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购物,海员必去的有地方有,珍珠大厦,这是个综合性的商厦,里面啥都有,买电器一般去海洋电器,一些小物品一般去夫妻店(这是个有趣的名字,其实真实的名字都不记得了,因为是一对台湾夫妻开的小商店,去购物的船员就习惯性的称呼夫妻店了)不得不佩服新加坡人的商业头脑和精明,90年代初时,去到任何一家金店或者超市,门口迎宾的都会递给你免费的饮料,无论你是否在此购物。大家知道新加坡处于赤道附近,一年四季都很热,当我们汗流浃背的进到购物目的地,喝上透着丝丝凉气的免费饮料时,你就会有不在此店花点钱就不好意思的感觉,当然我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就是准备消费的。看看吧,不一会儿,大家就大包小包的买齐了想买的东西,打道回船,好让第二批赶紧下来。
再回来说一下船上的生活吧。那时候可真是枯燥乏味,这样说一点也不为过。没有电脑,没有网络,大家下班后业余生活就是看录像,打牌,看书,睡觉,聊天,喝酒等。录像机大概80后90后都不太清楚,在我们那时候可是和现在的VCD,DVD差不多。我不太喜欢打牌,所以下班后就会看录像,听音乐,船上的录像带都是公司给配备的,数量种类都很多,可是时间长了,就都看了好几遍了,就是这样翻来覆去得看。听音乐是自己买的随身听,上学时就羡慕同学有,可是100多块太奢侈。工作后终于在新加坡买了一台SONY的,喜欢的爱不释手,那时听得歌最多的是四大天王,其实至今还是喜欢那些老歌。在南京新街口还买了当时很时髦的走遍美国全套磁带和书籍,打算好好学英语,可是最终也没有把全套10盒磁带听完,还是没有毅力啊。
继续
船舶的状态按照避碰规则分为:锚泊,系岸,搁浅,在航。船员最喜欢的就是锚泊,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因为下锚后,相对来说值班比较轻松,海上的危险系数也下降,最重要的是可以钓鱼,对大多数船员来说,钓鱼是一项非常休闲的娱乐项目,可以说得天独厚。其实在每个锚地钓到的鱼也不一样。比如船员都知道,在西北澳,钓到的都是咕咕叫(船员起的名字,至今不知学名是什么呢,因为这种鱼钓上来,从鱼钩上摘下来,扔到甲板上就咕咕叫,因此得名)此鱼很容易上钩,但不好吃,刺多肉硬。记得一次傍晚,丹皮尔锚地,老木匠钓到一条鲨鱼,可是鱼线太细,根本拉不上来。还是水头(水手长)有办法,他让木匠轻轻把鲨鱼拉倒船舷边,他找来一根绳子,打好一个绳结,慢慢放下去,等鲨鱼几乎垂直身子立起来时,找机会把绳结套到鲨鱼尾巴上,慢慢向上用力拉,因为鲨鱼翅很大很硬,完全能经得起绳子的拉力,就这样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一条接近两米的鲨鱼被我们钓到了甲板上。钓到鲨鱼引来大家的欢呼雀跃,大家也有幸近距离的看到它的真面目呢!
在泰国大多锚地和印尼的部分锚地可以钓到鱿鱼。船员都知道,鱿鱼喜欢灯光,因此只能在晚上钓。鱿鱼钩也是专用的,一般都反光,也有船员兄弟自己做,缠上反光带,效果差不多。在陆地上的朋友很难吃到活的鱿鱼,对船员来说吃活的鱿鱼再正常不过了。刚刚钓上的鱿鱼,清理干净内脏,热开水一烫,蘸点生抽,味道那叫一个绝!
再次感谢各位的支持和跟帖,声明一下,在家闲着没事,网上梳理一下自己的工作生活,算作是对过去的总结吧。文笔有限,大家就当做是看故事。欢迎同行及各位天涯网友指点错误,本人保证所述都是亲身经历,照片都是本人所有。遗憾的是当初没有把傻瓜机拍的底片留存,还好现在早已入手单反相机,有机会把以前的135照片翻拍翻拍,拿来和大家分享
在加拿大的温哥华钓鱼,就幸运得多了,钓的最多的是螃蟹,哈哈,信吗?去过的都知道。因为温哥华是有名的粮食出口大港,桥南的锚地螃蟹最多,当然需要特制的工具,一般船到温哥华值钱,船上的能工巧匠就提前做好了钓螃蟹的笼子,下锚后只需在笼子里放上些吃剩的鸡骨头,猪下水,然后把笼子顺着船舷边放下去,不一会功夫去拉拉笼子,少则四五只,多则十几螃蟹就上来了,对,在温哥华钓螃蟹就是这么简单!
顺便提一下,同行们,温哥华的NO.5都不陌生吧?先卖个关子,后面会有提及
有了钓鱼,有了网螃蟹,还有换龙虾和大虾。
相信有过远洋生活的都知道,在国外锚地,港口,经常会和渔民交换东西,所谓的exchange,大家各取所需。印象最深的是在加纳和贝宁这两个西非国家,虽然总体上比较贫穷,可是却有很多龙虾。2005年在加纳只需两袋洗衣粉或者4块香皂就可以换一只一斤左右的龙虾,合适吧?当然还有在苏伊士运河交换物品就不胜枚举了,后面专门再续
再回来说船上的工作
上船先从实习生做起,自己还算幸运,甲板上跟着各位师傅敲锈,刷油漆大概三个月后就上驾驶台跟班实习了。其实每个驾驶实习生都盼望着早一天上驾驶台,因为那就是自己将要工作的地方啊。一般先是安排跟值大副班,即每天的0400--0800和1600--2000上班,其余是业余时间。说到这里,有必要讲一下船上的值班时间。航行时,大副班0400--0800和1600--2000,二副班0000--0400和1200--1600,三副班0800--1200,和2000--2400。锚泊和系泊时一般大副不值班,因为大副在码头期间负责装卸货,业务繁忙,国企有驾助代替;很多私企或者外派则没有驾助,码头值班就由二副,三副完成,一般是三副0600--1200和1800--2400,二副值0000-0600和1200--1800.三个驾驶员的分工是三副·负责消防救生;二副·负责图书资料;大副负责货物操作,也是甲板部的负责人。
记得当初刚上驾驶台值班时,真的啥也不懂。学校所学的和实践真的联系不起来。到了晚上看到远处星光点点的渔船,不禁感叹驾驶员真的很伟大,能在众多的渔船当中驾驶着万吨,甚至十几万吨远洋巨轮穿梭,真的是需要过硬的业务技术和心理素质。中国的沿海,尤其是舟山渔场,和成山头附近是比较难走的航运地段,渔船众多,并且渔民不遵守海上交通秩序,加上视线不好就更增加难度了
那时候船上的伙食还是不错的,中午,晚上都是三菜一汤,虽然汤一般都是绿豆汤,紫菜汤。对我们从农村出来的已经很不错了,我上船正赶上了好时候,就是偷偷的瞒着公司分所谓的水果费,实际上就是口中省出来的钱平分。还分一些福利,比如香皂,肥皂,卫生纸,乐口福(这个可能好多人不知道吧,其实就是一种粉状饮料,开水冲着喝),咖啡等。近几年薪水提高了,大多数船上还是约定俗成的分结余的伙食费,其实个人认为已经没有必要了,但还是有很多的普通船员看重这一块收入的
继续
还是第一条船,先跟大副值了一个星期的班后,又安排值二副班。由于自己老实谦虚,深得当时二副喜欢,一直跟二副值班四个月直到他休假,在这四个月我跟二副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航海知识。自己在以后的驾驶员生涯中也会主动的把自己所掌握的尽量传递给刚上船的的实习生,避免他们走弯路。其实个人觉得海上工作不需要什么太高的学历,只要你肯学,肯下功夫,肯联系实际就行,海上需要的实践经验要比理论强。二副班的好处是,靠泊期间下午4点下班后,没有特殊情况就可以下地了,可以玩到晚上11点左右回船,不影响接班就行。二副班的缺点是,晚上12点值班到凌晨4点,正是休息的好时候,如果睡眠不好,长期以往身体会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