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可另一方面,他非常清楚,万历皇帝现在只要能找到任何一个借口,都极有可能会让他在家闲赋。

所以不管身子有多么不舒服,他每天都准时赶到司礼监当值。

李太后此时的问话,正好触动了他的心思,想起刚才险些跌了一跤被李太后发现,他确实也感觉到自己心神不宁体力不支。

但为了“逞强”,他如是般回道:“娘娘,奴婢没有病,刚才只是走着过来途中又一直想着被言官弹劾的事,加上被迎面而来的阳光炫迷了眼,所以才不留神地歪了一下。”

李太后心思洞明,听出来,也看出来了冯保这是在要强,想着他这十多年来如一日地任劳任怨,不管冯保对别人如何如何,但对她可谓忠心耿耿,尽心尽力地伺候着,不免深为感动,当即动情地说道:

“冯公公,这阵子朝廷接连发生几件大事,先生张居正离京,你忙得脚不沾地大病一场,随即又传来张先生病逝的消息,你悲伤了好多时日尚未缓过劲儿来,再接着,儿又秘密离京,别人不知道,但我清楚得很,你一直在暗中操劳,为儿的事都没有忙利索,皇长子咱的孙儿又出生了,你又没日没夜地操持,别说是你一把年纪了,就是年轻小伙子身子骨也熬不住啊,关键最可恨的是,还有这人不理解你,居然写奏本弹劾你,这,哎……”

李太后说着,深深叹了口气。

“娘娘,奴婢……”冯保感从心来,他鼻子一酸,眼睛顿时湿润了,止不住的泪珠儿扑簌簌地直往下落。

李太后这番体恤话儿,确实让他悲喜交集。他确信李太后还是从前的那个李太后,一如既往地信任他。

冯保哽咽难鸣地说道:“娘娘如此体贴,老奴感恩不尽。也不瞒娘娘,这些日子老奴总心神不宁,时常犯迷糊,想着自己是不是在司礼监掌印、东厂提督的位置上坐得太久,以致于越来越成为万岁爷的累赘了。”

李太后双眸一闪,听出来了冯保的话语中丧气与怨气,还夹杂着一股老气横秋的感觉,与昔日斗志昂扬的冯保判若两人。

李太后忙抚慰道:“冯公公,你怎么能这样想?你还年轻着呢,如今张先生走了,申先生还得靠你,皇帝更是要靠你,你千万不要气馁啊!”

既然说到这里,逮着这个话缝儿,冯保抹了一把眼泪,赶紧说道:“娘娘,老奴如今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万岁爷真正能够依靠的人,还是娘娘您啊!老奴真的不行了。”

“我?”李太后不由得一愣,咬着嘴唇沉吟着说道,“自张先生去世后,我依着儿的建议逐步放权,让钧儿自己操持国事,这阵子下来,看起来倒也井井有条。过去咱老是对他放心不下,现在看来,他被张先生调教出来了,亲自秉持国政该不成问题。”

冯保却深不以为然,叹了口气,苦着脸说道:“娘娘,依老奴看,朝中大事还得由您把关才行。”

李太后鉴貌辨色,望着冯保敏感地道:“怎么?冯公公是觉得钧儿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吗?”

“好不好,老奴不敢评论。”冯保壮着胆道,“但吏部尚书王国光政绩斐然,老奴已打听得消息,万岁爷准备免了他的职,老奴担心……”

李太后神情陡然一紧,“可是冯公公,我刚让付公公去皇极殿看了一眼,他说钧儿不让朝臣在早朝上提及你和王国光被弹劾的事啊!”

冯保摇了摇头,“娘娘,吏部尚书关系着朝廷官吏的任免调度,都知道王国光与张先生的关系,这张先生走了,王国光一旦离职,那后果……”

冯保余下的话没有说,以深深叹口气代替。

“冯公公的意思是,王国光这次一定会被免职?”

冯保认定地点了点头。

李太后沉吟不语,紧锁眉头。

冯保接着小心翼翼地道:“还有一件事,老奴也听得风声,也不知这个时候说出来该是不该。”

“但说无妨。”

“奴婢听说,万岁爷要将戚继光调离蓟镇?”

“什么?”李太后豁然站起,双眸中厉光闪闪……

月底了,好久没有求票了!

意思都懂,先谢为敬!

“钧儿要将戚大帅调往哪里?”

“娘娘,听说要调往广东,虽然仍是担任总兵之职,可蓟镇担负着拱卫京师的重任,事权之重为各路总兵之首。娘娘千万要阻止万岁爷啊!”

“冯公公,这消息你是听谁说的?从何得知?”李太后警惕地道。

“娘娘,这种大事奴婢绝非胡说,请娘娘相信奴婢。”冯保没有摊开,只如是般说道,“若等万岁爷下了旨,娘娘再干预就晚了,请娘娘三思。”

李太后是个聪明人,也没有继续追问冯保到底消息从何而来。

沉吟半晌没有作声。

这时,恰好看见一只瑰叶般大小的花蝴蝶从院墙外头飞了进来,绕着月季花翩翩起舞。正在花树下浇水的宫女看见了,忙跳跃着想把它捉住。

李太后心情烦闷,对着宫女大声嚷起来:“让它飞,不要捉它。”

宫女吓得浑身一哆嗦,吐了吐舌,重新弯下腰来给花树浇水。

李太后这才扭头,对冯保喃喃地说道:“自从添了孙儿以后,我只想着做奶奶的福气,一方面没想着过问朝政,另一方面还以为钧儿可以单独秉政了,钧儿与我多次见面,也没有言及政事,他真的会作出如此糊涂之事吗?”

听到李太后语气中明显带着不满与愤怒,冯保说话的胆子也大了起来,关键是这个问题太严重。

冯保苦口婆心地说道:“娘娘,老奴以为,王国光这次被弹劾,无论万岁爷理不理会,王国光都有致仕的可能。王国光一离任,戚继光再被调往广东,那朝中大臣会怎么想?还能心安吗?不说老奴也被弹劾了,即便相安无事,没有老奴什么事儿,这时候老奴也一样感到心惊胆战啊!”

“冯公公担心什么?”

“娘娘,万岁爷登基十年,张先生丹心一片忠心辅佐,终于开创出国富民安四海咸服的大盛世。天下人都知道,王国光和戚继光是张先生生前最倚重的两位干臣,如今张先生下葬的礼仪尚未进行,尸骨未寒,倘若万岁爷就将王国光和戚继光这两位干臣打发了,那朝中大臣岂不个个人心惶惶?娘娘一定要阻止万岁爷,依老奴之见,这种事儿苗头都不能让出现,否则张先生辛苦开创出来的大盛世岂不是要毁于一旦?”

冯保一时情之所至口若悬河,但觉得自己也没有故意夸大其词。

但李太后却听得一颗心砰砰直跳,想着这十年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取得这般成就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倘若真的如同冯保所说,将王国光和戚继光打发了(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冯保自己),那的确会让朝臣人心惶惶,势必会影响到改革的进程。

改革说到底还是得靠人嘛。

冯保接着又道:“娘娘,老奴不是在为自己找辩护,是真的对当前的时局感到担忧害怕。娘娘也知道,申先生虽然继任首辅,可他是什么性子?万岁爷又岂会听他的?所以奴婢以为,朝中大事还得需要娘娘定夺才行。”

大明巅峰》小说在线阅读_第33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背锅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巅峰第33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