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王爷他的确是个天才。”这一点努尔哈赤也不得不承认。
“所以我才来问你的嘛,可惜你也不知情。”梁梦龙带着几分遗憾。
“这个确实不知。梁大人不问我,我都不知道潞王爷特别提醒过你们。我答应潞王爷要在得时学院教学两年,否则此刻我可回建州问我祖父与父亲,或许能得到一些答案。”
“想见你祖父和父亲,让他们进京不就完了?”梁梦龙当即提议,“反正那边的战事已经结束。”
“可以吗?”努尔哈赤满脸的期待。
“当然可以。”别的不敢保证,这个梁梦龙还是很有信心,无非恳请万历皇帝传一道口谕的事儿嘛。
“那多谢梁大人!”
“不客气。”梁梦龙一摆手道,“既然你能得潞王爷如此的赏识,我想除了骑射术,肯定还有过人之处。”
“梁大人过誉。”
“不,我只是相信潞王爷。”
“梁大人身为天官,却如此信任潞王爷,就不怕被人说三道四吗?”努尔哈赤善意地提醒道。
梁梦龙却不领情,一本正经地道:“这不该你操心。”
“对不起,恕我失言!”
“好了好了,不必自责。看来这一趟我又白跑了。”梁梦龙拂袖而去。
确实,从努尔哈赤这里,也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
梁梦龙仍不死心,可总不能飞到江陵城去问朱翊吧?
想来想去,似乎还有一个人没有问及:李太后。
想着如果连李太后都不知情,那就只有问朱翊了。
反正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也不差最后一步,问李太后又有何妨?为公又不为私,怕甚?
梁梦龙说去就去,很有一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劲儿。
……
“努尔哈赤是一个能够威胁到大明江山的人?这怎么可能?”
实在让梁梦龙难以置信。
但这确实就是他从李太后那儿得来的答案。话是朱翊说的。
如果是别人说的,那就当一个笑话听,偏偏是堪称神预测的朱翊。
梁梦龙见过李太后,回来坐书房里发呆,准确地说是不知道想啥。
努尔哈赤如何威胁大明的江山?他凭什么?建州女真连一个李成梁都搞不定,凭什么搞定大明王朝?
“潞王爷为何如此判定?”梁梦龙想不明白,“是故意迷惑努尔哈赤吗?将努尔哈赤捧得高高的当然有好处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让他丧失斗志。”
当然,这只是梁梦龙的内心世界。
看来,不问朱翊,想搞明白这件事是不可能的了。
在梁梦龙眼里,李太后也只是给了他一个稍微合理的解释比冯保、申时行、努尔哈赤强多了。
可即便如此,依然没有得到令他满意的答案。也不知是因为过于相信朱翊,还是相信朱翊的神预测,反正他觉得朱翊的提醒很有深意。
想不明白是一回事儿。
所以,在这件事上,梁梦龙表现出与常人不一样的思维。
不过,为了局势的安定,李太后不让他将“努尔哈赤是能够威胁到大明江山的人”说出去。
即便李太后没有特别提醒,梁梦龙也不会说出去的。
想着说出去别人得笑掉大牙吧。
谁特么相信?
……
在江陵城那边,朱翊也第一时间收到了古勒寨大捷的消息。
毫无疑问,他关心的重点自然是觉昌安和塔克世死了没有。
还好,传来的消息说他们父子俩没死。这样对努尔哈赤也有交代了。
毕竟他还想收一个得意弟子呢。
尽管朱翊尚不知道万历皇帝的决定,但他估摸着张鲸已在回京途中。
不得不承认,张鲸去往辽东监军的这段时间,万历皇帝沉默了许多。
现在取得古勒寨大捷,那张鲸肯定就要回京,留在辽东无意义。
对此,朱翊已经想明白了。
只是,他没想到万历皇帝竟会让戚继光来京,也不知何意。
这天晚上,他去见了张居正。
两人谈及此事。
肯定都担心万历皇帝孤注一掷,坚决将戚继光调任外地。
无论是朱翊还是张居正,都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
如果成真,那将来与万历皇帝博弈的那一天,自然少了一道筹码。
可辽东战事暂时结束,万一万历皇帝较劲儿,拿什么挽留戚继光呢?
风平浪静时,往往看不到戚继光的作用,就好像将谁放在九边重镇之蓟镇总兵的位置上都一样。
朱翊和张居正知道其实不然。
但相信万历皇帝也知道。
只是万历皇帝担心戚继光是张居正的第一心腹,待清算张居正时,万一戚继光领兵攻入京师,那就大事不妙了。
所以,要将戚继光调得远远的,距离京师越远越好。
只可惜,第一次没有得逞,被朱翊暗中阻止了。
这次还得提前准备、预谋。
反正在朱翊看来,戚继光在蓟镇总兵的位置上绝不能动。
张居正当然无条件赞同。
……
辽东战事暂时结束,看得出来万历皇帝脸上的喜色增多了。
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为了辽东战事的结束,还是为了其它的。
反正这些天他都在等张鲸。
每天都要问陈炬同样一句废话,甚至一天要问几次:张鲸回来了没?
给人的感觉还是年轻沉不住气。
当然,也不排除有可能是故意做给陈炬看的。
然而,朝中其他重臣担心的问题可就多了去。
尤其是像梁梦龙、曾省吾、王篆那些张居正一线上的重臣,莫不担心万历皇帝接下来的举措。
都担心万历皇帝似乎在等,就等张鲸回来。也在等一个机会,等李太后不插手的机会。
两个好像,似乎都已经实现了。
张鲸马上就要回来。
而李太后因为帮助平息李得时被弹劾一事,万历皇帝做出极大的让步,让李太后觉得欠他“债”似的。
明眼人看来,两个机会万历皇帝都等到了。接下来恐怕就要行动。
所以,这些天万历皇帝在盼望张鲸回京,而其他重臣则表示担心。
只是,一切尚停留在猜测中。
但无疑,大多数重臣的神经不知不觉都绷紧了两分。
就连李太后也一样。
她依然谨记朱翊的话,也不忘冯保和梁梦龙的提醒。
……
从辽东回来的不止张鲸一人。
根据万历皇帝的旨意,还有蓟镇总兵戚继光也得来京。
除了这两个人,李成梁还派他次子李如柏前来汇报战况。
曾朝节也随他们一道回来了。
所以这一行人可不少。
但并非一道。
张鲸率先回京。一来,他知道万历皇帝着急等他回去;二来,他与戚继光他们没什么共同语言。
本来太监就很难与外臣相处,加上张鲸名声在外:与冯保对着干。
像戚继光他们已经达成共识:与冯保对着干就是与张居正干。
因此,无论李成梁还是戚继光,对张鲸都有种本能的抗拒情愫在作怪。毕竟他们都是张居正的心腹。
说是监军,其实相处并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