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来的电工和带缆工也会见机行事的跟船长要这要那,要不到就跟大副要,一般为了顺利过河,会力所能及的给他们一些东西,例如香皂,肥皂,卫生纸,手套,工作鞋等。引水员,带缆工,电工,这些怎么也算是埃及的公职人员,还算好应付,最难办的就是上船的小商小贩了。这些人就像苍蝇一样,到了船上就到处乱窜,甲板上,走廊里,餐厅里,大台间,反正是无孔不入。虽然每次抵运河前,船长政委都会开会布置各部门锁好门窗,做好防范,但这些小商贩就像会打游击战一样你退他进,你进他退。有时我会想,每条船上配备几个中国城管,可能问题会迎刃而解吧(笑)
其实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小商小贩虽然难缠,给船上的治安带来隐患,但船员们可以吃到新鲜的水果,买到具有埃及特色的工艺品等。
苏伊士运河的小商贩好像就是冲着中国船来的,他们个个都会讲汉语,有的普通话甚至比船上的天南地北的同事讲的都好。还有甚者操着一口流利的东北方言,不看人咋一听还以为到了东北呢,这些人的生意相对就好多了,因为船上的一些老船员英语口语不行,虽然着急BUSINESS(贸易贸易),但是英语交流成了问题,所以老船员特别喜欢和那些中国通做点EXCHANGE(物品交换)。
过了苏伊士来到了亚历山大卸货,预计5天左右的停留时间,到之前几个年轻人就合计好了,准备去向往已久的金字塔去看看,这可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啊!我还清楚地记得我们一行6人是由当地的蓝天旅行社(blue sky travel society)带去的,每人费用26美元,很便宜吧?从亚历山大港口出发历时约五个小时抵达金字塔,途中游览了著名的尼罗河,开罗电视塔,开罗市图书馆,开罗市中心公园。因为目的性很强,就是要去金字塔,所以这几个景点我们是走马观花,匆匆照几张相纪念就走。(我那时还用傻瓜机,照片冲洗后放相册里,可惜没留底片)
都是年轻人,有共同的语言,一路欢歌笑语,不知不觉间到了金字塔。当时的心情真的是无法用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心里只有感叹,埃及古人的伟大。其实在那里看见的共有九座金字塔,横竖都是第三座,最有名的当然是大金字塔(Great pyramid)
以下是我百度的资料:
金字塔(Pyramids)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
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层的,因此又称作层级金字塔。这是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的“金”字,所以我们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设计的塔式陵墓是埃及历史上的第一座石质陵墓。
古埃及所有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这座大金字塔原高146.59米,经过几千年来的风吹雨打,顶端已经剥蚀了将近10米。在1889年巴黎建筑起埃菲尔铁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这座金字塔的底面呈正方形,每边长230多米,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
胡夫的金字塔,除了以其规模的巨大而令人惊叹以外,还以其高度的建筑技巧而得名。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粘着物,而是一块石头叠在另一块石头上面的。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已历时数千年,就算这样,人们也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所以能历数千年而不倒,这不能不说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另外,在大金字塔身的北侧离地面13米高处有一个用4块巨石砌成的三角形出入口。这个三角形用得很巧妙,因为如果不用三角形而用四边形,那么,一百多米高的金字塔本身的巨大压力将会把这个出入口压塌。而用三角形,就使那巨大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开了。在四千多年前对力学原理有这样的理解和运用,能有这样的构造,确实是十分了不起的。
历史记载,1789年拿破仑入侵埃及时,于当年7月21日在金字塔地区与土耳其和埃及军队发生了一次激战,战后他观察了胡夫金字塔。据说他对塔的规模之大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估算,如果把胡夫金字塔和与它相距不远的胡夫的儿子哈夫拉和孙子孟卡乌拉的金字塔的石块加在一起,可以砌一条三米高、一米厚的石墙沿着国界把整个法国围成一圈。
在四千多年前生产工具很落后的中古时代,埃及人是怎样采集、搬运数量如此之多,每块又如此之重的巨石垒成如此宏伟的大金字塔,真是十分难解的谜。
据了解,胡夫金字塔内目前包含着三个已知房间。“国王室”(其中的两根管道不是通风管,一根指向猎户星座,另一根指向北斗星)——里面有一具巨大的花岗岩石棺,人们认为它正是胡夫木乃伊的葬身之处。不过事实上,如今里面空空如也。在“国王室”底下,有一个略小的墓室,它被称做“王后室”,尽管科学家倾向于认为它并不是给王后安排的。此外,在金字塔地底下还有一间从没使用过的小地下室。
然而日前,两名法国业余埃及学考古学家在经过多年的现场考察后,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新见解∶在胡夫金字塔内“王后室”下面,还有另外一个至今不为人知的“神秘墓室”,该秘密墓室可能正是胡夫法老的最终葬身之所!如今,他们已经通过地面穿透雷达,探测到了通往该秘室的一条秘密走廊
尼罗河纵贯埃及南北,金字塔就在河的西岸,建立在一片沙漠之上,寸草不生。站在金字塔旁,放眼远望,满眼尽是土黄,心中不免有丝丝凄凉,陡然产生大漠孤烟魂的感觉。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河的东岸开罗市,却到处是郁郁葱葱,高大挺拨的叫不出名字的各种树。像极了我国的南方城市。
金字塔旁聚满了世界各地的游人,想必都是慕名而来吧。大金字塔当之无愧成为大家的参观首选,塔的四周有数匹骆驼供游人骑行体验,拍照留念(一美元转一圈,很便宜)
现在的我在想:是因为金字塔游人稀少还是配备的骆驼多?反正当时没有骆驼出现过劳死;不像我们刚刚过去的黄金周,骆驼没有瘦死却被累死!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了《一千零一夜》里说:“未见过开罗的人等于未见过世界,她的土地是黄金,她的尼罗河是奇迹,她的妇女就像天堂里长着黑色眼睛的圣女,她的房子就是宫殿,她的空气柔软得像芦荟木般香甜好闻令人喜悦。开罗怎能不是这样呢,因为她是世界的母亲。”
哈哈,果真如此的话,那么我真的是见过世界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