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不知不觉来深圳已经八年了,回想起来真是往事如梦。曾经在关外某家著名的电子厂呆了六年,遇到了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男人们,开个帖子818,以纪念消逝的八年如花青春。

1.记忆中的流水线,那些零碎组装的青春

2000年10月的某一天,我提着重重的行旅走进了深圳宝安区的一家大型电子厂开始了我的打工生涯。一起进厂的还有六十多个和我一样的女孩,刚从学校走出,正处于十七八岁的青春年华,充满着朝气和幻想。从走进工厂的那一刻,我们的就失去了名字,在工厂,我们是人事部资料库里由一串串字符组成的工号;在这个全国最热闹繁华的城市里,我们和几百万的女孩一样,被冠上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打工妹。

打工妹是一个面目模糊的称呼,而且非常土气。现在来深圳打工的女孩子们已经非常时髦了,想必会对这个土气的称呼感到不服气,但是我没有不服气的资格,因为在当时我确实是一个衣着朴素,实心实眼又土头土脑的土姑娘。没吃过麦当劳没用过化装品,甚至连像样的衣服也没有,我来深圳打工的唯一目的就是挣钱,用广东话说就是:“揾食”,所以他们也管我们打工妹叫:“捞妹”。

好了,不扯那么远,还是说一说我在电子厂的事吧。这是一家从事电脑硬盘磁头来料加工的电子厂,主要的客户是韩国三星,美国西部数据,日本东芝等,本身也是一家日资企业。工厂很大,有四万多人,厂里有自办的厂报,各种文化娱乐设施也很齐全。去报到的第二天,一起来的六十多人便集中在一起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有:这个工厂的背景,厂方的各项人事规章,品质政策,ISO90001,ISO14001,ROSH,ESD以及电脑磁头的各种外观不良。

培训是严格的,每天都要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考核,没有达到八十分的,自动淘汰。这个情况下我们自然不敢偷奸耍滑。我们所学的都是一些比较表面的东西,但是因为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学起来还是很吃力的。好在我们学的都比较用心,每个人都拿着一个笔记本把资料详细抄下来背得滚瓜烂熟,所以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个电子厂的品质政策:全面管理,贯彻制度,提供客户需求的品质;全员参与,及时处理,以达成零缺点的目标。毛主席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我们的努力下每次考试都可以拿到八十分以上,一个星期后全部培训合格。

接下来就是分部门了。我们分五批被各个不同部门的文员分别领走,和我在同一批的十四个人被娇小清秀的部门文员领到第二栋三楼的一个巨大无尘车间的更衣室里。接着各个组长就出来挑人了。说是“挑”,一点都不差。我们一字排开,任凭那些组长们把我们从头看到脚,又从脚看到头,然后或果断或迟疑的把其中几个领到生产线上。不用说,当时我觉得非常屈辱,感觉就像摆到市场上被卖的牲口似的。但是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直到后来我做了组长后我才知道挑人对于一个生产基层管理者来说有多么的重要。因为在所有的生产要素当中,人是第一要素。不管是产量还是质量还是纪律还是生产改善,都是人在其中作用。所以几乎所有的组长都想找勤快、聪明、老实的下属,当然,这样的人也很难碰到,只要看起来不那么笨不那么懒,基本上也就行了。

我和一起进厂的高华丽、杨燕被一个大约二十五岁的组长领到一边,然后她自我介绍说她叫陈咏梅,已经进厂八年。她把车间吃饭上班时间给我们讲了一遍,又问我们有没有困难(主要是有没有钱吃饭)。虽然是例行公事的给我们讲,我们还是感到很高兴,刚才那些不快转眼就消了(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作为一个基层管理人员必备的收买人心惯用方法)。接着她手把手的教我们怎样穿无尘衣。

没有穿过一百级无尘室工衣的人肯定想象不到这个衣服是怎么回事,穿这个衣服也是讲次序的。总之我们戴上口罩和帽子,穿上工衣和无尘鞋,再套手套后站在镜子面前一瞧:乐了。因为通身下来只能看到一双眼睛,其它的全部严严实实的包裹住了。

首先请各位筒鞋们忽略此文的背景,因为所写的都是真人真事,又怕被各位大虾们人肉了,所以我在这里交待一下我所写电子厂是怎么一回事。

我打工的地方是在深圳黄田西乡,那个厂子很大,并且不是日资企业。之所以写厂子是做电脑硬盘磁头,是因为我碰巧我有个老乡在龙岗的日立存储工作,并且经常到她那里玩,所以对这行也有所了解。我所在的电子厂不敢写,怕写深了会触怒某些人,打起官司来就麻烦了。

没有穿过一百级无尘室工衣的人肯定想象不到这个衣服是怎么回事,穿这个衣服也是讲次序的。总之我们戴上口罩和帽子,穿上工衣和无尘鞋,再套手套后站在镜子面前一瞧:乐了。因为通身下来只能看到一双眼睛,其它的全部严严实实的包裹住了。

陈咏梅组长把我们引进车间产线,这个一个很大的无尘车间,有二十多条生产线。我们被带到其中的一条的组装线上,分别分到不同的工位,让老员工带着做事。我分到的工位是外观检查,也就是把前面工序所组装好的产品看一遍有无外观缺陷,然后再看一遍产品的条码是否与当前所生产的产品相符,一切OK后就出货给FQC。

高华丽和杨燕都分到在我前面的工序中,做得是装料和焊接。相对来说装料和焊接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工序,唯有外观检查才是最难的。首先,产品的条码变化很多,原因是每种原料都有两家以上的供应商,每一个供应商都有不同的代码,并且正常生产的和返修的产品代码双各不相同,如此一来,光是熟悉条码就得用不少的时间;其次,压力非常大,前面是十几道工序下来未经任何检验的产品,后面是抽样检验的FQC,稍有不慎把不良品漏过去了,轻则开重工单,重则开PDCS(制程异常联络单)。做过生产管理的人都应该知道那些单是什么东西,那是谁接到这种单谁就得倒霉的玩意。再次,做这个检查的工位是必须要考上岗证的,如果没有上岗证被稽核组查到了,我们的组长乃至主管都将不得安宁,必须写检查解释,并且要有课长和经理的签名。

跟带我的师傅于晶晶了解了这个信息后,我才知道我非常倒霉的分到了组装线上这个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工位上。但是那有什么办法呢?我实在没有勇气对和蔼的大姐陈组长提出换工序的要求,我不想一到产线就给她留下一个拈轻怕重的印象。那么就加把油干吧,别人能做的事我也一样能干,说不定陈组长就是认定我适合干这个才特别让我去做呢。

那段时间很用心的跟师傅于晶晶学怎样在最短的时间经最快的速度判断产品是否合格,缺陷是否可以返修,条码是否正确。然后到培训部连考了两遍总算把上岗证考到手。于晶晶告诉我,我算是上手比较快的了,有些人考证考五六遍才能过,就是她也考了三遍才把上岗证考到手。

上岗证拿到手后,总算是在工厂站稳了脚跟。三个月后我结束了试用期,成为厂里正式的员工,我的资位也从预不栓叙转为了不栓叙。

在深圳八年,一个电子厂打工妹亲历见闻实录(富士康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青桐叶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在深圳八年,一个电子厂打工妹亲历见闻实录(富士康的那些事)第1章

书籍
上一章
1/75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