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去了辽东,你也要保重!”

“潞王爷,您原本计划何时出发?”

“当然越快越好,你除了请人,还有任务呢。有皇兄的谕旨,请人应该不难,难的是另一个任务。”

“微臣明白。”

第二天一大清早,曾朝节就带着万历皇帝的谕旨出发了。

这件事,朱翊暂时还没有告诉李太后,而万历皇帝也没有知会内阁和其他大臣。

也就意味着,曾朝节平静地去了辽东,没有引起几个人的注意。只有像冯保、陈矩等为数不多的,与朱翊密切接触过的人注意到了。

尤其是冯保,他越来越感觉朱翊在布局,布一个很大很大的局……如果是真的,那倒是他希望看到的,毕竟他幻想过。

当然,暂时没有告诉李太后曾朝节前往辽东的消息,并不代表李太后就被蒙在鼓里完全不知情,相反她很快就知道了。

不得不承认,在紫禁城里,只要李太后想知道,就没有她调查不出来的,代替万历皇帝秉持国政十年,可不是糊里糊涂过来的。

这天,与朱翊一起用过早膳,李太后看似漫不经心地问道:“儿,你让你哥派曾朝节去辽东作甚?”

感激不尽,先行叩谢!

“娘,请一个对本朝不利的人。”

在李太后面前,朱翊倾向于说出部分事实。

但也不可能说出全部事实。

“对本朝不利?”

李太后神情一紧,目不转睛地望着自己儿子,急切想听下文。

“嗯,孩儿请皇兄派曾朝节去辽东,是想去请建州女真族里的一个人,名字叫作努尔哈赤。那是一个尚未崭露头角,但将来势不可挡的年轻人,那年轻人终非池中物。”

朱翊说这段话很认真,给人一种毋庸置疑的感觉。

因为这阵子对他实在是刮目相看,所以李太后听得也很认真。而且相对于年轻识浅的万历皇帝,李太后更会捕捉信息。

她迅速敏锐地锁定了“建州女真”那四个字。

李太后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她对建州、建州三卫、以及建州女真有一定的了解。

北方的建州,是永乐皇帝于永乐元年(1403年)设置的,当时明朝欲压制北元残余势力,于是在女真聚居地设立了辽东指挥使司,开始着手控制女真族的各个部落。

到了宣德八年(1433年),因为统治者对国内少数民族的偏见与漠视,以及治边政策的失误,导致引发了“癸丑之役”,直接引来朝鲜军队第二次对建州的入侵。

当时建州部已经一分为二:建州卫和建州左卫。猛哥帖木儿(即努尔哈赤的六世祖)时为建州左卫左都督(即指挥使)。

猛哥帖木儿于宣德八年被兀狄哈野人所杀,建州部被迫南迁,最终定居于辽东东部边墙之外、南抵鸭绿江的赫图阿拉一带。

建州在发展的过程中,明政府又设立了建州右卫,与建州卫、建州左卫合称建州三卫。

自弘治朝起,建州女真与辽东明军的冲突日益减少,由朝贡形成的贸易关系日趋活跃。

居住在辽东边墙之外的建州三卫,社会经济发展很快。他们使用的铁质农具、日常生活用品,主要依靠对明朝的朝贡贸易获得。

建州女真前往北京朝贡的人数通常有数百人之多,他们向明朝进贡马匹、貂皮、人参、木耳等土特产品,然后明朝通过赏赐的形式送给他们所需要的衣服、彩缎、麻布和粮食等。其中,明朝最受欢迎的是女真人的貂皮,而女真最受欢迎的是汉人制造的铁锅。

然而,从弘治到嘉靖年间,建州女真经过几十年的修养生息,在鸭绿江流域不断发展壮大。

到了嘉靖末年,时任建州右卫指挥使的王杲,首先向明朝统治者发动挑战。

如:嘉靖三十六年(1557)王杲领兵攻打抚顺,杀害明军守备彭文洙;嘉靖四十一年(1562)又攻打凤凰城、汤站堡,杀辽东副总兵黑春……总之,被王杲杀死的明军将领还有几十个。

到了万历二年(1574),又发生了一次冲突,双方各有死伤,明朝政府一怒之下,决定停止贡市贸易,致使建州右卫生计困难,王杲便纠集蒙古土默特、泰宁等部,大举进犯辽阳、沈阳。辽东总兵官李成梁迅速调集各路明军反击,一直打到王杲的老巢古勒寨。

那是对王杲的一次重创。

明朝消灭了王杲之后,朝廷接受了李成梁的建议,修筑宽奠、长奠、永奠、大奠、新奠(均位于辽宁省宽奠(亦可写宽甸)满族自治县境内)和张其哈喇甸子(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境内)六堡。

这样,就等于是打破了由辽东边墙形成的汉人与女真人的习惯界限,再加上王杲被献俘于北京后,“磔杀”后悬首蒿街。

这发生的一连串事,引起建州女真栋鄂部首领王兀堂以及王杲子孙(尤其是王杲的儿子阿台)的强烈不满,导致这些年辽东战火连年不息就没有停过。

因此,以朱翊的后世观,觉得提及“建州女真”,应该是一个非常敏感抓耳朵的话题,很可惜从万历皇帝那儿并未感受到。

只不知李太后感觉如何。

所以朱翊认真说完后,凝望着李太后这个颇有能力的女人,仔细观察她的神情变化。

只见李太后紧蹙双眉,沉吟片许后,喃喃地道:“这些年来,建州女真让人着实闹心啊!对他们好一点吧,他们休养生息发展壮大,一旦得势,就蠢蠢欲动不老实了;可限制掣肘他们,不与他们贡市交易吧,他们又破罐子破摔,不断骚扰边境。打他们,咱又落不到一丁点好处;不打他们,他们又时不时地生事。儿你说,对付北方的那些蛮夷,有何良策?”

不得不说,尽管李太后是个女流之辈,但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问题看得很准确。

无论与女真,还是与蒙古,反正跟他们那些人较真或是打仗,确实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想想,大明如同一大富豪,而女真或蒙古,还有其它少数民族这时候如同一穷得叮当响的乞丐,让大富豪与乞丐打架有什么意思?打赢了又能怎么滴?

打仗的结果好像,似乎,确实唯有一个:只有失,没有得。

但要彻底消灭他们,肯定又不现实。否则这个千古难题也不会留到现在。少数民族的问题从大汉朝时期就开始凸显出来了,此后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直到新中国“和平共处、平等团结、区域自治”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确立后才出现好的转机。但也只是好的转机,直至今日仍有一些难题尚未彻底解决。

大明巅峰》小说在线阅读_第23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背锅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巅峰第23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