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心情大好,所以主动问道:“周佐,看你眉开眼笑的,有啥喜事儿?”
见万历皇帝发问,周佐腰身不由得一软,躬了身子回道:“回万岁爷,您吩咐奴婢办的事儿,奴才办妥了。”
“什么事儿?”万历皇帝好像忘记了似的。
“均州窑的花盆啊!”
经这一提醒,万历皇帝马上记起来了。
前两日御花园的莳花火者(低级太监)给乾清宫搬来了几盆芍药,其中有一株绿芍药极为名贵。
恰值芍药花朵欲开未开,花瓣绿如翡翠,万历皇帝很是喜爱。
盯了好一阵子,他叹道:“这花真是好看,只可惜栽花的盆子太差!”
周佐见缝插针,站在一旁忙应道:“万岁爷言之有理,常言道好花插在牛粪上是极为恶俗的事。这只盆子,奴婢看和牛粪差不多。”
万历皇帝随口一说:“你传旨御花园,让换掉这个盆子。”
周佐回道:“万岁爷,御花园的盆子都是从景德镇烧制运来的,哪里有好的?要换,咱得换一个宋朝的均瓷吧。”
“均瓷?”万历皇帝眼睛一亮,咂摸着嘴,喃喃地道,“听说,钧瓷的窑变最为珍贵,这可是古董,从哪儿找去?”
周佐诡谲一笑:“万岁爷,有倒是有,在棋盘街的一家古董店里,奴婢看见了一只均窑出土的大红窑变花盆,若是买来配这株绿芍药再般配不过了,就是贵了点儿。”
“能有多贵?要多少银子?”万历皇帝的兴趣一下子被勾了起来,摆出一副不得到誓不罢休的架势。
周佐回道:“奴婢问过,店家要两百两银子。”
万历皇帝对钱的概念原本就不是很强烈,加上他只惦记着张居正要离京,所以很兴奋,心下不由得思忖道:花两百两银子买一只均窑古董花盆,说贵也不贵。
心下既然已经判了肯字,万历皇帝一挥手道:“做生意哪有一口价的?你去和店家砍砍价,看能降多少。”
周佐答道:“万岁爷,您不妨给个底价,奴婢好去与店家磨磨嘴皮子,看能不能砍下来。”
万历皇帝想了想说:“最多一百两银子,你去谈,若谈成了,朕再奖赏你十两银子。”
这会儿,听到周佐已经把花盆弄了回来,万历皇帝满心高兴,连忙问道:“花盆在哪儿?”
“在西暖阁。”
万历皇帝当机立断,随着周佐走进西暖阁,果然见有一只花盆正搁在大文案旁边的黄花梨木花架上。这只花盆大约口阔一尺八寸,通体猩红,窑变后的蚓线,丝丝缕缕透着温润的孔雀蓝。
万历皇帝只是拣耳朵知道一点点窑瓷的知识,若稍稍深究却是个十足的门外汉。
但这只均瓷,毕竟有点与众不同,万历皇帝一看就喜欢,他摩挲着花盆问:“周佐,这只花盆你花了多少银子?”
“回万岁爷,奴婢谨遵旨意,实花银子一百两。”
万历皇帝听了一乐,得意地道:“怎么样?生意就得谈吧?商家都心黑,若不砍价,岂不让他们白白多赚走一百两银子?”
周佐猴儿精一个。
其实撺掇万历皇帝买的那只均窑花盆,他早去寻过价,店家报的是三十两银子,他对万历皇帝说要两百两,万历皇帝开价一百两,外加十两赏银。
他去内府供用库领了一百一十两银子,实际上只花了三十两,便把那只花盆买回来了。
几句话的事,净赚八十两银子不说,还落得万历皇帝的褒奖,周佐心里头美滋滋的。
“万岁爷何等英明?”周佐逢迎地道,“奴婢按照万岁爷的吩咐到那家古董店,把万岁爷报的价格报给店家,他见奴婢成心要买,起初死活不肯降价,奴婢装作生气的样子拔腿要走,一百两银子的生意,店家岂能轻易放过?店家赶出门,生拉硬拽将奴婢拉回去,答应了奴婢的开价,花了一百两银子,将这只均窑极品花盆抱了回来。”
周佐信口胡诌的买卖过程,万历皇帝听了分外高兴,还夸赞道:“周佐,看不出来你还会做买卖哈!将来有机会,碰到合适的内廷采购的差事,朕委你几回。”
“多谢万岁爷!”周佐乐滋滋的两片嘴唇如同抹了蜂蜜,谦虚地道,“奴婢这点本事,还不是万岁爷调教出来的?俗话说棒槌挂在大路边,三年也会学唱曲儿。奴婢在万岁爷身边六年,再蠢的人,也都开窍了。”
听到周佐夸赞,万历皇帝眉开眼笑,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他一边用手轻轻地抚摸着绿芍药翠绿的花瓣,一边问:“听说棋盘街有上千家店铺?”
“那可不是,万岁爷,您没去过吗?”周佐诧异地道。
万历皇帝深深叹了口气,遗憾地道:“朕哪里能够随便走动?虽然朕乃九五之尊,除了到天坛祭告天地,到先农坛示耕祈雨,平常哪能随便出这紫禁城?”
周佐跟着也摇头叹息,喃喃地道:“万岁爷,别处不说,就这棋盘街,您真该去瞧瞧,天下百姓都夸您登基后,四海升平物阜人丰,可究竟升平到什么样儿,万岁爷自己反而不知道。”
“是啊!”万历皇帝抬眼看了看午门的方向,不无艳羡地道,“周佐啊,朕说起来是皇帝,天下都是朕的,但真正属于朕的,只有这紫禁城巴掌大的一块儿地方。说到这上头,朕还不如你们呢,哎!你们倒是可以自由出入紫禁城,去见识外头的好处。”
周佐虽然羡慕万历皇帝的富贵威严,但对万历皇帝刚才那番话确实表示认同,也颇为同情万历皇帝那种“画地为牢”的生活:做什么都被监管着,不得自由。
别个皇帝不知道,但万历皇帝是周佐看着长大的,自被确立为皇太子后就没有自由过。
未登基之前,受到李太后的严格督促,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天还没亮就催促万历皇帝起床、做功课,风雨无阻。
后来登基为帝,李太后又怕万历皇帝学坏,特意叮嘱张居正、冯保两人一内一外联合监管。
这样,万历皇帝头上的一座大山变成三座大山了。
但凡是万历皇帝私下接触过多的人都隐隐有一种感觉:万历皇帝肚子里憋着一股劲儿。
尤其是周佐,与万历皇帝私下密切交流,经常在一起玩耍,对万历皇帝的孤独与渴望自由之心,更是看得透彻明白。
瞅着万历皇帝一副羡慕又渴望的神情,周佐眼珠子骨碌一转,当即出鬼点子道:“万岁爷,要不趁哪天晚上,奴婢带您出去,到棋盘街瞅一瞅看一看?”
万历皇帝心念一动,可想了想又摇头道:“这哪儿能行?虽然张先生已经离京了,可娘亲,伴伴,还有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朕呢,出去是出去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