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尽管周佐这话说得比较隐晦,但万历皇帝还是听明白了。

周佐的意思,不就是再也没有人与他竞争皇帝了吗?

聪明人看破不说破。

万历皇帝道:“朕狠狠抽打你一顿,你会骂朕吗?”

“当然不会啦。”周佐脱口而出,“如果万岁爷抽打奴婢,而使得万岁爷能高兴那么一点点,奴婢宁愿再来两次。”

万历皇帝笑了,终于在周佐面前又找回当皇帝的感觉。

送走冯保,李太后独自一人去了朱翊的卧室。

她本想先带着冯保直接去万历皇帝那儿,可转念一想,还是不带冯保,带去没准儿会加剧万历皇帝的反感,这不利于母子融洽的交流。

但李太后也没有急着去找万历皇帝,而是想看朱翊写给她的信。

两封信放在及其显眼的位置,就在进门就能看到的桌子上。

果然一封给她,一封给万历皇帝。

李太后迫不及待地打开写给她的那封。看着看着她的眼睛不禁湿润了。

她坚持看完。

其实信的内容并不很多,只是充斥着满满的感动。

李太后非常庆幸昨晚的决定。尽管当时(也包括现在)疑问重重,但她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

当看到万历皇帝时,她就已经决定好了必须放朱翊走。

一来,这是朱翊自己的决定,当尊重他;二来,相较于两个儿子,最近她肯定相信朱翊。

所以,当两个儿子固执己见各持一端谁也不让谁时,她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支持小儿子朱翊。

这是李太后当下的心态。

至于她对冯保的解释,说这一生都觉得亏欠小儿子朱翊,因为与大儿子万历皇帝相比,在小儿子身上花费的时间实在少得可怜。

而且这一别,也许就是永别了。

因此当然会满足朱翊提出的一切要求。

看完朱翊写给她的心,她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了好大一会儿。

想了好大一会儿。

简单洗漱完毕,然后才拿着另一封信,去乾清宫找大儿子万历皇帝。

时间刚好是辰刻。

因为昨晚的事儿,万历皇帝气得回来后,又在周佐身上发泄了一大通,所以睡得很晚。

李太后去时,万历皇帝还没起来。

幸好不是三六九例朝的日子,否则肯定起不来床。

关于朱翊秘密离京一事,很快就在紫禁城里传开了。

都知道朱翊没有知会李太后和万历皇帝,偷偷摸摸地离开。

相对于京城里庞大的官员体系,昨晚才几个人看到现场?除了申时行和冯保,就是锦衣卫了。

但到现场的人少,并不意味着消息传播得慢,半夜里就已经传开了。

对此,人们更多的是惊讶与不解,朱翊为什么要秘密离京?为什么不知会李太后和万历皇帝一声?而李太后为什么能够容忍朱翊的叛逆和无礼?

经过不断的议论与分析、发酵,人们很快抱有这样一种声音:朱翊之所以选择秘密离开京城,是因为万历皇帝对他太不友好了!

毕竟,在外人看来,朱翊一无所有,妥妥的净身出户嘛。

当初被夺走俸禄和一切奖赏补给,随后又被褫夺封号贬为庶人,堂堂的潞王爷什么都没有了……

秘密离京不知会万历皇帝和李太后是否意味着朱翊无声的反抗呢?

持有这种声音的人不在少数。

民间倒是少有议论朱翊是因为担心身遭不测而选择秘密离京。

至于朱翊还有其它方面的考虑,更是没几个人能想到。

毕竟,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对于朱翊的秘密出走,万历皇帝生气归生气,但在李太后面前,他还是既老实又规矩,不敢怎么样。

所以李太后找他谈话时,并没有冷场或发生不愉快。

朱翊写给他的信他也看了。

因为给他的信与李太后的信是分开的,加上又有火漆封印着,万历皇帝也就没有将信交给李太后过目。

当然李太后的信也没有给他过目。

谈话没有涉及到朱翊“身遭不测”的话题,李太后觉得不合适。

一来两个都是自己儿子,二来也不能这样揣摩、怀疑。

万历皇帝显得很大度,无论李太后说什么,他都表示理解、认可,一个劲儿地点头,还明言当时不过一时之气。事后一想,过去也就过去了。

李太后颇感欣慰。

谈话中肯定绕不开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朱翊坚决选择秘密离京?

李太后给出了不忍离别的理由,同时还指出皇子即将降临,朱翊不愿牵动朝臣为他劳心劳力……如是这般说,反正万历皇帝都表示理解。

李太后原本以为将会是一场艰难的谈话,没想到风轻云淡地过去了。

风轻云淡得都有点儿不正常。

李太后倒是没觉得什么,万历皇帝的态度越好,她越高兴。

然而,事后与冯保谈及此情时,冯保却高度警惕起来。

但他也没有对李太后明言,之前若非李太后紧紧逼问,他也不会抛出“身遭不测”或“危险”之类敏感的话题。

既然意识到了,冯保就不会只是想想,反正在京外的活动相比较而言,要比在京城里似乎还要方便稳妥一些。

他想着四个人离京,只有阳康年纪稍大点,可以说其他三个都还是孩子。

可阳康是奴才命,奴才惯了的人无论做什么必定缺乏主子思维,万一途中真的遇到什么不测,他真不敢想象几个孩子该如何应付。

尽管万历皇帝已经依了李太后的懿旨,诏告天下保护朱翊,不让他受到任何滋扰,可那只是明面上的东西,约束力自然也仅仅限于台面上,背地里干什么谁能管得着?

不然大明一朝皇室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冤假无头案了。

因此,冯保还是高度警惕。

毕竟,万历皇帝的“敏感”与“阴狠”他是见识过的。

敏感不用说了,万历皇帝是个非常敏感的人。

万历皇帝也有阴狠的一面,当初张诚不明不白的死去,冯保就感觉到了,只是没人敢随便议及。

作为陪伴万历皇帝二十年的“大伴”,冯保自以为这点还是看得挺准的。

万历皇帝在李太后面前乖顺,并不代表在其他人面前也这样。

很明显的一个例子:万历皇帝恼怒地将申聪和那马夫抓起来还没有放。

……

的确,申时行为此事很着急。

事情都已经过去一天了,既没有见到万历皇帝放人,也没接到万历皇帝谈话的口谕。

申时行只得硬着头皮,主动去找万历皇帝了。

这事儿也只有去找万历皇帝,他不开口,锦衣卫谁敢放人?总不能去麻烦李太后吧?

觐见的地点在东暖阁。

万历皇帝倒是很痛快地接见了申时行,然而态度却异常的冷漠。

见到申时行时,万历皇帝冷着脸。

显然还在气头上。

可这事儿躲不过,申时行也不转弯抹角直承其事:“陛下,安排潞王爷离京是微臣所为,与管家和马夫无关,还望陛下开恩,放过他们。”

万历皇帝鼻子里轻“哼”一声,以责备的口吻道:“朕正要想问申先生呢,申先生为什么要帮助皇弟?”

大明巅峰》小说在线阅读_第32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背锅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巅峰第32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