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马氏一生,一直很努力很用心的奋斗着。她没有背景,也没有很大的野心,只是希望能踏踏实实的自力更生过日子。马氏遇到事情,能理性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她积极想方设法帮助老公开创事业,但也有自己的底线,犹如杜拉拉不肯离开广州般,马氏也不肯离开自己家乡。马氏冷静而乖顺,回话聪明而对人性有洞察力,对人直觉而又挑剔,无心但却留守原则。马氏对姜子牙绝对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方案和要求、且细致耐心地掌管每一处细节,在脚踏实地的前提下,也颇有积极向上发展的野心。
老神棍姜子牙回首前尘,终于良心发现,知道自己生平最对不起的就是这位结发妻子马氏,于是才在最后设法给了马氏一个扫帚星的位子,也算是对马氏职场奋斗一生的肯定。
17、雷震子的身世之谜
昆仑山第三代门人中,雷震子的身份是最清楚的一个——西伯侯姬昌的螟蛉义子,但他的身世又是最不清楚的一个——姬昌从路边捡回来的。那么雷震子的真实身世究竟如何?今天就来为大家揭开这个谜团。
雷震子第一次出场,是在姬昌赶赴朝歌的途中。
第十回中,话说姬昌行至燕山,躲在茂林避雨,只见滂沱大雨一似瓢泼盆倾,下有半个时辰。姬伯分付众人:“仔细些,雷来了!”跟随众人大家说:“老爷吩咐,雷来了,仔细些!”话犹未了,一声响亮,霹雳交加,震动山河大地,崩倒华岳高山。众人大惊失色,都挤紧在一处。须臾云散雨收日色当空,众人方出得林子来。姬昌在马上浑身雨湿,叹曰:“雷过生光,将星出现。左右的,与我把将星寻来!”众人冷笑不止:“将星是谁?那里去找寻?”然而不敢违命, 只得四下里寻觅。众人正寻之间,只听得古墓旁边,像一孩子哭泣声响。众人向前一看,果是个孩子。众人曰:“想此古墓,焉得有这孩儿?必然古怪,想是将星。就将这婴孩抱来献与千岁看,何如?”众人果将这孩儿抱来,递与姬伯。姬伯看见好个孩子,面如桃蕊,眼有光华。姬昌大喜,想:“我该有百子,今止有九十九子,适才之数,该得此儿,正成百子之兆,真是美事。”命左右:“将此孩儿送往前村权养,待孤七载回来,带往西岐。久后,此子福分不浅。”
姬昌精通先天数,知道“雷过生光,将星出现”。前文我们解释过,老戏骨姬昌早有反意,因此才会外结苏护崇黑虎为援,内拜姜子牙为相。眼下有将星出现,他如何能平白错过?立刻命令手下四处寻找。这帮手下也挺给力,居然在一个古墓旁边找到了。老戏骨姬昌既得将星,想想要收为手下,保证将来对自己服服帖帖,最好的方法自然是收为义子,于是就认了螟蛉。殊不知此举正是中了他人之计。
姬昌纵马前行,登山过岭,赶过燕山。往前正走,不过一二十里,只见一道人,丰姿清秀,相貌稀奇,道家风味异常,宽袍大袖,那道人有飘然出世之表,向马前打稽首曰:“君侯,贫道稽首了。”姬昌慌忙下马答礼,言曰:“不才姬昌失礼了。请问道者为何到此?那座名山?甚么洞府?今见不才有何见谕?愿闻其详。”那道人答曰:“贫道是终南山玉柱洞炼气士云中子是也。方才雨过雷鸣,将星出现。贫道不辞千里而来,寻访将星。今睹尊颜,贫道幸甚!”姬昌听罢,命左右抱过此子付与道人。道人接过看曰:“将星,你这时候才出现!”云中子曰:“贤侯,贫道今将此儿带上终南,以为徒弟;俟贤侯回日,奉与贤侯。不知贤侯意下如何?”昌曰:“道者带去不妨,只是久后相会,以何名为证?”道人曰:“雷过现身,后会时以‘雷震’为名便了。”昌曰:“不才领教,请了。”云中子抱雷震子回终南而去。
半路杀出个云中子,收徒的过程与第十二回中太乙真人的表现没啥差别。
新生儿某某子以某种奇特的形式降生到人间,老爸抱着孩子正在惊疑不定,突然出现了某道人:哎呀,贫道是某某山某某洞某某人,这个孩子不如就给贫道做个徒弟吧,贫道再给他个名字,好,认徒仪式结束,就这样吧。
所不同的是,太乙真人把哪吒留在了陈塘关,为了放纵哪吒去闯祸;云中子把雷震子带上终南山,亲自调教。
这样一比较,问题就出来了。哪吒的前世灵珠子是太乙真人的徒弟,为了打造半仙之体才送下人间降生,类似的,雷震子与云中子之间是否也有相同的关系呢?
事实上,在本书中明明白白地给出了结论。答案就在云中子的徒弟金霞童子的身上。
18、首相商容的背水一战&亚相比干的浆糊一生
商朝满堂文武,上下数十位官员,忠贞奸佞,各有神采,其中四大重臣的描写尤为浓墨重笔,个性分明。
四重臣中首先登场亮相的是老首相商容。在第一回中,“帝乙游于御园,领众文武玩赏牡丹,因飞云阁塌了一梁,寿王托梁换柱,力大无比。因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赵启等上本立东宫,乃立季子寿王为太子。”纣王不过是老三,一下子跳过大哥微子启、二哥微子衍,直接做了国家储君,为日后登基铺平了道路。对纣王而言,商容、梅伯、赵启都是功臣,这莫大功劳不能忘记。但是商容从来没有居功过,或许在他心中为国家选储君乃是分内公事,理所当为。商容就好像这件事从没发生过一样,一直很谦冲平和地侍候君主。
帝乙老王归天后,纣王顺利当上君主,接手了先王留下的文武班子。其中最兢兢业业、大公无私、一心辅佐大业的,莫过于老首相商容。商容作为三世老臣,德高望重,行事沉稳,深得朝廷上下文武百官之心。闻太师能放心地前往北海出公差平叛乱,一去多年不回,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朝廷中有商容坐镇,料想纵然自己不在朝歌,也绝无大碍。
商容也确实没有辜负帝乙老王、闻太师、朝廷百官的期望,他一直很努力地辅佐纣王,教导纣王,循循善诱,殷殷教诲。奏请纣王去女娲宫降香的时候,商容开头自称“臣商容待罪宰相,执掌朝纲,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待罪宰相啊,自谦至此,完全照顾到少年君主纣王的面子。
在处理朝政大事上,商容也是极有原则,进退有据,一点也不含糊。纣王见了女娲圣像后,好色之心日渐茁壮,要广选天下美女,以充后宫,商容立刻好言劝阻:“臣愿陛下:进贤退不肖,修行仁义,通达道德,则和气贯于天下,自然民富财丰,天下太平,四海雍熙,与百姓共享无穷之福。况今北海干戈未息,正宜修其德,爱其民,惜其财费,重其使令,虽尧、舜不过如是,又何必区区选侍,然后为乐哉?”天下八百诸侯朝见天子,纣王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好,也是商容出主意解决了问题:“陛下止可宣四镇首领臣面君,采问民风土俗,淳庞浇兢,国治邦安,其余诸侯俱在午门外朝贺。”苏护献女进京后,纣王沉迷美色,旬月不朝,商容与梅伯等大臣商议,传执殿官鸣钟鼓请王升殿,又劝纣王勤政,“愿陛下留心邦本,痛改前辙,去谗远色,勤政恤民,则天心效顺,国富民丰,天下安康,四海受无穷之福矣。”
应该说商容的做法,一直都很王道很正统,如果纣王能从善如流,多听听商容的谏言,那么将商朝的统治继续维持下去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马上问题就来了,纣王听妲己之言,打算要杀杜元铣、梅伯。商容多次苦谏不从,于是摆出了欲擒故纵的背水阵——辞官。
17、雷震子的身世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