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哦,还以为儿你心中没有我这个娘呢!”

“怎么会?”朱翊脱口而出,“孩儿心中最爱的人就是娘了,只是娘既要打理后宫,又要帮助皇兄秉持国政,哪有闲工夫打麻将玩?所以孩儿没送给你,非但没有送,还担心娘知道了,会责备孩儿呢。”

李太后幽幽叹了口气,“若放到从前,娘或许真会抽你一顿,可娘听说你母后很喜欢打麻将,现在慈庆宫每天都能听到她的笑声。”

“哦,原来娘早就知道了。”

“怎么?你还想一直瞒着娘吗?”

“没有啊!今晚来,就是向娘亲坦诚这事儿的。”

李太后幽幽叹了口气:“你母后这辈子过得很苦啊!”

话音刚一落,只见李太后眼眶湿润竟噙出泪花来。

朱翊对皇宫里头的生活太熟悉了,别说女子,就是像他这样的男子,都感觉苦闷、无聊、约束多多……所以,他由衷地道:“娘,孩儿知道,这些年你过得也很苦!”

当然苦啊!

隆庆帝死得早,这十年李太后除了忍受长夜漫漫的寂寞,还要将五个孩子抚养长大,还要统管朝廷内外一应事务。

然而,李太后听了,却摇了摇头:“娘心里的苦说得出来,那不叫苦。况且娘吃过的苦都有回报,看到你们长大成人,娘感到欣慰。可你母后心中的苦说不出,她膝下没有子嗣,未来没有寄托,生活没有盼头,儿明白吗?”

“娘,孩儿明白。”朱翊亲切地挽住李太后的胳膊,靠在她的肩膀上。

但其实,他很想反过来,想将自己的肩膀借给李太后一用。

不得不承认,女人的强都是被逼出来的,再强的女人也希望有个坚实的肩膀可以倚靠。

李太后感慨地道:“在外人眼中,或许以为像你母后、像娘这样高高在上的女子,走到哪儿都光芒四射,便想当然地以为我们过得很开心,可后宫的女人真有几个开心的?”

李太后揩拭一把辛酸泪,接着说道:

“如今儿长大了,能为娘为皇兄分忧,可在外臣看来,这是宗法礼制所不允许的,他们弹劾你,无非是要逼你尽快完婚,然后选择就藩外地。哎,娘与儿在一起的日子眼看一天少一天啊!”

说到这儿,朱翊才体会到李太后为什么不责怪他了。

一方面,李太后真正懂得陈太后心中的苦,见麻将能为陈太后带来欢乐,所以她不责备。

另一方面,因为朝臣弹劾,无疑会加速他外地就藩的进程,李太后真心舍不得他这个小儿子。

所以,李太后并没有因为他送给万历皇帝麻将而生气。

原本他还想着,选择一个就近的藩地以方便进京看望李太后。

可后来被付大海指正:亲王一旦离开京师去外地就藩,就不让进京,这是朱明皇室的规矩。

也就是说,他一旦离开李太后去了外地,不知猴年马月能再相见呢,没准儿一辈子都没机会。

难怪李太后会感慨万千潸然落泪!这是母性伟大的光辉。

朱翊也只能叹了口气,外地就藩肯定是避无可避,只是滞留京师时间长短的问题。

反正历史上的潞王,因为李太后和万历皇帝的宠爱,完婚后居然磨磨蹭蹭滞留京师七年。

对朱明王朝的王爷来说,堪称大奇葩一朵。

见李太后泪水不止,朱翊只好出言安慰道:“娘,别伤心,先看廷议上弹劾孩儿的大臣怎么说吧!”

李太后义正辞严地道:“如果他们只是好心提醒,那就算了;可若他们逼迫儿尽快完婚就藩,赶你走的话,那你记着,回来告诉娘,看是哪些闲着没事干的大臣。儿还只是个孩子呢,难道真的要这样逼迫咱母子天各一方吗?”

说着,李太后的泪水流得更快更急,转身将朱翊揽进怀里,不断抚摸他的头发。

这一刻,朱翊也想哭,前世身为一名孤儿,还从未体验过如此温暖的母爱。

但他更多的是高兴,历史上的李太后果然护犊子啊!

看,为了儿子,为了母子还能相聚长久一些,她说出的话都已经不像是大明掌舵人说出的话了。

……

哭了一会儿后。

“哎!”

李太后幽然叹了口气,喃喃地说道:“也不知为何要定下这么一个规矩?亲王都得去外地。亲王多了要去,可眼下只有儿一个,那些大臣眼里也容不得沙子,非要急着赶你走。”

啧啧……

朱翊听了又是一愣,心想这话说得……只像一位护犊子的母亲,哪像一位掌舵的太后啊?

分封制可是太祖朱元璋定下的祖制,后来到成祖朱棣手里版本加强了(当然,味道也有点变了)。

朱元璋二十六个儿子,除了第九子朱杞和第二十六子朱楠早夭,第八子朱梓因涉嫌四大血案之一的胡惟庸案而自焚绝后之外,其余二十三个儿子皆封了王。

有分析认为,朱元璋施行“据名藩,控要害,以分封海内”的也是被历史早已遗弃了的“分封制”,大概出于四个原因。

第一,首先当然是为了巩固北方边防的需要;

第二,对武臣不放心,感觉还是交给儿子靠谱;

第三,学习效仿刘邦;

第四,朱元璋抱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

后来朱棣当权,收缴了各王国的护卫军,藩王的军政司法权也被全部收回。这样,各路藩王就成为名副其实的、被国家奉养但毫无实权的皇亲贵族。

导致到了明朝后期几十年,供养分封皇室的开支居然超过了全国官吏俸禄的总和,几乎占全国税粮收入的五分之二。

某些省,比如像山西,甚至超过了军饷和粮仓府库的储蓄。

这个相信朱元璋也始料未及,本来是为了保证朱家江山而制定的祖制,发展到后来却急速地将朱家江山推向了衰亡的深渊。

分封制原本早已被历史遗弃(毕竟有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的前车之鉴),朱元璋却执意捡起来,尽管经过他精心改造,比如“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等等。

但仍未摆脱分封制带来的历史悲剧,对大明王朝至少造成了两个极为严重的后果:

第一、大明皇家从此开始逐渐出现了一群妥妥的无忧无虑、不思进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寄生虫和生育机器;

第二、大明帝国从此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使得后来的大明皇帝当家时常常入不敷出,老百姓的经济负担日益加重,影响了整个大明王朝近三百年的历史。

提到明朝的分封制,要说各路藩王简直就是国家的毒瘤,相信稍有脑子的人都不会反驳。

想要拯救大明王朝,分封这个制度必须得改。

朱翊忽然觉得自己好像,似乎能够为此做点什么。

如果,假如从他这个亲王开始做起,不知会有什么效果或结果?

关于分封制,到了满清入主中原当家做主后意识到这个问题,采取与明朝截然相反的国家政策:所有亲王一个都不许出京。

事实证明那也有许多弊端,像明朝亲王必须出京一样,都不是解决皇室宗亲的好办法。

但相比较而言,大明的亲王问题似乎更为严重,已经到了严重危害国家机器运转无法控制的地步。

大明巅峰》小说在线阅读_第8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背锅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巅峰第8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