就不让人影响打扰严清与小婉吧。

所以朱翊又改变主意,不让严清与小婉逗留朱氏集团。

小婉还甚是不解,被严清拉走了。

严清当然懂得朱翊的一片心意,他知道朱翊是为他们好。

当严清告诉小婉实情时,小婉愕然沉默半晌不敢吱声。

但随后她又笑了,断然言道:“好哥哥一定是个好皇帝!”

稍顿了顿,又憧憬地道:“他会成功的。老爷以为呢?”

“咱们只能祝福他!”

小婉眨巴着眼睛问:“老爷为什么不留下来帮他呢?”

严清微微一滞,而后回道:“潞王爷确实邀请过我,但忠臣不事二主,我过不了自己心理这一关。”

“哦,那我们就此离去吧。”小婉并不纠结,还乐观地补充道,“没有老爷的相助,好哥哥一样能行。”

就这样,严清与小婉离开了。

也并没有因为拒绝朱翊而感到愧疚啥的,正如小婉所说,没有严清的相助,朱翊一样能成。

确实,严清有了小婉,对政治已经完全失去了激情。

他不像张居正。张居正心中有莫大的冤屈与不甘。

他也不像冯保。冯保与朱翊很早就捆绑在一起,而且冯保还年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他也不像潘季驯。潘季驯与张居正是好朋友,又有知遇之恩,而他这一生没有攀附于任何人。

所以严清离开得几乎很坦然而没有牵绊,他也不想掺和这场政治斗争。

作为臣子,他希望国家安宁;作为朱翊的朋友,他希望朱翊能赢。

仅此而已。

说离开就离开。

这时候便能看出一个人不攀附于任何人的好处,因为从不欠人情,所以能果断地作出决定。

即便刚刚欠朱翊一个人情,因为性格耿直他也只遵从自己的内心,而不会刻意违心附和。

人各有志。

朱翊当然不会勉强。

愿意留下来就留下,不愿意留下来朱翊也不会怪他的。

紫禁城西暖阁里。

万历皇帝在询问张鲸关于朱翊的情况。本来他是要亲自探监的,可又有点不好意思面对。

毕竟人是他下令抓来的。

尽管张鲸说可以将责任推到他自己头上,可万历皇帝还是有点心虚。

只好责成张鲸去问。

张鲸如是般回复道:“万岁爷,奴婢师父心中有气,起初一句话都不说,好不容易开了口,竟大言不惭地说有本事让万岁爷亲自来问。”

这样一激将,万历皇帝更不会去。

只是如此一来,那朱翊岂不成了烫手山芋:放,还是一直关着?

放肯定是不会放了,可一直关着好像也不是办法。

想来想去,万历皇帝忽然又觉得抓回朱翊是一件头痛的事:放不得,关不得,也杀不得。

那该怎么办?

“张鲸。”万历皇帝冷不丁地喊一声。

“万岁爷,奴婢在呢。”

“抓你师父是不是有欠考虑?”

“万岁爷,奴婢以为没有啊!”张鲸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奴婢师父胆敢违抗圣意偷偷离京,本就该抓。”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找不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处置方案呢?”

“奴婢以为还是万岁爷仁慈。”张鲸弱弱地回答说。

万历皇帝双眼光芒一闪:“哦?此话怎讲?”

“奴婢师父如此的不安分,如果万岁爷将他秘密送进凤阳高墙,就不必为此担忧了。”

“这是不是恨了点儿?朕怎么记得你曾经好像反对过?”

“此一时,彼一时。”

“可他毕竟是你师父呀!”

“万岁爷也知道,奴婢这个师父当初是逼迫奴婢接受的,还诱惑奴婢说教授什么挣钱之道,结果什么都没教。再者说了,师父与万岁爷相比,奴婢毫无疑问向着万岁爷呀!”

“可凤阳高墙……”万历皇帝一副疑虑的神情喃喃自语。

张鲸撺掇道:“看,奴婢说万岁爷还是心慈手软吧。”

“你说这样行吗?”

“奴婢觉得没问题,奴婢师父太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可有先例?”万历皇帝又问道。

“当初有,当初朱允、朱允、朱文圭、朱济都被关进高墙了。”

“原因何在?”

“其实朱允、朱允、朱文圭他们三个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倒是朱济有造反的嫌疑。奴婢师父如此蹦,依照祖制,关进高墙也没啥子。”

万历皇帝陷入沉思。

确实,说起这凤阳高墙,可是明朝宗室的噩梦。

张鲸为了说服万历皇帝,私下里也是做了一番功课。

他没有捏造,口中那几个姓朱的子孙确实都被关进高墙了。

都知道凤阳乃太祖龙兴之地,高墙隔绝内外之所是朱元璋为宗室子弟专门修建的一座监狱。

明朝与别的朝代不太一样,除了朱棣和朱瞻基这祖孙俩,其他人没有动辄弄死自家人的习惯。

朱允削藩,也不过是废爵拘禁,朱祁钰登基,也只是把哥哥关了起来。

虽不擅杀,但犯罪总是要处理的,于是凤阳高墙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这种拘禁不像我们今天的服刑,今天大部分入狱的人还是有机会重新出来的,一般也不过判多少年。

但凤阳高墙,只要一进去,基本就出不来了,如果不是因为朱祁镇受过幽禁之苦,如果不是因为明末太过动荡的时局,这“基本”二字可以直接忽略省去。

凤阳高墙墙高院深,与世隔绝,在这样一个地方住到死,堪称恐怖。

张鲸口中提到的前三个人被关,与明成祖朱棣的靖难之役有直接关系。朱棣虽有被迫起兵的嫌疑,但他毕竟成为皇帝,这个帝位来路不正。

为了证明自己的正,朱棣就得清除那些在地位上比他正统的人,也就是他大哥朱标的后代。

朱标五个儿子,长子早亡,次子朱允下落不明,三子朱允、四子朱允则被关进了凤阳高墙(五子朱允熙死于大火)。

关进凤阳高墙的兄弟俩也没能活到终老,他们先后暴亡,死因蹊跷。

而朱允的儿子朱文圭,也一并关进高墙,彼时不过两岁,威胁有限,算是逃过一劫。

可这一关,就是五十多年,等到被放出来,已然垂垂老矣,从牙牙学语到骨衰鬓残,实在无法想象那几十年他是怎么过来的。

大明巅峰》小说在线阅读_第64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背锅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巅峰第64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