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不坚持,救戚继光的计划恐怕就要泡汤了。
所以,李太后强势地说道:“从长计议就没有必要了,我与钧儿商议过,这次就派戚继光去辽东援助李成梁,给那边的蒙古、女真势力一点颜色,至于最后能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再说。”
万历皇帝本来是反对戚继光去辽东援助李成梁的,可李太后为了这件事专门找过他谈话两次。
迫于压力,他不答应也不行。
加上张鲸买缅铃一事被揭露,万历皇帝的态度也没有之前那么强硬了。
所以待李太后说完后,万历皇帝连忙附和道:“娘亲说得对,是时候该给辽东那边的外族一点颜色瞧瞧,不然他们年年犯边,动不动就来抢杀掠夺,还以为本朝收拾不了他们是吧?”
虽然万历皇帝本心不赞成派戚继光去辽东,可谈到打击外族势力时,他又表现出异常的兴奋,俨然一副唯我独尊谁不服就灭谁的架势。
然而,在梁梦龙、吴兑这样的军事家眼里,要把辽东那边的外族势力打得服服帖帖又谈何容易?
那可是延续了上千年的历史大难题啊,自大汉时期就有了。
本朝就更不用说,明太祖原本就是灭元建明的,且不说新势力女真族,蒙古的残余势力依然顽固地存在。
北方边患一直是个头疼的问题。
如果说通过几次战役,就能把边患问题完美解决,那历朝历代的皇帝、大臣也不是吃素的,不早就解决了吗?又何至于等到今日呢?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北边的外族势力就像穷得叮当响的乞丐,但一个个身强体壮都是好战分子。
而大明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富得流油的百万富翁,遍地都是金银珠宝。
乞丐与富翁是没有共同语言的,可是乞丐又觊觎富翁的财富,怎么办?
除了偷抢劫掠,还能怎么办?
面对这样一群穷逼的乞丐,让富翁们如何应对才好呢?
坐下来好心商量,警告乞丐别找事儿,成吗?肯定不成。
但富翁不可能无偿又无节制地赠予乞丐们想要的财富。
那是不是只能打?你敢来偷,敢来抢,那就不好意思,打。
然而,让富翁与乞丐干仗,能得到什么好处呢?绝对没有。
乞丐们除了烂命一条本来就一无所有嘛。富翁打赢了,什么都得不到;打输了,不仅丧失财富,还丢人。
关键是,如果能将乞丐一举歼灭永除后患也成,问题是消灭不了。
乞丐有很好的藏身之地:广阔的大草原和荒漠。
也就是说,与他们干仗,无论输赢都是一件亏本的买卖。
因此,大明一朝(当然也包括其它朝代),对边境的外族势力,基本上都采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方针。
只要外族不闹事,便不会与他们干仗,因为实在是不值当。
偶尔把大明给惹急了,也会有一两次疯狂的报复行动,比如明武宗就御驾亲征过,取得“应州大捷”。
但在整个大明一朝,这样的高光时刻并不多见。在大多数情况下,大明都是处于一种被动防御的状态,尤其是“土木堡之变”以后。
不是说大明害怕与外族干仗,而是干完仗了没什么收获,只有损失,打仗本就烧钱,烧人力物力。
何苦来哉?
即便大胜,外族老实休养生息几年后,接着又是抢杀劫掠那一套。
所以边患问题一直困扰着大明,直至最后女真崛起将大明给推翻了。
这就是梁梦龙和吴兑这样的军事家担心的问题:难道真的要派戚继光去辽东援助李成梁,宁可不惜一切代价与蒙古、女真势力决一雌雄吗?
然而,他俩并不知道李太后调度戚继光去辽东的真正用意。
只是见万历皇帝来劲儿,李太后又大力支持,他俩也不好再说什么。
反正这样的决定,即便李太后和万历皇帝都下了旨意,也还得廷议,需要通过内阁的主意。
况且,李成梁已经发动了对阿台所在的古勒寨的攻击。
这次大战已经避无可避。
见两位尚书不说话,李太后冲万历皇帝拍板道:“钧儿,那就这样吧,传旨给内阁知悉,让戚继光以蓟镇总兵官的身份前往辽东援助李成梁。”
“娘,知道了。”万历皇帝当着梁梦龙和吴兑的面再次答应下来。
为了朝局的稳定,李太后也没有打算将大儿子想调度戚继光到广东总兵官任上这件事告诉梁梦龙和吴兑。
此情若被朝臣知道,势必会人心惶惶,甚至引发朝局大动荡。
商议完之后,万历皇帝便带着梁梦龙和吴兑离开了。回到西暖阁,立即吩咐周佐去内阁传旨。
申时行接到旨意后,第一时间召集几位阁臣商议,很快达成一致意见,决定不封驳万历皇帝,就派戚继光去辽东援助李成梁。
事情似乎并没有梁梦龙、吴兑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谢谢各位大佬!
冯保很是郁闷。
李太后告诉他找过万历皇帝,可万历皇帝还没有驱逐张鲸的原因居然是张鲸想要再多伺候万历皇帝些日子,不然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这叫哪门子事儿啊?
多伺候些日子那是多久?一个月还是三个月?或是一年?
这不是明摆着给张鲸死灰复燃、东山再起的机会吗?
又是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张鲸仍像往常一样,每天点卯上班散衙下班,与之前好像,似乎,确实只有两大不同:一是低调许多,二是与万历皇帝基本上没怎么接触。
这天,冯保正坐在值房里发愁,忽然听见守值太监喊道:
“冯爷,秉笔张公公来了。”
“是张鲸来了吗?”
冯保当即起身,感觉甚是诧异。想着以张鲸的性子,这时候怎么会不可思议地来拜见他?
然而没错,的确是张鲸来了。
他进来后一见冯保,便毕恭毕敬地问候:“冯公公好!”
“真是大稀客哈!”冯保却是一声冷笑回之,“什么风将你吹到这里来了?”
张鲸倒也不在意,陪笑道:“此番前来,是要求冯公公一件事。”
“求我?张公公没有搞错吧?”冯保故意带着几分揶揄的口吻道,“你搞不定的事,我一样也搞不定哦。你有万岁爷撑腰,还有什么担心的?”
面对冯保的态度,张鲸脸上一直挂着笑容,他清楚自己是来求人的。而且还清楚自己是朱翊的徒弟,冯保则是朱翊的盟友。
张鲸说道:“冯公公谦虚!既然已经开了口,我想就不必转弯抹角,不妨直说了吧,请冯公公放了高二麻子。”
是的,张鲸是为高二麻子而来。
在张鲸的安抚下,高大麻子表现得冷静又没有胡闹。
张鲸承诺救高二麻子。
虽然这两天他一直在暗中活动,可发现如果没有冯保的指示,东厂里的番役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没辙,张鲸只得亲自来一趟。
对于冯保的冷淡,甚至故意刁难的态度,张鲸早有心理准备。
不然,他也不会来的。
果不其然。
冯保“哼”了一声,道:“你说放就放吗?高二麻子的所做作为,我没有将他秘密处死就万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