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哦。”张静修扭头冲阳康笑道,“那你多吃,不怕伤肾。”

阳康也不介意,顺手又抓起一块儿西瓜。好吃没办法。

很快,八个人把大西瓜瓜分完毕,只留下一堆西瓜皮。

吃得最多的就是张静修,三块儿。

因为大西瓜总共只分了十六块儿,八个人,平均每人只有两块儿。

除了张静修,都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好像还能吃下十块儿八块儿。

“老大,起初你说一个西瓜能卖五两银子,我还觉得贵,可现在品尝过,觉得值,我相信一定有人买的。”

张静修眉飞色舞,感觉又有大把大把的银子向他招手微笑了。

“那是当然。”朱翊洋洋自得,“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普通人家吃不起,可对于有钱人来说,几两银子算什么?他们可不在乎银子,只在乎那个境界,既能享受、又能炫耀的境界。”

“老大,真是太佩服你了!我的神!”

“得得,瓜吃完了,赶紧干活儿去。最近多派两个人值守,防止有人偷瓜。”

“好嘞!”

“你自己也别偷哈,咱还指着它卖钱呢。”朱翊警告道。

“明白。”张静修折腾大半宿,也不见他有半分的困意。

两个守夜班儿的下人回去睡觉。

游七带来的两个顶上。

朱翊又吩咐道:“小康子,一会儿摘两,一个大西瓜送到我房间里来。我要和之怿、素素分享。”

“好的,潞王爷。”

本来,因为想着张居正,所以让阳康摘两个西瓜,可见张静修一副蛋疼欲言又止的样子,只好改口一个。

那家伙肯定想说,刚才不是说西瓜吃多了伤胃伤脾又伤肾很不好吗?怎么转眼又要两个?三个人吃一个西瓜都嫌多呢。还有还有,刚才不是还说要指着西瓜卖钱的吗?

吩咐完,朱翊便回到自个儿房间睡觉去了。他可没张静修精神,那家伙真像打了鸡血一般。

一觉醒来,朱翊抱着西瓜进了密室。吃西瓜时,张居正和张静修倒是还像一对儿父子。

与张静修一样,张居正也是一边吃一边夸赞朱翊,对朱翊的佩服溢于言表。

不过,张居正是个做大事的人,他不单是为了吃而吃,想得可比儿子张静修多多了。他想到了国计民生的问题。

都知道,在气象史上有个奇特的“小冰河时期”,而“小冰河时期”就是从明朝末年开始疯狂肆虐的。

尽管在明朝中期(1500年)气温就有骤然下降的趋势,但最严厉的寒冷时刻一般都以1580年为起点。

当时整个中国的年平均气温都比现在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不光北方,就连南京、江苏、福建、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

明末清初人叶梦珠撰写的《阅世编》、清朝中后期人陈其元撰写的《庸闲斋笔记》,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灾异志》等等文献中都提到了这种奇特的气象。

“小冰河时期”的冬天非常寒冷,尤其是末期(公元1580年-1644年)是最为寒冷的。这种程度的寒冷,在一千年里是最冷的,在一万年里第二位,在一百万年里也能排进前六位。

可以说,这是人类自进入文明时期以来最为寒冷的时期。

……

小冰河时期到底有恐怖,以致于对大明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呢?

在人类发展史的一万多年以前,气温有一段骤然升高的时期,而且保持了相当平稳的状态长达八千多年。

那段时期的气温,一直在我们所经历过的二十世纪初期那样的气温上下小幅波动,这样的气候于人类正合适,给予了人类发展良好的条件。

但是,到了明朝中叶,即公元1500年后,气温开始骤然下降,整个降温过程十分明显,而且气温最低的阶段正好是明朝末年的那段日子,即公元1580年(也有说1600年)至公元1644年。

在那段时间里,气温骤然下降到了千年以来的最低点,万年以来的第二低点,即便在百万年也是最低的6、7个极度寒冷的时期之一。

崇祯皇帝即位的1628年正好是最寒冷的一段时期之中段,整个气温回暖是在明朝灭亡以后的1650年左右。

这也是为什么有许多人坚持认为“天也要灭大明”的原因所在。

极度寒冷的天气骤然加剧,导致粮食产量骤然下降,这对于一个人口庞大的大明帝国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而且,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这导致了大明王朝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先是秦晋,后是河洛,继之齐、鲁、吴越、荆楚、三辅,并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

这样长时间和高密度的灾害极度削弱了明朝的国力,到公元1619年整个“小冰河期”进入了气温最为寒冷的时期,如果以公元1580年开始算,整整肆虐了大明40年;如果以公元1600年(16世纪最后一年),整整肆虐了20年。

那时候的大明已经江河日下了。

熟知明史的应该都记得公元1619年(即万历四十七年)是什么日子。

萨尔浒之战。

以明军大败而告终的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之战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

萨尔浒之战以明朝攻围后金,后金防卫反击的形式发生,在这次战役中后金军在作战指挥上运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5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约5万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堪称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

当然,江河日下的大明不如人也不能怪在天气头上。

天气对双方都是平等的。

但必须得承认,以火器军械为主要战力的明军,被迫在粮草和装备都匮乏且训练并不足备的情况下,与后金军开战是吃大亏的。要知道,无论是蒙古族还是女真族,他们作战最大的特点就是机动性强,出战时通常不怎带粮草,打到哪儿抢到哪儿。

恶劣的天气导致粮草匮乏,大明军能不吃亏吗?

待崇祯皇帝即位后,恶劣的灾情更是进入了谷底。

虽然小冰河期灾变的前兆最早可追溯至弘治一朝(公元1500年),到了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开始变得比较明显,但是时起时伏,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前后才开始骤然加剧,达到灾变的高峰,高峰期持续到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

万历、崇祯年间,天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同时鼠疫也开始蔓延,波及华北数省的大鼠疫终于在山西爆发,明朝末年蔓延到了京畿地区,这直接导致了北京城轻易被攻占。

万历四十七年后气温稍有回升,但不是很明显。

直到明朝灭亡以后,气温于公元1650年后才开始快速回升,这才有了满清所谓的“康乾盛世”但其实,这也不过是气温回暖后灾情减弱罢了,和明朝正常时期相比还差得很远。

所以,不得不说,小冰河期对明朝的国运真个是雪上加霜。

当然,还是那句话,失败了主要还得从自身找原因。

但在小冰河期,尤其是恶劣时期的大冬天,大明粮食匮乏,菜没得吃,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大明巅峰》小说在线阅读_第40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背锅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巅峰第40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