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张居正他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既然暖棚在大冬天能够培植除出果蔬,那不是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吗?

所以,张居正吃完两块儿西瓜后神清气爽地拉着朱翊的手:“潞王爷,我想请教你几个问题。”

“张先生问吧。”

“暖棚种植容易吗?成本高不?像普通百姓能做到不?”

“只要不是三餐不继穷得叮当响的,一般都能做到。”

“好!”张居正异常的兴奋,“我真想出去参观参观。”

“将来有的是机会。”

“将暖棚种植的技术推广到全国,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张居正又问。

朱翊回道:“其实,也谈不上什么技术,要想推广,半年时间足矣。”

“太好了!简直太好了!”张居正越说越来劲儿,“也不知怎么回事儿,最近两年每到冬天,气温变得异常的寒冷,而每到夏天,又是持续大旱,每年不知冻死饿死多少人。”

“张先生,这是小冰河期。”在张居正的面前,朱翊倒是不怕说着超出这个时代的语言。

其实,在中国地理学上准确的说法叫作“明清小冰期”,“小冰河期”是一个外来概念:littleiceage。

“小冰河期?”

“是的,张先生。冰河,就是很冷的意思。”朱翊解释道。

“冰河,是很贴切哈!”张居正点了点头,“潞王爷你说,如果将你的暖棚种植推广至全国,是不是就能解决人们的粮食与蔬菜问题?”

“嗯。”朱翊先是点头,但随即又话锋微微一转,“不过,种植水稻这种既需要大量水分、又需要大量阳光的粮食作物好像也不大适合。”

“哦,是这样的啊……”张居正兴致当即减却两分。

“但有一种粮食作物没问题,而且产量是水稻的五倍不止,基本上可以解决掉国民饥饿的问题。”

“是吗?”一听到这样的话,张居正兴致又高涨起来,但同时也带着疑虑,“不知潞王爷说的是什么粮食作物呢?”

怕张居正不信,朱翊特一本正经地回道:“它就是世界上第四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大米和玉米,叫作马铃薯,俗名土豆。”

张居正皱眉:“土豆是什么东西?为何老夫从未听说过?”

马铃薯是十七世纪才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并传到中国,就是说马铃薯传入中国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张居正当然不知道。

朱翊知道一时半会儿肯定也解释不清,所以说道:“张先生,日后我再给你详细道来吧!除了马铃薯,还有一种产量更高、适应性同样强的粮食作物也可以用暖棚来种植。”

张居正豁然站起:“这世上还有这样高产的粮食作物吗?”

朱翊铿锵有力地回道:“有。”

……

“是什么粮食作物?”张居正双眼一眨不眨地望着朱翊。

朱翊回道:“番薯,也叫地瓜、红薯、甜薯、甘薯。”

“……”

尽管张居正眼里有光,但他神情茫然,因为又没听说过。

番薯是一种高产而适应性很强的粮食作物。它最早种植于美洲中部国家墨西哥、哥伦比亚那一带,由西班牙人携至菲律宾等国栽种。

番薯最早传进中国是在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率先进入福建、云南、广东几个省。一般普遍认为,番薯引入中国的具体时间点是在万历二十一年,即公元1593年。

当时,多年居住在吕宋(即今天的菲律宾)做生意的福建长乐人陈振龙与他的儿子陈经纶,见当地种植一种叫“甘薯“的块根作物,块根“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由此想到他们的家乡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足,父子俩于是决心把甘薯引进中国。

但1593年的菲律宾还处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下,政府视甘薯为奇货,“禁不令出境”。

陈振龙父子经过精心谋划,“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并在绳面涂抹污泥,于1593年初夏,巧妙躲过殖民者关卡的检查,始得渡海。航行七天,于农历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厦门。

由于甘薯来自域外,所以闽地人都称之为“番薯”。

陈氏父子引进番薯之事,明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史学家谈迁《枣林杂俎》等均有论及。

番薯传入中国后,显示出其适应力超强,无地不宜种的优良特性,产量之高令人咂舌,“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加之“润泽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荠”,故能很快向内地传播。

十七世纪初,江南水患严重,五谷不收,饥民流离。科学家徐光启因父丧正居住在上海家中,他得知福建等地种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种到上海,随之很快向江苏、南京等地传播,收成颇佳。

据记述,陈世元在山东胶州古镇传授种植番薯的时候,亲自整地育秧,剪蔓扦插,到秋天收获,得薯尤多,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竞相种植。

陈振龙的五世孙陈川桂,在康熙初年把番薯引种到浙江,他的儿子陈世元带着几位晚辈远赴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广泛宣传,劝种番薯。

而到了清乾隆时期,不少地方都是由官方提倡栽种。在直隶更由皇上“敕直省广劝栽植”。

由于朝野上下积极推广,番薯很快在全国广为传种,并成为中国仅次于稻米、麦子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

无论番薯是否在万历二十一年引入中国的,但有一点可以达成共识:番薯传入中国的时间要比马铃薯早。

但张居正肯定没听说。

既然朱翊来到这个世界,那他就会想办法让番薯、马铃薯提前面世。

早就让冯保派人找种子去了。

相信应该快了。

当日收太一道人为徒,不就是惦记着白云观的田地吗?

……

张居正将信将疑地望着朱翊,觉得很不可思议。

怎么说他也是将近花甲的人了,朱翊才多大年纪?十几岁而已,在他眼里就是小屁孩儿一个,为何朱翊知道他却不知道?

没有道理啊!几十年不是活到猪狗身上去了吗?

倘若他只是一个毫无见识的普通人也不奇怪,他可是进内阁十六年、当了十年首辅的人啊!

居然还有他不知道的?

当然,觉得最不可思议的是,马铃薯的产量真有稻子的五倍?而番薯的产量还要高出不少?

这有可能吗?

而且都还是粮食作物!

简直不敢相信。

但见朱翊一本正经的样,他又不得不信。如同游七一样,他对朱翊的信任也是越来越高。

张居正的神情与心态,朱翊当然能理解,接着说:

“张先生,知道你现在难以理解,但世上确实有马铃薯、番薯那样高产量又好种植的粮食作物。相信要不了多久张先生就能亲眼所见,至少我可以保证让张先生在有生之年见到番薯。”

“我可以吗?”张居正将信将疑地问。

“张先生放心,绝对可以。”朱翊信誓旦旦地道。

大明巅峰》小说在线阅读_第41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背锅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巅峰第41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