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鼓渡口的旁边,就有著名的凉粉一条街。
十来家凉粉摊临街一字排开,客人就坐在路边的条凳上。生意都还不错。
小刚带我来到红军“长征渡口纪念碑”旁边的一家小摊,摊主大姐满脸笑容的请我们坐到一旁的小桌。
“两碗凉粉,两张凉粉皮,两碗凉粉汤。”小刚对摊主说道,转而面向我:“这是我表姐,她家有石鼓最好吃的凉粉。”
听后,我向表姐报以微笑。
凉粉马上就被端上桌。凉粉皮和凉粉汤也先后端上来。
石鼓凉粉和丽江古城里到处都有的凉粉一样,都是用鸡豆制作,所以叫做鸡豆凉粉。鸡豆是产于较高海拔地区的一种独有的豆子。
而广大其他地区的凉粉,大部分是用豌豆制成。
灰黑色的鸡豆凉粉被切成四方形的条状,配上韭菜、新鲜辣椒和各种调料,味道非常不错。凉粉皮就是每一盆凉粉表面的那一层,一盆凉粉只有一张。把几种不同的蔬菜切成丝,配以秘制调料,裹在凉粉皮里,凉粉皮的柔韧和蔬菜的清脆在嘴里混合,嚼起来特别带劲。而微烫的凉粉汤,弥漫着浓郁的鸡豆豆子的香味。吃一口凉粉或者咬一口凉粉皮,再喝一口凉粉汤,简直是绝配!
吃过凉粉,我们坐上一辆三轮摩托,突突突的向身后的山坡进发。小刚的家,就在石鼓镇背后的半山腰上,从他家再往上一点,就正好可以看到长江第一湾的全貌。
他家也是典型的“三房一照壁”格局,只是因为地处山腰,所以占地比和郁佳的家小了很多。而最大的不同,房子的墙壁,是土墙,是把泥土做成四方的砖型,砌起来的。
院子里几个帅小伙正围着桌子晒太阳,每个人都搭了一把长枪在肩头。角落里拴着三只狗。
小刚给我一一做了介绍,其中一人是他的大哥,另外几位都是村里的朋友。
小刚走进堂屋,一手提了一把长枪出来,并且把其中的一把交给了我。我接住了一看,这是一把带瞄准镜的普通长枪,枪身挺沉的。
只见小刚把自己的长枪往肩头一背,走到廊下,左手戴上厚厚的皮套,刚取下旁边猎鹰的脚链,猎鹰就迫不及待的跳到了小刚的手上。
他看看我们所有人,把长发一甩:“出发!”
二十六
我们一行共七人,从小刚家出来,直接向山顶进发。
小刚托着猎鹰,他大哥和另外两个朋友牵着狗,我就只背了一杆长枪。
他们因为长期走山路,脚步如风。我虽然腿力也不差,以前还是大学足球队的主力左前卫,不过已经多年少有锻炼,所以亦步亦趋,勉强能跟上。
爬上山顶,所有美景都在脚下,一览无遗。整个长江第一湾,尽收眼底,比之前在雄古坡车上的远眺,视野更广。
小刚跟我说,这个位置,是很多摄影家取景的绝佳位置。
大家整理了一下装备后,小刚问我:“会不会使这把枪?”
我拉了拉枪栓:“简单,跟普通的气枪差不多。不过外型够酷。”
小刚给我的这把枪,外型和军用的狙击步枪很接近,不过发射部分还是使用的高压气枪的原理,可以打塑料珠,玻璃珠,也可以打钢珠。杀伤力比各地流行的真人CS枪械要大很多。
“我们是打钢珠吧?”我问他。
“嗯,是的。”话音未落,他递给我一盒钢珠子丨弹丨,“打到了猎物钢珠还可以取出来,玻璃弹就不行了。”
“这应该是属于管制枪械哦!”我说。
“肯定嘛!这种枪有效射程50米,是可以打死人的。待会你注意点,前方有人的时候都不要开枪。”小刚说,“上面有时候也来查枪。我们一般都是拿两把打不响的破枪交上去,人家也好交差,对吧?”
我笑笑:“纳西族本来就有打猎的传统。只要你们不拿着这枪杀人抢劫干坏事,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会查得那么严。”
小刚也笑笑:“是的。——我们先练几枪,调调准星。”
几个人先后装弹射击。
我也装上一颗钢珠到枪膛,采用单腿跪立的姿势往三十多米远的一个石块射击。
“嘭!”一声枪响,石头纹丝不动。
“低了。”小刚的大哥在一边跟我说,“钢珠打出去是下坠的。远一点的目标,往上瞄一点。”
我又试了一次,这次枪口往上抬了抬,打到了石头的旁边。
“差不多,”大哥点点头,“二十米内还是比较准的,远一点就要发飘了。”
这时,小刚把猎鹰的脚链解开,猎鹰一下子张开巨大的双翅,对着山谷腾空而起。用力挥展了几次翅膀,猎鹰就飞得离我们越来越远,也越来越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