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是一个高官厚禄生活优渥,而另一个三餐不继,尤其是后半生,经常吃了上顿愁下顿,精神一度失常,曾几度自杀。
吴兑与徐渭两人没有闹僵之前关系还是没得说。
万历四年(1576年)夏,吴兑邀请徐渭来宣府。其实是救济徐渭这个落魄的朋友。
恰好碰到三娘子率众来贡。
徐渭见到三娘子演武、射猎的盛况时感慨不已,随性而发,于是作了上面那首诗。
三娘子虽是蒙古人,可尤其喜欢中原的文化,加上与吴兑情同父女,所以经常来宣化看望吴兑,每次来,她也不避嫌,大大咧咧地就住宿在吴兑的军营中。
……
这天晚上,朱翊正与李太后一道用晚膳。
付大海进来汇报道:“娘娘,申阁老紧急求见。”
这个点儿来,不用说肯定是大事儿。
况且任命申时行为临时代理首辅时就明确指出:不能抉择的大事直接请示李太后。
所以,只要申时行来,那肯定是遇到了紧要又不能抉择的大事。
李太后连忙放下碗筷,准备去暖阁里接待,吩咐付大海道:“带申阁老去暖阁。”
付大海应声而去。
这种时刻,朱翊钧自然跟进。
申时行不是一个人来的,正是领着吴兑求见。
此时,吴兑总督宣、大、山西三处军务。
一看两位大臣的神情,李太后就知道肯定有急事。
简单行礼。
坐定。
吴兑急忙禀道:“娘娘,蒙古土默特部遇到了麻烦。”
朱翊思绪飞驰,想着这个时间段历史到底发生什么事儿。
李太后神情更紧:“何事?”
吴兑与张居正同年,都是嘉靖四年(1525年)生人。只是张居正高中进士早吴兑十几年。张居正是嘉靖二十六年进士,而吴兑是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进士。
但吴兑美髭修干,看起来沉毅好谋神采奕奕,与此时此刻病重在床的张居正没有可比性。
吴兑声若洪钟地道:“娘娘,阿拉坦汗(即俺答汗)于去年年底去世,吾朝还特意派遣使者携带厚礼前去祭吊。阿拉坦汗去世后,兵权由三娘子执掌。”
“知道,说重点。”李太后迫不及待。
“是,娘娘。阿拉坦汗长子黄台吉,素来埋怨他父亲不该与吾朝议和,欲挑起事端,想从三娘子手中夺回兵权,并娶三娘子为妻,遭到三娘子的强烈反对,由此爆发摩擦冲突。娘子一气之下,率领阿拉坦汗生前赐给她用来自卫的一万精骑兵出走。”
哦,原来如此。
朱翊心下明了,虽然具体细节不大清楚,但他知道三娘子为了顾全大局,最后还是答应嫁给她的继子黄台吉。
这是三娘子的传奇之一:她不仅嫁给她的继子黄台吉为妻,后来她继子黄台吉病逝(1585年),又嫁给了黄台吉的长子扯几克。
也就是说,三娘子这一生嫁了三次:爷孙三代人。
这在中原人的认知里,是永远无法理解的,毕竟属于乱伦。
但在蒙古族却是旧俗:父亲死了,父亲的一切自然归继承汗位的儿子所有,包括女人。
三娘子嫁给阿拉坦汗时才二十岁,阿拉坦汗大她四十多岁。
“三娘子如今何处?”李太后急促地问。
吴兑答道:“正在微臣军营中。微臣得知消息,怕事态有变,第一时间纵马奔驰至京,请求娘娘与陛下指示。”
“你怎么看?”
“娘娘,三娘子的一举一动都与北方地区的局势息息相关,夷情向背半系三娘子。微臣以为,吾朝当急速派遣使臣赏赐三娘子,并劝说她切不可与黄台吉大动干戈,否则北方势必大乱。”
“申阁老,你以为如何?”李太后转而又问申时行。
“臣以为吴大人言之有理。”申时行担忧地道,“只不过,臣听闻三娘子素来崇尚中原文化,并深受熏陶影响,如今却要嫁给她儿子,恐怕她难以接受啊!”
“娘娘,确实如此。”吴兑忙附和道,“三娘子强烈反对,否则也不至于带兵出走。此事需要尽快做出决定,微臣担心会酿成兵变。”
……
李太后想了想,问道:“吴大人觉得胜算几何?”
吴兑回道:“娘娘,臣不敢妄加推测,毕竟不是当事人,只知刻不容缓,需做最大努力一试。”
“好,此事便交由吴大人负责。”李太后当即作出决定。
只是她紧蹙眉头,又问道:“那吴大人是想安抚、劝说三娘子嫁给那个黄台吉吗?”
吴兑微微一滞,轻声反问:“那娘娘以为如何?”
“好吧!此事由你吴大人全权负责。”李太后又重复一遍,随即感慨地道,“可对于一个女人而言,需要莫大的勇气啊。这样吧,只要她同意,有什么要求尽量满足她,本朝可以再封她一次忠顺夫人。”
“明白,多谢娘娘!微臣也替三娘子多谢娘娘!”
李太后继而将目光投向申时行,吩咐道:“申阁老,既然此事重大又特殊,那对待三娘子大可不必依据朝廷旧例。”
“臣明白。”
“你们还有什么补充的?”
“娘娘,”吴兑忙道,“为了提防黄台吉顽固不化,臣建议做好出兵支援三娘子的准备,同时传令给蓟镇戚大帅,让他亦进入战备状态以应不虞之需。”
戚大帅,蓟镇总兵戚继光也。
未等李太后答话,朱翊开口说道:“吴大人,此情依本王看,不必过于紧张,黄台吉在土默特部的影响力远远不及三娘子,底下抱怨他或许有,但绝不敢公然与我大明为敌,只要吴大人将三娘子安抚下来就行。”
吴兑道:“潞王爷,这个道理臣明白,自本朝答应与土默特部互市以来,土默特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此乃有目共睹的事实,即便黄台吉有所怨言,部落的人也不会答应他与本朝翻脸。”
“那吴大人还担心什么呢?”
“臣所担心的是,三娘子无法接受黄台吉的求婚,那土默特部势必会发生内战。如今漠南好不容易安定下来,蒙古其它部落也得以平衡发展。一旦土默特部发生内乱,必将元气大伤,那么这种平衡便被打破,不安定的因素随之而来,对本朝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一定要竭尽全力阻止。”
朱翊听明白了:“哦,吴大人其实还是担心说服不了三娘子呗?”
“潞王爷,是的。”吴兑道,“这种事只能劝,与她讲清楚个中的厉害,可总不能强迫人家吧?”
“吴大人对自己那么没信心吗?”
“……”吴兑稍稍一滞,心想这个潞王爷……这不是有没有信心的事好不好?而是让一个女人嫁给她的儿子,她过不去自己心理那一关啊!
吴兑回道:“或许,也并非臣没有信心,正如刚才申阁老所言,如果三娘子不喜欢本朝文化,没有受过本朝文化的熏陶,想必她也没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
朱翊点头,认同这一点。
忽然他有一个想法。
反正知道三娘子最后以大局为重,肯定是听了劝的。
那这个时候,谁充当使者去说服三娘子,回来就是大功一件啊!
可惜他这阵子太忙,几件大事都赶在一块儿不能离开。加上刚刚又被朝臣弹劾,这风头不适合让他这个王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