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贵高原的气候非常干燥,来自天府之国的李永福自然是无法适应。刚刚下火车,他揉了揉鼻子,居然湿湿的,一看,才知道流鼻血了。正在搬运随身物品的老乡李自承见了,大笑道:“格老子的,人家是面流血,你娃子倒好,居然上面流血了。哈哈哈哈”
“没正经的,小心揍你瓜娃子。” 李永福边拿草纸擦鼻子,边踢了李自承一脚:“你娃子咋个不出鼻血咧?”
“我又不是女人,那像你那样弱不禁风的。”李自承打趣道。
“你娃子身体合格,老子也没走后门呀……”
“喂,喂,你两个狗入的在哆嗦什么?赶快收拾好物品,一个接一个排好队,到广场上等车。那个谁,怎么了?刚刚下车就负伤了,还打个屁的仗!”接兵干部在队伍前头朝这边大吼起来。李永福赶紧扔了草纸背起背包紧跑几步跟上队伍。
李永福认识这个干部,姓赵,山东人,是个连长,家访时正是赵连长去的他家。那天,赵连长在乡武装部部长、村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他家。他爹东挪西借好不容易摆了一桌酒,还叫来了村里威望最高的几个老人作陪,他爹知道,娃儿能不能吃上部队的大锅饭就在此一举。家里穷,哥几个都没上几年学,只有这一条出路了,不能轻易放过。
席间,赵连长夸夸其谈,其他人等随声附和,李永福自然也拿出全身力气百般讨好。酒过三巡,赵连长也喝高了,居然透露了此次招的兵将会开赴云南前线。众人倒吸一口凉气,李永福的娘更是哭得不成人样了。她内心非常的痛苦,她既想让儿子出去闯一下,能有个好前程,在农村,想要跳出大山,除了读书之外另一条路就是当兵,但她也清楚,村里人在背后说什么好子不当兵的,她压力很大。当听到儿子真的将要去云南前线打仗时,她又些舍不得了。尽管她有三个儿子,但那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呀。
赵连长倒也是爽快的人,对李永福非常满意。李永福他爹趁热打铁,将一袋花生递给了赵连长,赵连长死活不肯要。最后还是架不住李老头的热情,便说替李永福带到部队去吃。
想起这些,李永福心里非常难过,总是确得对不住自己父母。他是懂事的孩子,知道家里穷,尽管学习成绩非常好,但也只上到初一就辍学了,整日跟着父母侍弄那几亩薄地,勉强维持生计。一天,他爹笑眯眯回家对他说道,当兵去。李永福也是眼睛一亮,如果今后这这样子在农村能有什么好日子过?当兵确实是个好出路。于是他参加了体检,在那个紧张的年代,别人唯恐躺之不及,李永福自然是水到渠成。只是他的母亲有些伤心。
“永福,那个你鼻子没什么问题吧?这个很正常的,云南气候干燥,适应了就好了,要多喝水。”赵连长多前头走到李永福身边说道。
“没事的,身体好得很。”李永福亮了亮胳膊。
“哈哈哈哈。”赵连长笑完转身对后面的新兵说道:“以后流血是经常的,那炮弹就在头顶飞来飞去的,说不定那颗炮弹就会在你们身边爆炸。哈哈,那可不闹着玩的,是要死人的。”
新兵们倒吸一口凉气,坐火车和来到陌生大城市的新鲜感立马消失,好像死亡就在他们眼前一样,死一般寂静。(未完待续)
接上。
2.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生的那场战争,是距离现在最近一场战争,许多人记忆犹新,许多人因那场战争出人头地一飞冲天,更有许多人因那场战争失去了年轻的生命。经历战争的人无疑是幸运的,而能战争中幸存的人那更上天的恩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那场战争之后,痛苦的人几何?享福的人又有几何?时间证明了一切,也冲淡了一切。
李永福是幸运的,没有上战场去撕杀,而他自己则认为是不幸的,因为没有战争上的杀敌立功怎么能出人头地一飞冲天?尽管他几次三番的写请战信,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那场战争已接近尾声,连零星的枪声也不容易听到,还哪需要上什么战场?自然,李永福的盘算落空了。上不了战场一切都完了。
在连队,他没有什么特长,字写得鸡爪一样,与那些大城市来的同年兵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人家不但字写得好,文章写得好,还会一口英语,更会惹领导高兴,自然常常受到连队领导的表扬。而自己除了会干力气活之外,就是打得一手好枪法,虽然也会得到表扬,但有力气、枪法准上不了战场英雄无用武之地呀。人家城市兵可以考军校,成为未来的帝国军官。而自己呢,只能哪里来回到哪里去了。
每每想到这些,李永福内心非常痛苦与害怕。好在每个月有十几元的津贴费,加之部队管理尚不正规,于是他惹上了酒隐,一有时间便邀上老乡到烧烤摊上大喝特喝,一次次的麻丨醉丨自己。正是在那个时候,李永福认识了烧烤妹陈香枝。陈香枝是土生土长的云南大理白族姑娘,她身上仿佛有大理的风花雪月,非常漂亮。尤如李永福经常来她的摊子,加之李永福老乡的怂恿,自然就对李永福有了好感。李永福也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他知道自己想要在部队留下来非常难,但回老家既不好意又怕父母没面子,便想退伍之后就在大理落脚,于是他对陈香枝格外的讨好,久而久之,也赢得了她的芳心。
1992年10月1日,连队会餐,李永福喝了好多酒,之后,便又和几个老乡悄悄的溜出营门来到陈香枝的摊上继续喝,一口气又喝了几杯白酒,醉得一蹋糊涂,陈香枝见状心痛得不得了,便将他扶进自己的住所让其睡下。他老乡便也知趣地回营房了。
晚9点连队点名,连长点了几次“李永福”无人答应,他老乡这时候的酒被吓醒了,正想着点名后去通知李永福,却不料连长将他们老乡几个扣在电视房分别审问,自然被套出李永福底来。于是连长指示副连队一帮赶到烧烤摊上问陈香枝,有几个平日里对李永福有意见的班长更是借机报复,将烧烤摊砸了个底朝天。
当李永福清醒过来知道详细后操起菜刀向那几个班长砍去,无奈人家人多,李永福那是人家的对手?几下子便被他们缴了菜刀,押回了紧闭室,一关就是半个月。从那时起,李永福对他们恨之入骨。后来,便开始搜集他们的信息。(未完待续)
接上
3.一夜之间,李永福所在的部队由野战部队改为了武警部队。李永福为此高兴了好多天,因为他听说,之所以要把野战部队改为武警部队是针对台湾的。因为台湾是我们国家自己内部的事情,当然只能由武警部队来解决。既然要解决问题就少不了打仗,既然要打仗自然他李永福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留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