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就是在这个冬天,聂双林家被土改工作队划为贫农兼手工业者,这是小腊月的爷爷从村里开完会后回家说的。
小腊月的奶奶听后却说道:“咱家有那祖传的泥叫虎手艺,还有那一亩多的地,在村里也是个勤劳致富的人家,勤劳过日子,也算个有头有脸的户。咱家不贫困,别叫乡亲邻居们见笑,别让俺娘家人见笑。你快去跟上边说说,把咱那名头再往上提一提。真要是像你说的,还要发什么榜来公布,把咱那名头提了上来,到那时,咱脸上是不是也有光。双林他爹,你快去跟人家好好说说,我再去村里提一提,把咱那成分往上再抬点儿。快去,晚了就不赶趟了,双林他爹……”
于是,小腊月的奶奶自己拽着老头子跑了两三趟大村里划成分那屋,找到土改工作队的人,跟人家讲来讲去,总算磨了个中农回来。
只这小腊月奶奶找土改工作队讲啊磨啊,跑了好几次大村就怕不赶趟,争取回来的中农成分,让日后长大的小腊月,让那爱笑的小腊月尝到了酸、甜、苦、辣,人间冷暖。
冬、春、夏、秋。秋、冬、春、夏,小腊月长大了,九岁那年的秋天,她背上了奶奶给她缝制的小书包上学啦!
那天早上,小腊月早早地起来了,自己穿好了衣裤,洗了脸,坐在了镜前,娘给梳头并扎了两条一尺多长的小辫子。小腊月的头发生下来就乌黑乌黑的,娘又在小腊月梳好的两条辫梢上扎了两条红绸带,挽成了蝴蝶结。使身穿蓝花布裤、红花上衣、皮肤白皙、吹弹欲破,高鼻梁、大眼睛、长睫毛、双眼皮、鹅蛋脸的小腊月更加美丽、漂亮和俊俏。再加上小腊月自来笑的眼睛,皎洁的牙齿,娇滴滴的说话声,使人见了,如同见到了天上下来的小仙女,平地里增添了几分喜气。
平日里爷爷领她出去,使人见了禁不住逗问道:“小俊闺女,你是谁家的孩子?姓啥?”
“俺是老聂家的孩子。”
“你爹是谁?”
“俺爹叫聂双林。”小腊月娇嘀嘀地回答。
“那你爷爷叫啥?”
这时的小腊月总是仰着小脸看着爷爷,笑眯眯地答道:“爷爷叫聂继承!”
“哎!这小闺女真聪明!”问话的人手摸小腊月的头赞道。
本村本屯,知道聂双林家根底的人,每听到小腊月的回答,都禁不住摇头叹气:“哎,这孩子,可怜那!生下来就没见到她爹。”
奶奶和娘领她到村外办事或赶集,有的人看到小腊月那娇娇俊俏的样子,总也是那样问道。但听了小腊月的回答和知道了小腊月的身世后,都不免同情与宽慰道:“哎,也真是的,哪管晚走一天,就解放啦!兴许孩子她爹在那边混好了,就能回来。慢慢等吧,总有一天,她爹能够回来。看这小闺女长的,将来不能错啦!”
(待续)
(接上)梳洗好了的小腊月和娘到上屋吃完了饭,就被娘领着到离家五六里地的中心小学去报名考试啦。
看到俊俏的小腊月,考试的老师也是越发地喜欢眼前站着的小闺女。临到小腊月啦,小腊月跨前一步,弯腰给老师行了个礼:“老师好!”又规规矩矩地站在了老师面前,准备接受考试。
小腊月的礼貌,把个考试的老师喜欢得不得了,提笔做作记录,问道:“几岁啦?”
“老师,我九岁啦!”小腊月娇滴滴地回答。
“属什么?”
“老师,我属牛,腊月生的。”小腊月笑嘻嘻认真地回答老师的问话,并把自己几月生的一并说了出来。
考试的老师笑着点头:“你姓什么?”
“老师,我姓聂!”
“你爹爹叫什么名字,知道吗?”
“老师,俺爹叫聂双林,俺娘叫嫣红。”听到老师问爹爹的名字,小腊月索性把娘的名字也说了出来。
考试的女老师听了小腊月的回答,喜欢得一把把小腊月拉到了自己的跟前:“你叫什么名字?”
“老师,”站在老师跟前的小腊月,仍是立正,两臂垂直,把手放于双腿的两侧,答道,“我生在腊月,听娘说,是俺爹在信中给起的。”
“那你的大名呢?”
“大名?”小腊月听到老师问自己的大名,皱起了那弯弯的俏眉,摇了摇头。
“谁送你来的?”
“老师,是俺娘送俺来的。”
“你娘在哪?”
“俺娘在门外,老师!”
“你去把你娘叫来,老师有话要问你娘。”
小腊月向老师低头弯腰行了个礼,转身来到教室门外,看到与送孩子来考试上学的家长们在一起说话的娘,跑过去拽了一把娘:“娘,老师叫你。”
嫣红随女儿来到了老师的面前,嫣红也是毕恭毕敬地向老师行礼鞠躬道:“老师,您叫我?”
老师一见小腊月的娘这样,心中道:难怪小腊月,小小的年纪,如此地懂得礼貌。便道:“我是问你,腊月上学用的大名是叫什么?”
“孩子从出生到现在,一直就叫腊月,是她爹给起的。原先想,她爹回来给起个大名,上学、长大了好用。可她爹一直没有回来,就这么着到了上学的年龄,也只好用那小名吧,等她爹回来再改,就叫聂腊月吧!老师,您看中不?”腊月娘回答着老师的问话,并把女儿上学的大名说了出来,征求老师的意见。
“也好,就这么用吧,待她爹回来再给起个大名,暂时就叫聂腊月,我就给登记上了。”老师郑重地在新生登记表上,写下了“聂腊月”三个字。接下来,老师又道,“聂腊月,你给老师数数看看,从一开始。”
“好,老师,一、二、三、四、五……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七十八、七十九、八十……九十九、一百。”聂腊月认真地数了起来。
“好!停!”老师听到聂腊月数到了一百,就让停住啦。她知道这是个又聪明又懂事的孩子,并道,“聂腊月,九月一日,你就来上学吧,在隔壁的教室,一年一班。现在,你和你娘拿着这张表到教务处先把这一学年的学杂费交了,再把书领回去。”
“谢谢老师!”嫣红和女儿同时向考试的老师行礼,同时说道。
“去吧!你这孩子真懂事!”老师赞道。
秋去冬来,冬去春到,腊月背着书包到五六里地的学校,写字,读书。她是个聪慧的孩子,在刚升入三年级时,她的造句就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老师出的题是:用“如果……累”造句。第二天,腊月的笔记本出现在老师的面前,她的造句是:如果我长大了,帮娘多干些活,娘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累啦!
聂腊月的语文作业本,在三年级三个班里作为范本朗读,自豪的聂腊月放学回家后向娘报喜。聂腊月的成绩在班级里一直名列前茅,正如小腊月刚上学考试时一样,她没停顿,没打哏,就一口气数到了一百个数,如果考试的那位老师不打断她,她会数上一千还多。
正如她数数一样,一、二、三、四、五……耕地、播种、晒五谷。太阳升起又落下,落下又升起。小腊月一天天的长大了,转眼就要小学毕业考入中学了。
在这六年的学习中,聂腊月经历了太多太多,人生的大舞台,聂腊月刚上路,她就知道了舞步不是那么好走。娘为了补贴家用,把腊月早早地托付给了爷爷和奶奶。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