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不容人质疑,无论说话的语气还是表现出来的神情,朱翊都是那么的坚决、坚定。

申时行不再追问下去,说:“臣心中的疑问已问完了。”

朱翊谦虚而淡定地道:“还有大人需要补充吗?”

这时候轮不到六科给事中和张文琦、曾朝节等人发言。

毕竟,在座有三位阁臣,还有大九卿其中之七位。

以正直、不攀附闻名朝野的刑部尚书严清说道:“潞王爷,臣有几句话想问。”

“问呗。”

“恕臣直言,不知潞王爷届时想要多少封地?”

“一切按朝廷的规矩来,本王不会超额索要。”

“哦。”严清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潞王爷,臣再替户部张大人问一句:将来潞王爷大婚、修建潞王府、就藩安家费等相关事宜,会不会大肆铺张呢?”

靠!

这个严清果然名不虚传哈,居然提前将历史上朱翊奢侈浪费的几件事预测到了。

虽然没有预测到全部,但朱翊大婚、建府、安家三件大事,因为惊人的开销,确实让万历朝吃紧,甚至捉襟见肘。

严清是考虑到,堂堂的潞王爷以及将来的潞王府,不用朝廷负责任何的开支用度,那会不会提前聚满财富赚得盆满钵满再走?

以李太后和万历皇帝对朱翊的宠爱,他完全可以做到啊!

想想,大婚之日李太后和万历皇帝都要赏赐吧?选定藩地后要拨款修建潞王府吧?待之国就藩之日要赏赐安家费吧?甚至将来还要为潞王、潞王妃修建陵寝……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捞油水!

朱翊此刻信誓旦旦地说就藩后什么都不要,谁知道他会不会从那些个方面找补回来,然后去外地相当于享清福去了呢?

朱翊当然体会严清之意,不禁多打量他了一眼,掷地有声地回道:“不会。”

随即补充:“不仅不会,而且本王还郑重承诺,绝不奢侈铺张浪费,一切以户部财力而定。”

“多谢潞王爷!”严清看起来有点儿小激动,“臣想再问最后一个问题:看潞王爷胸有成竹,是否早已想好了谋生之道?”

朱翊回之一笑:“本王王妃尚未选定,严大人现在就问这个,是否言之过早?”

严清作揖:“请潞王爷原谅,臣只是出于好奇!”

朱翊依然是笑:“那严大人不妨将好奇暂时保留心中,姑且拭目以待,你以为如何?”

“好吧!”严清也不再追问了。

朱翊又扫视了一眼,轻轻地道:“还有谁有异议?”

这时,冯保趋前一步,明显有话要说。

其实,在座最惊讶、最不解、最不甘心的人就是他了。

他实在没想到朱翊竟会提出这样一种自惩方式。

他甚至还一度抱有幻想,如果朱翊不外地就藩呢……

……

各种求啊!

以冯保太监的身份,本是没有资格直接参政议政的。

尽管他身为司礼监掌印,是内廷位高权重的第一号大头头,可对外廷政事基本上没有发言权。

司礼监只能通过披红(由秉笔太监)、盖印(由掌印太监)这种执行方式间接参与。

因为明宣宗之后,已经做不到完全由皇帝批阅,替代皇帝批阅的通常是司礼监秉笔太监。

这样,随着明朝内阁票拟的制度化,司礼监批阅也制度化了,称为批红。而掌印太监负责盖印,以确定批红的合法性。

由此,明朝形成了内阁票拟治国方案,秉笔太监批红,掌印太监盖印这样一种制度。其中秉笔太监可以驳斥内阁的票拟,掌印太监可以反对批红。

这个体制,其实和三省六部制差不多,负责起草治国方案的中书省和明朝内阁作用一样,负责审核中书省方案的门下省和司礼监秉笔太监作用类似。

不同之处在于,明朝丞相废掉后,皇帝实际上要承担门下省和尚书省的工作。但是,这个工作量极其大,皇帝便将尚书省负责的具体工作放手给内阁负责了。

所以说,朱元璋废掉三省六部制,想独揽大权。但在他懒惰的后人的作为下,皇帝加上司礼监只起到了门下省的作用。

相反明朝的文官集团,实际上起到中书省和尚书省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明朝中后期皇帝受到文官集团强大制约的原因。

关于司礼监,注意:司礼监权力是大,但那只是因为它与皇帝关系亲近代替皇帝朱批,可对政事不能指手画脚。

所以,明朝实质上没有出现像汉唐太监干政的情形,司礼监头目有权只是因为皇帝放权。

故而皇帝想除掉实权太监,收回这个权利小菜一碟,如刘瑾,杀他如同杀一只鸡似的。

像冯保、魏忠贤这种太监中的战斗机,被皇帝拿下也很容易,通常只需一句话的事。

这便是明朝司礼监的处境,或叫地位:可以代替皇帝行使部分权力没错,但不可以走到前面去对外廷政事(或文官集团)指手画脚。

司礼监能够指手画脚的只限于内廷中事。

比方说:司礼监可以负责为皇帝甄选嫔妃,可以负责为公主物色驸马,尽管也需要礼部等相关部门协助,但司礼监通常起主导作用,其它部门只是辅助,因为选妃、选驸马属于内廷中事。

但像王爷就藩,是要走出内廷的,司礼监就不能起主导作用了。

廷议是外廷官员商讨事宜的会议,哪怕权力大如冯保,原则上也没有发言权。

不过凡事都有特例,冯保想发声,只要万历皇帝不加阻止,在座官员倒是拿他也没办法。

可他发声,很多时候也并非因为他司礼监掌印的身份,而是因为他能够代替李太后发声。

李太后可是授了权的。

不然,冯保仅凭司礼监掌印的身份,恐怕难以成为万历皇帝头上的三座大山之一。

这是冯保的特殊性。

因此,他有话有说,外廷官员还得安静下来听。

冯保关切地道:“潞王爷,奴婢想问:您知道藩王的权利吗?”

他真担心朱翊不知道,完全凭着一股子气儿随口那么一说。

朱翊朗声回道:“伴伴,这个我当然知道啊。有明诸,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嘛,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即士农工商四业。对不对?”

这下冯保就更纳闷儿了。既然什么都知道,那还俸禄补给全都不要?这是故意跟钱过不去吗?

冯保有点哭笑不得:“潞王爷,奴婢觉得,这事儿您还是得先与太后娘娘沟通一下。”

朱翊依然还是那副姿态,摆手道:“伴伴,不必了,这事儿我已经考虑得很清楚。”

冯保实在想不明白,封地选在哪儿都没想好,就信誓旦旦地保证一切不会逾越,都会按规矩来……

这一刻,他真怀疑朱翊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傻呀!

在座的其他官员也差不多,简直找不到一个稍微合理的解释,心里头纷纷在自问:潞王爷到底想干啥子嘛?

申时行都开始有点愧疚了,想着自己能够担任临时代理首辅,全仰赖于朱翊的暗中扶植。

结果,朱翊被朝臣弹劾干预朝政,引来自求惩处。

可谁能想到,朱翊如此异想天开竟主动请求付出如此之大的代价呢?

大明巅峰》小说在线阅读_第11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背锅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巅峰第11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