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辅,条陈怎么写?”
“就写以礼法《大明会典》载:`亲王定亲礼物,金止五十两,珍珠十两`,以提示陛下和李太后娘娘,潞王爷贺礼的费用大大超标了。”
“这样管用吗?”
“管不管用,我也不敢保证,但咱也只能这么做了。张兄速回户部准备,我这边与几位阁臣也商量,同时通知九大卿九小卿,争取联合抵制,希望陛下酌情减少贺礼的费用。”
“好!”张学颜急匆匆地去了。
一时间,从户部张学颜到内阁申时行,再到九大卿九小卿,万历皇帝的这道旨意迅速在京官中传开了。
无不感到震惊。
真个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力啊!
已经没有多少人在意朱翊与李之怿到底何时完婚,都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万历皇帝要准备的贺礼上。
……
冯保得知此情时,怔愣了会儿,然后一个劲儿地揣摩万历皇帝的心态。
万历皇帝为何要如此大张旗鼓呢?
这是要反将潞王一军的节奏吗?或者说是万历皇帝怄气的做法。
想想这个事儿,朱翊与李之怿秘密完婚,却没有告诉万历皇帝一声,万历皇帝气得要吐血了。
如今,万历皇帝却要兴师动众地为潞王准备结婚的贺礼。
虽然是迟来的祝福,可那份清单看得人眼珠子都要飞出来了。
除了揣摩万历皇帝的心态,冯保还在琢磨朱翊得知此情时会怎么想,感觉这哥儿俩的行为挺有趣的。
冯保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他很想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
而当李得时得知万历皇帝那份清单时,惊吓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一时让他分不清万历皇帝到底是宠爱潞王,还是故意气潞王来着。
在李得时眼里,万历皇帝此举好像在对朱翊说:虽然你不重视我这个大哥,可我这个大哥很重视你啊!
不得不说,李得时的想法与冯保同出一辙。毕竟这两个人对朱翊的了解要比常人多一些。
他们都知道朱翊与万历皇帝之间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
不过也正因如此,李得时忽然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
这趟荆州之行,不知道最后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隐隐之中感觉有事儿要发生。
……
张学颜的条陈很快写好了,依申时行之意,一式两份,一份送到万历皇帝那里,一份送到李太后那里。
万历皇帝看了不以为意,将条陈扔到一边儿置之不理,压根儿就没想着因为一道条陈而改变他的主意。
李太后已经知道了大儿子万历皇帝的这道旨意,钱花在小儿子身上,她倒是也没有明确反对。
想着反正一生中就这么一次。
奢侈一回就奢侈一回吧。
所以,当她收到户部尚书张学颜的条陈时,不禁皱起眉头愣了一愣,然后问旁边的付大海:
“对皇帝的这道旨意,你怎么看?”
付大海小心翼翼地回道:“娘娘,如果依照《大明会典》中的相关记载,那送潞王爷的贺礼确实超标了,可奴婢以为潞王爷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回娘娘,潞王爷已被褫夺封号贬为庶人了。一来,潞王爷没有就藩,而大凡就藩的王爷,需要朝廷赏赐大量的金银珠宝以及土地,还需要朝廷拨款修建王府,这一大笔钱相当于省了,如果这样看的话,那万岁爷的贺礼也就不算太出格了。”
李太后听得津津有味,欣慰地点了点头,附和着说道:“那是,咱大明任何一位就藩的王爷,供养他们的费用都要超过潞王许多倍。”
这是事实。
朱翊没有要朝廷的任何俸禄与补给,也没有封地就藩,将来肯定不会要朝廷一文钱。
即便万历皇帝下旨给朱翊备的贺礼全部兑现,那也比供养一个王府的代价要小得多。
所以,付大海从这个角度出发,当然一下子击中了李太后。
付大海接着说道:“二来,当初潞王爷完全是自求褫夺封号贬为庶人,万岁爷可是一直深感愧疚。如今潞王爷以普通人身份离京,不要朝廷为他花费一两银子,万岁爷能够支持照顾潞王爷的机会很有可能只有这一次了。倘若这次出手还不大方,那以后恐怕没机会了。以奴婢之见,万岁爷重情重义,又极富远见,非朝中大臣可比。”
李太后莞尔一笑,她没想到付大海提出的这两点竟是如此合她心意。
“付公公,那你的意思是,皇帝那道旨意没有问题?”
“当然。”付大海言之凿凿地道,“依奴婢之见,既然这是万岁爷的旨意,朝中大臣就当遵守。”
“好!你马上去冯公公那儿一趟,将你刚才说的两点传达给他知,倘若朝中大臣还有异议,不妨让他们听一听、也辩一辩,看是供养潞王的代价大,还是送贺礼的代价大。”
“奴婢遵旨!”付大海应声而去。
李太后大大松了一口气,脸上的愁容早已消散无踪。
她非常认可付大海的论点,而且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朱翊曾经对她言及的朱明王朝“蠹虫”的问题,也就是朱明王朝最重的负担:供养皇室子孙。
一想到这里,便想了到朱翊红红火火的朱氏集团……
一想到朱氏集团,她便像看到一道曙光倘若大明皇室子孙个个都像小儿朱翊一样自力更生,那大明一年要省多少开支啊!
这样一想,万历皇帝的那份贺礼清单算什么?不过尔尔。
……
西暖阁。
万历皇帝看着冯保呈上的条陈,不禁得意地笑了。
只是稍有一丝不满的是,冯保的条陈无疑削弱了他的“情义”,搞得好像这份贺礼的确不算什么,与供养一个潞王府相比,这算什么?
陈炬进来禀道:“万岁爷,首辅申先生与户部尚书张大人求见。”
不用说,肯定是为了贺礼的事。
万历皇帝也不担心,毕竟冯保站了出来。且不说冯保的身份与地位,冯保一向可是李太后的传声筒,既然他站出来了,说明李太后不反对。
李太后不反对,又有冯保支持,万历皇帝的还怕什么?
所以他一抬手:“让他们进来。”
“是,万岁爷!”
陈炬出去,一会儿领着申时行与张学颜两个进来了。
“臣申时行叩见陛下!”
“臣张学颜叩见陛下!”
申时行和张学颜同时行礼,但说话的顺序则是一先一后。
“平身吧!”
万历皇帝抬手陈炬给他们俩赐座。
申时行与张学颜坐下。
“两位卿家何事觐见?”万历皇帝率先开口问道。
“户部尚书张大人的条陈,不知陛下是否过目?”申时行问。
“朕已经看过了。”万历皇帝风轻云淡地回答说。
“不知陛下有何想法?”
“申先生朕有何想法?”万历皇帝冷笑一声,“是你们有想法吧?”
申时行不慌不忙地道:“陛下,如今国库虽然充盈,可依《大明会典》,给潞王爷备的贺礼似乎……”
“不用多说了,”万历皇帝直接打断,“你们先看看这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