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明白。”
(注:李进忠即魏忠贤的原名,李进忠出身于市井无赖,后为赌债所逼自阉入宫做太监,皇帝赐名为魏忠贤。)
“至于第三件事儿嘛,我暂时还没想到,先记着。不过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去做什么杀人放火之类的违法之事。”
“好!奴婢答应潞王爷便是了。”孙暹觉得似乎,好像也不是很难,无论如何比将他赶出紫禁城要强。
“那你起来吧。”
“潞王爷不,不惩罚奴婢了吗?”孙暹有点儿不敢相信。
“你不是答应为我做三件事吗?那我还惩罚你作甚?”
“多谢潞王爷!多谢潞王爷!”孙暹这才微微一笑,如释重负地爬了起来。
“是不是觉得很好奇,我为何这个时候打扮成这般模样秘密进京啊?”朱翊瞅着孙暹问。
“是的。”孙暹如实回答。
“好奇也没用,我是不会告诉你的。”
“……”孙暹被噎了一下。
“而且我还得警告你,你不会转身就将我秘密进京的消息泄露出去吧?”
“不不不……”孙暹连连摆手,“奴婢绝不敢,也不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自找麻烦?”
“那你不妨猜猜看,我皇兄会不会将这个消息泄露出去呢?”
“……”孙暹一愣,继而陪笑道,“万岁爷与潞王爷是亲兄弟,天下人都知道万岁爷宠爱潞王爷,奴婢以为万岁爷也不会将这个消息泄露出去让群臣知。”
“这么说,我的行踪现在有四个人知道,一我娘,二我皇兄,三付大海,四就是你孙暹,倘若我的行踪被暴露,唯你是问,这个没意见吧?”
“……”孙暹想哭,很想为自己申辩两句:凭什么只找我呀?而且潞王爷偷偷进宫,怎么可能只有四个人知道?如果没有人放水,怎么可能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只有四个人知道,骗鬼呢。
可这些话,孙暹只能藏在自己心里烂掉,怎敢说出来?
朱翊一抬手道:“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吧,你可以走了。”
孙暹暗自欢喜,想着原来真的没啥事儿哈!潞王爷不吃人。
“哦,最后我还得友情提醒一句:背叛我的下场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朱翊的语气倒不犀利。
可在孙暹听来,却字字如刀。见朱翊一摆手,他赶紧一溜烟地去了,感觉再待一刻心脏指定受不了了。
孙暹刚一走,李太后便急不可耐地出来了,因为她心里一直惦记着第二条路的事,所以对朱翊与孙暹刚才说的事全然不放在心上。
但准确地说,是她压根儿没有心思去听,只想着第二条能够让朱明继续兴盛下去的路。
毕竟以她历经三朝的警觉和代万历皇帝秉政十年的经验,想着只要大儿子万历皇帝推翻否定张居正的改革,那正如小儿子朱翊所料,国家的发展十有八九会倒退。
她还不相信万历皇帝这个大儿子比张居正强。张居正在他十年的首辅生涯里,是一个多么强势多么无畏多么有魄力的人!
自己这个大儿子有几斤几两,她清楚得很,不然也不会当着大儿子的面说出“不到三十岁休想亲政”这样的话。
只可惜事不如意,张居正死得太早,让她的计划搁浅了。
因此,当朱翊告诉她还有第二条路可选时,李太后当然急切想听。
……
“儿,与娘说说,有什么办法?”李太后迫不及待地问道。
“娘。”朱翊深情地喊了一声,忽然“扑通”一声跪在李太后面前。
“儿,你这是为何?快起来。”李太后急了,忙俯身搀扶,嘴里还一边喃喃地道,“有什么话对娘直说就是了嘛,跪着作甚?”
“娘,孩儿从未有过如此的害怕。”朱翊却执意跪地不起。
“儿到底害怕什么呢?”
“娘,因为孩儿在想,倘若皇兄一意孤行,于国家的兴衰成败和天下百姓的福祉而全然不顾,孩儿便取而代之,不让他继续折腾下去。”
“你说什么?”李太后吓得浑身一颤,险些栽倒在地。
“娘。”朱翊眼疾手快,忙伸手将她扶住,只是依然跪地不起。
李太后脸色铁青,惊讶地望着自己儿子问道:“儿,你是认真的吗?”
“娘,这个问题孩儿想过无数遍。”朱翊一本正经地说道,“孩儿曾不止一次在娘亲面前提及,根本无心当政,只想做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人,可如果皇兄这般折腾,让天下人都不好过,孩儿于心不忍,实在看不下去啊!”
“可儿想过后果没有?”
“娘,孩儿当然想过,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为了咱朱明……”
“那儿置你皇兄于何处呢?”李太后直接打断,着急地问道。
“这也正是孩儿最纠结之处。”朱翊由着自己内心坦诚回答。
“你先起来。”李太后一脸的愁绪。
朱翊只得起身,然后扶着李太后缓缓走到绣榻上坐下。
李太后目光尽是茫然,她感慨万千地道:“娘没想到儿说的竟是这个方法啊!儿说你害怕,可娘听了,感觉更加害怕。娘就你与你皇兄两个儿子,难道让娘看着你们兄弟俩为了争夺皇位而互相残杀吗?”
“娘,孩儿根本无心争夺皇位的。”朱翊纠正,“只是皇兄这样倒行逆施,不仅会失去民心,还会将国家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孩儿只是想拯救咱朱明,娘相信孩儿吗?”
朱翊摸着自己心口处,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
“娘当然相信儿,不然儿完全可以选择不告诉娘。”
“果然是知子莫若母!”朱翊欣慰地道,“多谢娘亲理解!”
“只是这件事实在太大,届时会不会天下大乱?这是其一;其二,倘若儿真的取而代之,置你皇兄于何处?”李太后再次提及这个问题。
“天下大乱应该不至于,孩儿之所以推心置腹冒险在娘亲面前坦诚此事,也是希望娘亲可以坦诚地对孩儿讲,对孩儿的想法,娘亲有什么想法?”
李太后幽幽然地道:“娘承认你比你皇兄聪明有远见,将天下交到你的手上指定更为妥当。也承认你本无心争夺皇位,只是为了咱朱明的长久兴盛才迫不得已站了出来。想着三年前你皇兄就险些皇位不保落到儿你的头上,当初若是真废了你皇兄的帝位,也许现在就不用那么着急上火了。”
朱翊心想那也不尽然,毕竟三年前的他不是现在的他。三年前他只是嚣张跋扈的潞王,可没现在的脑子。
李太后接着说道:“娘听到儿的想法虽然感到无比震惊与害怕,可娘还是高兴儿能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给娘听,足见儿相信娘,只是这件事娘可不能立即答应你。一来怕天下大乱,二来不知如何向你皇兄交代。只要娘还健在,就不允许你们兄弟俩反目成仇。儿你明白吗?”
朱翊点点头,直问道:“娘的意思是不同意孩儿取而代之?”
“儿,娘的话,你会听吗?”
“当然听。”朱翊脱口而出,“娘也心知肚明,如果孩儿不听娘的话,怕娘出面干预的话,那孩儿其实大可不必在娘面前这般坦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