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知道。”李太后点点头,“但希望儿明白娘的心。儿今天说的话,娘不会对任何人讲,会为你守住心中的秘密,但同时也恳请儿收回你那危险的想法。娘是真的不忍心看到你们兄弟俩反目成仇啊!”
“可娘就忍心看着朱明的基业毁在皇兄之手吗?”朱翊轻轻问了一句。
“娘是不忍心,可娘也绝不允许你谋害你亲哥哥呀!”李太后痛苦地道。
“娘,孩儿没说要谋害皇兄。”
“可你皇兄现在是皇帝,你不谋害他如何得位?难道你想取而代之就能取而代之吗?儿,没有那么容易的!你皇兄不会答应,朝臣也不会轻易答应,除非你皇兄死了。”
一说到“死”字,李太后顿时泪流满面,感觉有无尽的苦楚。
至此,李太后的心思,朱翊算是看明白了,显然不同意他取而代之。理由无非就是那两点:一怕天下大乱,二怕对不起万历皇帝。
这倒也在朱翊的意料之中。
原本他就想着李太后绝不会答应。
之所以还是要当着李太后的面大胆地说出来,实有他的考虑。
一来,肯定是绝对相信李太后,否则这种话说出来是要出人命的。
二来,也是为了提前吹吹风,让他尊敬的李太后有一个心理准备。
当然,他还是抱有一丝期许,也不认为李太后会坚决反对。
毕竟万历皇帝的所作所为在李太后眼里已是无可救药了,否则李太后也不会一心向佛,没日没夜敲打着那根本不通人性的木鱼。
但李太后终究还是顾念亲情,不允许他这么做。
朱翊并不觉得意外。
在李太后面前坦诚开来反而让他觉得心理压力小要一些。
见朱翊不说话,李太后凝望着他道:“儿,你答应娘亲。”
“娘,什么?”
“不要与你皇兄反目成仇好吗?”李太后带着央求的语气。
朱翊点头:“孩儿可以答应娘,可倘若皇兄不依不饶呢?”
“不会的,不会的,你皇兄一向那么宠你爱你,怎会对你不依不饶呢?”李太后不住摇头,很不愿意相信。
“但愿吧。”
正在这时,只听哒哒哒的脚步声正朝这边飞速而来。
“娘娘,不好了,不好了,来了一批禁卫,将慈宁宫包围起来了。”
原来正是付大海。
朱翊和李太后都不由得一怔愣。
母子俩对了一个眼神后,李太后警觉地站了起来,问道:
“为什么?”
付大海色急匆匆地冲进来,满脸的焦虑,上气不接下气地禀道:“娘娘,禁卫头领说,皇宫里混进了闲杂人,他们正在搜查,希望娘娘配合。”
……
朱翊跟着也站了起来。
付大海小声道:“娘娘,想必是他们发现了潞王爷的行踪。”
“可儿刚见过皇帝,确实也没想瞒着皇帝啊!”李太后诧异地道。
“娘娘,万岁爷当然是知道的,可万岁爷需要的是群臣都知道潞王爷进京了呀!”付大海讳莫如深地提醒道。
“这是为何?”
“娘娘没有想明白这层理儿吗?”付大海着急,此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潞王爷为何要乔装改扮进京?不就是担心被朝臣知道以致招来杀身之祸吗?”
“杀身之祸?谁敢对儿动手?”李太后柳眉倒竖,满目的冷光。
“娘娘,潞王爷如此优秀,朝中嫉妒的大臣多不胜数。况且依大明礼制,没有万岁爷的旨意,潞王爷可不能随便进京的呀!这样是要接受弹劾惩罚的。”
朱翊担心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
禁卫包围李太后所居住的慈宁宫,如果没有万历皇帝的旨意活暗中授意,借他们十颗豹子胆,他们也不敢。
看来万历皇帝就是要逼迫他现身,或者说就是让朝臣知道他进京了。
朱翊思绪飞驰,想着如何破解眼前这个困局,但应该还不算死局。
没有坏到如此地步。
不就是逼他现身吗?
此时李太后和付大海都望着他。
朱翊道:“娘,他们要查就让他们查吧,孩儿不乔装改扮便是。”
“儿的意思是?”
“孩儿现出本来面目。”
“那儿以为会有麻烦吗?”
“眼下想必应该没有,他们还不敢在娘面前放肆,只是如此一来,待孩儿离京时就不好说了。”
李太后点点头,喃喃地道:“看来事到如今儿确实隐瞒不住了,现出本来面目也好,我看谁敢放肆。”
李太后终于又显现出她那久违的泼辣而强悍的一面了。
“娘,海子,要不你们先出去,孩儿马上卸了妆跟着出去。”
李太后也不墨迹,带着付大海朝出去了。这里是她的地盘,当然不怕。
至于朱翊担心离京时恐怕会有麻烦,那也只能到时候再说了。
朱翊立即打水卸妆,露出本来的面目,连身上的服侍也换了。
然而大摇大摆地走出去。
慈宁宫前的确来了一批禁卫,但领头的是一名大汉将军。
也没有宫中哪位大引领。
以一名大汉将军的身份地位,却扬言要搜查慈宁宫……这更让人觉得其中有猫腻,好像大汉将军是替死鬼似的。
朱翊一出来,便朗声说道:“你们也不用搜查慈宁宫了。皇宫的确混入了闲杂人,然后偷偷潜入慈宁宫,这个闲杂人就是我。”
大汉将军自然认得朱翊,忙尴尬地笑道:“原来是,是潞王爷。”
朱翊一摆手道:“我已经不是潞王爷了,的确是闲杂人一个。”
“那卑职该如何回复陛下呢?”大汉将军为难地问道。
“大可实话实说呀!就说是我乔装改扮混入皇宫的。”
“可是潞王爷,倘若陛下怪罪卑职这些禁卫值守失职呢?”
“那要不将我抓走?”朱翊双手一摊摆出一副任凭处置的架势。
“卑职不敢。”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你们走吧。”朱翊抬手逐人。
没辙,无奈之下,大汉将军只好领着禁卫离开了。
在朱翊看来,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这样,想必关于他进京的消息很快就要在宫内外传开。
既然还是避无可避,那也只能坦然面对届时见机行事了。
朱翊与李太后重新回到暖阁里。
付大海依然没有机会旁听参与。
李太后还在想着“取而代之”的事,虽然表面上看似已经翻篇了,可她内心翻腾倒海久久不能平静。
想着如果大儿子万历皇帝听得进去她的话,或者说如果小儿子没有那么优秀,她都不会如此忧虑。
正因为大儿子不听话,执意倒行逆施,而小儿子又一心向善,被迫站出来试图取而代之,好像矛盾不可避免终将被激化似的两个儿子都是心头肉,让她这个做娘的如何不忧虑?
经过一番惊涛骇浪的对话后,朱翊和李太后似乎都愿意静下心来。
只是母子俩想的不一样。
朱翊想得更多的是,接下来他恐怕又要与人斗智斗勇了,否则能不能安全离开京城还真不好说。
“儿。”李太后忽然喊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