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二十五

忙过了春节几天的黄金周,终于可以喘口气歇歇。

大年初六的下午,和往常一样,我正在院子里眯着眼晒太阳,喝茶看书。

小刚打来电话:“兄弟,忙不忙?”

我回道:“前几天刚忙过了,现在喝茶呢。你也过来坐坐吧?”

“我不在丽江,在老家呢。——明天过来我家玩吧,一起打猎!”小刚说。

“太好了!”在和郁佳家里杀年猪那回,我就见过了小刚的猎鹰(之前帖子里的描述是雕,其实应该是猎鹰),并且约定了驯养好之后一起打猎。小刚真不食言。

“那明天午饭后你去新城的汽车站,坐到石鼓镇的车。出发时打电话,我来接你。”小刚安排道。

“没问题!”挂断电话,我一阵兴奋。

说来惭愧,想起打猎,我只有小时候用气枪打麻雀的经验。

而这次,是和有打猎传统的纳西族朋友一起实打实的野外打猎,并且还有猎鹰和猎狗的配合,想想就来劲。

小刚电话里提到的我坐车的终点站,石鼓镇,也是大有来头。

说起石鼓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而说起著名的长江第一湾,估计多数人都会表示听说过。

是的,就在距离丽江古城四十多公里的地方。在这里,滔滔金沙江水从北往南,沿着河谷的弯道,缓缓掉转了方向,继而由南往北流去,形成一个180度的天然大拐弯。这就是鼎鼎有名的长江第一湾。在这个弯道的顶点,类似于英文字母U的正下方,就是石鼓镇。

因为水流在弯道的位置流速会放缓很多,所以几乎所有河流的天然渡口,都是在这个弯道的地方。由于处于这么特殊的位置,而旁边流经的这条大河,又在中华文明史上处于无比重要的地位,石鼓镇自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并且在历史上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最出名的有三个。

一,五月渡泸。三国时期,诸葛亮在石鼓镇数次往返,渡过金沙江,平定南中,七擒孟获,留下万世芳名。当时的这一段金沙江,叫做泸水。

二,元跨革囊。在南宋政权偏居一隅,“直把杭州作汴州”,而大巴山—长江一线的防守无法突破时,忽必烈的蒙古大军从石鼓镇渡江,沿着长江南岸一路向东,战胜了南宋政权。因为当时是用牛皮和羊皮做成“气球”,士兵们骑着牛皮气球或者羊皮气球才得以渡江,所以被称为“元跨革囊”。

昆明大观楼有一副被称为“海内第一长联”的对联,是清朝孙髯翁所做。里面概括云南的历史,“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就说的这一段历史。

三,红军长征。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在贺龙、任弼时、肖克率领下,由南往北,渡过金沙江,北上抗日。解放后,政府在石鼓镇建起了红军“长征渡口纪念碑”,碑高8.1米,气势雄伟,庄严肃穆,

几个故事都是金戈铁马的意气风发,加上明天自己就要实际扛枪上肩的摩拳擦掌,于是我早早的上床休息,为第二天的打猎养精蓄锐。

次日,早早的吃过午饭,我打车来到丽江新城的汽车站。这里有直达石鼓镇的中巴车。

新年里,乘客基本都是串亲戚的本地人,说着发音很像韩语的我听不懂的纳西话。

师傅见我一个外地打扮,皮肤又白白的帅小伙上车,投来异样的目光。

我把手上提的礼物放在中巴车的引擎盖上,顺势坐到师傅背后的位置,这也是最安全的位置。我跟师傅说自己是去拜访石鼓镇的本地纳西族朋友。

师傅很高兴,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跟我说,能在新年里邀请外族朋友去自己家里做客,我的这位纳西族朋友一定是把我当做关系很铁的朋友来看待,因为纳西族交朋友很挑人,新年里基本都是亲戚走动,很少邀请朋友去自己家,尤其是外族朋友。而师傅自己就是石鼓当地人,所以他也很欢迎我去石鼓镇做客。

我心里笑笑。我和小刚的关系,虽然彼此了解其实不多,但是肯定算得上比较铁。因为男人之间,有四种关系,算得上是铁关系:上过山,下过乡,扛过枪,嫖过娼。

上过山,就是一起蹲过监狱;下过乡,就是一起当过知青;扛过枪,自然指的是战友,而嫖娼嘛,可以引申为泡妞。

之前我和小刚有过瑶瑶和琦琦的故事,所以符合这最后一条。

车子从城里开出,依然走的去拉市海的道路。

路过拉市海,再往前不远,就是雄古坡。

在雄古坡上,就能看见美丽的金沙江了。

金沙江在我们脚下几百米深的谷底。因为是旱季,属于枯水期,所以水流量不大,没有雨季时夹带的大量泥沙,江水呈漂亮的碧绿色。两岸的山体都是巍峨挺拔的高山,坡度非常陡峭,不适合耕种,也不适合树木的生长,所以都是裸露的黄褐色。远远望去,金沙江就像一条绿绿的绸带,缠绕在黄褐色的山间,美极了。

天气也非常不错,湛蓝的天空中漂浮着几朵白白的云朵。从上往下看过去,依次是明快的蓝白黄绿四色,配合开阔深幽的山谷,让人感觉非常雄浑壮观。

师傅停止了和我的聊天,专心致志的双手把紧了方向盘。接下来的这一段路,我们要在十几个180度的急弯中,陡降几百米,下到谷底的江边。而这一段路,从空中俯瞰,就是许多个连续的之字形。因此这段道路,完全可以媲美“山路十八弯”。

显然是对路况非常的熟悉,在师傅的驾轻就熟中,我们有惊无险的来到谷底。

再往前一段,就到石鼓了。

小刚已经在车站等我。

见到我,把手往我肩膀一搭:“走,先去吃碗凉粉。”

听到有好吃的,我精神一振。

因为小刚所说的,一定是鼎鼎大名的——石鼓凉粉。

丽江掌柜——我开客栈这些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3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海盗216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丽江掌柜——我开客栈这些年第3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