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现在不饿,自被他们找到后,俺顿顿都吃得饱,而且吃得好。”

“你知道你将要做什么吗?”

“知道,俺是来替皇帝爷出家的。”

“你真心愿意吗?”

“当然愿意。”年永欢兴奋地道。

“为何愿意呢?”李太后盯问道,“当和尚并不好玩。”

“俺家穷,这辈子爹娘过得很苦,没有欢乐可言。”年永欢认真地说道,“而我这个儿子又没本事,不能很好地侍奉爹娘,让他们受尽了苦头,实为不孝。倘若真能替皇帝爷出家,那可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也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还有,咱全家就可以免差免赋,日子好过多了,何乐而不为?”

“那你以后就不想娶媳妇儿了?”

“俺之前的媳妇儿人很好,可惜最后被俺害了。媳妇儿死后俺发过誓,以后不会再娶了。俺只想好好孝敬爹娘,只是苦于无途,如今娘娘和皇帝爷恰好给俺这个机会,真是求之不得,俺不知道有多开心呢。”

“那你爹娘同意吗?”李太后又问。

“俺知道爹娘舍不得的。俺恨自己没用,没有能力很好地孝敬爹娘,而爹娘虽然没有在俺面前直说,可俺也知道他们同样自责没能让俺过上好日子,一生下来便是穷,穷了这些年都没有什么起色,若真能替皇帝爷出家,那一切都将改变,爹娘他们当然乐意,反正俺也不想再娶媳妇儿了。”

至此,李太后无话可说。更多的是感动中带着心酸,毕竟她自己也是穷苦人家出身,父亲先前是个泥瓦匠,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深知丁门小户过日子的不易与艰辛。

“姐姐,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吗?”李太后扭头问陈太后。

“没。”陈太后摇头,看得出来,她对年永欢很是满意。

既然如此,李太后便让陈炬将年永欢先带下去休息,然后对灵藏观音寺的住持说道:“咱来这里只是为了接替僧回京,宫里来了这么多人,对寺中多有叨扰,还望师父海涵!”

住持双手合十,悠悠言道:“两宫太后娘娘的玉辇亲临,实乃敝寺之无上荣幸,日后必定香火旺盛。”

李太后敏锐地抓住话头,“怎么?师父这寺庙香火难道不旺盛吗?”

“这个……”住持方知刚才说漏嘴,这会儿不好圆回来了。

“师父有什么难言之隐吗?”李太后追问道。虽然她已经不管事儿好久了,但此刻出宫肯定由她做主,所以曾经的劲头仿佛又找回来了。

她调整自己的坐姿,摆出一副定要问出个子午卯酉的架势来。

“太后娘娘,这个,这个老衲不好明言。”住持却为难地嗫嚅道,他只想敷衍过去,“时候不早,已经到了饭点儿,要不先在敝寺吃个便饭吧?”

不料李太后坚决地说道:“不行,越是不好明言,咱越是喜欢听,住持师父但说无妨,说吧。”

……

灵藏观音寺的住持见李太后实在催得紧,不回答估计是不行了,便道:“太后娘娘,咱县穷苦百姓多,在他们中弘扬佛法,当然更符合佛家普度众生的襟抱。本来能得太后娘娘的捐建,实乃敝寺无上之荣耀。可世事都有两面,感激太后娘娘的同时,也正因为是太后娘娘所捐建,又取名为灵藏观音寺,所以实际上在百姓庶民眼里这已是一座皇家寺庙,一般百姓庶民通常敬而远之,以致于敝寺的香火……”

“哦,原来是这样。”李太后喃喃地道,她听明白了住持的意思,不禁关心地问道,“那住持师父觉得,应该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或者说需要我们做什么?住持师父请尽管说。”

“谢谢太后娘娘的好意,敝寺乃太后娘娘出资兴建,又得太后娘娘捐赠藤胎海潮观音,本该取名为灵藏观音寺,至于普通百姓庶民心存偏见一定要敬而远之,那是他们的事,老衲也没办法。敝寺的状况就这样吧,虽然香火不是很旺盛,但还能维持。若太后娘娘有心,老衲倒是希望您说服皇帝爷重振佛门。”

“重振佛门?”李太后微微一滞,带着几分讶然道,“京城各大寺庙香火不是很旺吗?还需要如何重振呢?”

“恐怕太后娘娘有所不知。”

“那烦请住持师父说来听听。”李太后的劲头越来越足。

“这个……”住持又犹豫起来。

“说吧。”

“老衲若言之事,涉及先帝,实不知如何开口。”住持很为难地道。

“先帝?”李太后不由得一紧,“不知老师父说的是哪位先帝?”

住持望着李太后,小心翼翼,但又字字分明地回道:“正是当今皇帝爷的爷爷嘉靖皇帝爷。”

“啊?是世庙皇帝爷呀?”李太后长舒一口气,接了先前的话头问,“佛门重振与老皇帝有何关系?”

“不但有关系,而且关系重大。”住持也许是有心事在心里头憋得太久了,现在见有机会倾吐,顿时满面憔悴换成了红光,口齿也利索得多,“慈圣太后娘娘若能恕老衲无罪,老衲便把心底窝了多年的话一股脑儿倾吐出来。”

李太后稍一犹豫,情不自禁地看了陈太后一眼,又看了朱翊一眼,见两人都是一副想听下文的深情,便点头说道:“好,咱依你,恕你无罪,你要把该讲的都讲出来。”

陈炬和张大受在旁边干着急,一来担心住持会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二来时候已经不早该吃晚饭了。

可见李太后一副兴致十足的样,他俩又不敢说什么,只得乖乖地听着,心里头将住持骂了几十遍。

住持难得逮住这样的好机会,欠身道了佛礼,捻动佛珠的手放慢下来,额头上的青筋也突然凸起。

这是肝火骤旺之相。

只听住持缓缓言道:“大明圣朝开国皇帝朱洪武,本也是佛门子弟,他得天下之后,以孝悌为治国根本,洪武皇帝深知,要想芸芸众生天下庶民人人都做到孝悌,唯有佛教方可尽除人心壅蔽之妄。我佛慈悲!

“鉴于此,洪武皇帝融皇风佛法于一体,尊崇三宝,虔诚向佛之心,实乃垂范万世。洪武皇帝归天之后,朱家子孙袭承帝位者,无不遵崇祖制光大佛宗,偌大中国,始终是大乘气象西天净土。而大明天下也因之皇祚绵长国泰民安,这都是佛法荫佑所至。

“然而,当国玺传至第八代皇帝,也就是嘉靖皇帝爷世庙手中,他不幸误信妖术沉湎斋醮,受陶仲文、邵真人一帮妖道唆使,对佛教大加摧残,毁梵宇焚舍利,荼毒僧侣,大明开国以来的佛教之大劫实乃由嘉靖皇帝爷一手造成,至今尚未恢复元气……

“想当年,紫禁城内有大善佛殿,其中藏有历代皇帝敕造的金银佛像以及从各地搜求迎进珍藏的佛骨佛牙等物。世庙早就有心拆除,只是碍于诸位先帝所为,一时难下决心。

“恰好那一年皇太后娘娘提出想建宫另住,世庙立即抓住这一契机,下令拆除大善佛殿建皇太后娘娘的宫殿,并命时任礼部尚书的夏言等人勘察。夏言投世庙所好,建言请敕有司把佛骨佛牙搬出大内,埋入无人之荒野。

大明巅峰》小说在线阅读_第61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背锅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巅峰第61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