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万历皇帝得知此情时,当即怒气冲冲地跳了起来。
气得他鼻子冒烟儿。
“什么意思?大伴忽然离开,居然又不知会一声,难道朕这个皇帝还是一个仍人摆布的傀儡?”
万历皇帝一生气,什么话都敢说。
张鲸当时也在。
对于冯保的忽然离开,他是真的感到高兴啊!一方面,这一离开,意味着冯保将失去部分力量;另一方面,冯保的离开,意味着与万历皇帝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了。
张鲸当然高兴。这可是一个超越冯保的绝佳时机啊!
只要能把握好机会,顶替冯保的可能性还是大大的……
瞧,万历皇帝生气的模样,啧,张鲸表面平静,内心欢喜的不行。
所以当万历皇帝愤怒地说自己是个傀儡皇帝时,他也没有认真听到。
只觉得冯保这步棋下得抬臭了!
“张鲸”
万历皇帝见张鲸没有搭理他,正在愣愣出神,也不知那家伙到底想啥,忽然大喝一声。
“万岁爷。”
张鲸吓得浑身一颤,连忙答道。
“你在想什么?”李太后斥道。
“万岁爷,奴婢在想冯公公这次太自以为是了,居然不辞而别,他将万岁爷太不放心上了!”
张鲸索性添一把火。
万历皇帝哼了一声,然后不甘心地道:“朕生气归生气,可大伴这次是娘亲授意下的。能有什么办法?恨只恨大伴最近老背着朕干事儿。”
张鲸本想说:他是不是不想继续担任司礼监掌印了?
可转念一想,这种话由他主动说出口不好。
所以临时改口道:“万岁爷,谁让冯公公是太后娘娘的第一心腹?而冯公公南下的决定也得到太后娘娘的响应。不过,万岁爷请放心,随着娘娘逐渐将皇权交到您的手上,冯公公早已经蹦不起来了。”
万历皇帝又道:“张鲸你说,趁大伴不在,咱解除他的司礼监掌印之职,你以为如何?”
张鲸一下子怔愣住了,也不知道万历皇帝是否认真?
因此他谨慎地回道:“万岁爷,其实解除冯公公司礼监掌印之职,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关键要过太后娘娘那关。如果李太后不反对,自然水到渠成;当然呢,如果万岁爷胆儿大,太后娘娘那关也容易得很。”
万历皇帝点点头,办法张鲸之前说过,可以不通过李太后,就能达到解除冯保职务的目的。
如今,冯保人已经离开京城,机会是不是来了?
一念及此。
万历皇帝忽然喊了一声:“张鲸。”
张鲸不由得一个激灵,然后笑呵呵地道:“万岁爷,对此事您想作会处置?”
万历皇帝摇了摇头,无奈地道:“处置?怎么处置?大伴可是遵循娘亲的旨意,朕若处置大伴,让娘亲怎么想?置娘亲于何地?”
张鲸为了达到目的,如是般道:“可万岁爷,冯公公这次太目中无人了!尽管她是得到娘娘的旨意南下,可他离开之前,为什么不跟万岁爷道别,做一番解释呢?况且,奴婢还怀疑,怀疑……”
“你怀疑什么?”
“奴婢怀疑,冯公公南下,或许根本就不是太后娘娘的主意,而是冯公公他自己的主意。”
万历皇帝神情一紧,问道:“你为何这么想?”
张鲸鬼头鬼脑地道:“万岁爷,你想想娘娘为何早些时候不让冯公公南下江陵,却非要选择这个时候呢?时间又是如此的仓促。万岁爷想过没有?”
“你到底想说什么?”
“奴婢只是像提醒万岁爷,潞王爷已经到了江陵。”
“……”一提到朱翊,万历皇帝脸色顿时不好看了,目光如炬,明显感觉里头有火,“你给朕说清楚!”
张鲸哭笑不得:“万岁爷,奴婢说得还不够清楚吗?”
……
在重逢那一天到来之前,请笑着等待。
并非李太后有心推后选王妃,或许是李太后知道与郑妙谨的关系。
因为冯保一早去了江陵,想着大儿子万历皇帝心里肯定有想法,所以李太后决定特意来解释一下。
却不料刚走到暖阁门口,就听见了张鲸在搬弄是非。
本来她就担心,如此一来,她更是火上加火,当即怒斥一声。
吓得万历皇帝和张鲸浑身一颤,尤其是张鲸,顿感如芒在背。
李太后面色阴沉地进去了。
万历皇帝一边暗自责斥值守的近侍玩忽职守,李太后来了居然也不知道提前通报一声;一边笑呵呵地连忙问候李太后:“娘怎么忽然来了?”
张鲸可不敢搭话,见李太后一进来便跪了下去,头也不敢抬。
李太后径自坐下,冷冷地道:“娘来得不是时候,对吗?”
万历皇帝连忙陪笑道:“娘,看您说的,您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啥时候来都是时候。”
“娘就怕你言不由衷啊!”
“娘,不会的,不会的……张鲸,张鲸,还不快起来给娘斟茶?”
张鲸正想爬起来。
只听李太后冷冷地道:“娘不渴。”
张鲸又跪着一动不敢动了,勾着头也不敢看李太后,一颗心七上八下。
“不知娘来所为何事呢?”
“冯公公奉我之命,一早去了江陵,娘特意过来与你说一声。”
“孩儿已经知道了,娘为何突然有此决定呢?”万历皇帝问。
李太后微微叹了口气,继而幽幽言道:“我也是昨晚才决定下来的。在钧儿面前,娘有话不妨直言,冯公公遭人弹劾,心情本就不好,加上他与钧儿昨天又发生了一些争执,更是郁闷,所以我特意让他去江陵一趟。”
“好啊,娘这个决定好!”万历皇帝忙赞道,“让大伴去江陵放松放松心情,待他回京,弹劾他的事儿,自然就冷却下来了,免得在京孩儿感到为难。”
“钧儿能这么想,娘甚是欣慰。冯公公伺候咱娘三个十几年,忠心耿耿,娘也知道他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但钧儿该懂得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比起对朝廷与皇室的贡献,冯公公的功要远远大于他的过。钧儿以为呢?”
“是是是……”万历皇帝连连点头,附和道,“娘说得在理,这也是孩儿对弹劾他的奏本故意留中的原因。”
继而万历皇帝口风又微微一转,说道:“只是娘,孩儿担心另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大伴的情绪低落至极,恐怕已无心服侍孩儿了。”
“……”李太后微微一滞,忽然感觉到大儿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似乎得逞了。虽然明面上没有斥逐冯保,但已经逼得冯保心灰意冷,让冯保自己都感觉留下来没有意思。
如此一来,大儿子的担心当然没有错,如果冯保自己不愿意留下来,那强行将他留下又有什么意义?
想到这儿,李太后感觉还是小看了大儿子,大儿子早已长大成人,已经懂得驭人之术与攻心之术了。
见李太后沉吟不语,万历皇帝带着两分得意之情,轻轻地问道:“娘,孩儿说得没有错吧?”
李太后不由得想到刚才听张鲸搬弄是非的话,当即沉声说道:“钧儿,理是这个理,可你是皇帝,让冯公公不服侍你服侍谁呢?你这不是明摆着逼迫冯公公走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