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妲己的表现基本上是称职的。她成功地把纣王从一代昏君转型为一代暴君,杀了无数忠臣,逼反黄飞虎,暴虐天下,使民不聊生。她知道自己的长处,将美貌这一武器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清楚自己的短处,于是勾结外官,依靠费仲定计害姜皇后。也知道团队协作的威力,和胡喜媚(九头雉鸡精)联手做了比干。还有情有义地将被姜子牙炼出原形的玉石琵琶精放在摘星楼上,采集天地灵气,吸收日月精华,五年后得以返本还元,化身王贵人,共享荣华。妲己作为卧底三妖组的组长,很好地领导这个小组完成了女娲交给的任务。
那么按照女娲事先给出的承诺,就应该给她们正果了,但是……,又是但是,女娲亲自出手,截下妲己三妖,交给姜子牙斩首。在第九十七回中双方对话是这样说的。
三妖泣告曰:“启禀娘娘得知,昔日是娘娘用招妖,招小妖去朝歌,潜入宫禁,迷惑纣王,使他不行正道,断送他天下。小畜奉命,百事逢迎,去其左右,令彼将天下断送;今已垂亡,正欲覆娘娘钧旨,不期被杨戬来追赶,路遇娘娘圣驾,尚望娘娘救护。娘娘反将小畜缚去,见姜子牙发落,不是娘娘出乎反乎了?望娘娘主裁。”
——对啊,我们三个按照领导你的要求干的,断送了纣王的天下,现在任务都干完了,领导要卸磨杀驴,这是出尔反尔了,领导你不仗义啊。
女娲娘娘曰:“我使你断送殷受天下,原是合上天气数:岂意你无端造孽,残贼生灵,荼毒忠烈,惨怪异常,大拂上天好生之德。今日你罪恶贯盈,理宜正法。”
——领导让你们去断送商朝,当时要求是不得残害众生,你们一口气杀了这么多人,叫领导怎么保你们?不要拖领导下水,认命了吧。
于是三妖俯伏,不敢声言。最后死于姜子牙之手,一命呜呼。
对于女娲来说,并没有做错。你们这三个下属不按照我的要求办事,搞死了这么多人,我都不知道怎么和三圣交代,你们还振振有词地和我辩解!有什么好辩解的,按规矩办。
对于妲己来说,也非常委屈。当时情势多危急啊,我先莫名其妙被人整成了重伤,又有大臣上书要治我,不反击能行么?这种你死我活的宫廷斗争能不死人么,你看看金枝欲孽就知道斗得有多厉害!以后纣王玩炮烙玩上了瘾我能控制得住么?我是妖啊,你不能用那么高的标准来要求啊!
可以看出,云中子献木剑这一事件,几乎是妲己三妖组命运的转折点。那么云中子为什么要主动地献木剑呢?他的出发点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将一些事件根据这一节点列个前后对照表,帮大家看得清楚些:
献木剑之前,妲己只迷君主不杀人;献木剑之后,妲己迷惑君主乱杀人。
献木剑之前,云中子只是个终南山的散仙,不列十二金仙;献木剑之后,云中子奉命送将星(雷震子)下凡,命雷震子助姬昌出五关,奉敕炼通天神火柱杀闻太师,终于在诛仙阵前与十二金仙一起列阵,排在慈航道人之前。
这下看明白了没有,献木剑之前,云中子还不入元始天尊的法眼,只是个不列十二金仙的小散仙;但是他这次果断出手,打乱了人间道的部署,迎合了阐教的利益,立下了绝对是让元始天尊刮目相看的功劳,终于摇身一变与十二金仙并肩。
女娲是人间道大领导轩辕的妹妹,自然向着人间,哪怕是派狐狸精卧底,也只是要求它们“惑乱君心”而已,并“不可残害众生”。她是爱惜人间的。但是这样势必拖慢任务完成的进度,而且如此以往反商大业势必理由不足。纣王不理朝政,没关系啊,有闻太师、首相商容、亚相比干、武成王黄飞虎一帮大臣处理朝政,比纣王亲政的结果还要好。历史上主昏于上而政清于下的例子并不少见。如果任由事件这样发展下去,说不定没个正当理由,造反这事儿就黄了。要知道,元始天尊一直密切关注着朝歌宫廷的情况,因此赤精子和广成子才能及时救出殷郊殷洪两兄弟,但是这时阐教并没有好办法改变这一现状,毕竟在三教仙首会议上的分工是很明确的,阐教只负责出人辅佐反纣,搅乱朝纲是人间道的事情。最最重要的,要填满365个封神榜的空位,如果人间杰出人物死得不多,多出一个空位,那就要用一个阐教截教的弟子去填,与其让自己门下去死,不如让人类去死。
就在这时,云中子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切,他以关心国家大事的名义,以一个普通炼气士的身份,很体贴地献了木剑,导演了妲己与朝中大臣的互斗,揭开了血腥的序幕。并因此获得了元始天尊的青睐。
领导最需要什么样的人?能帮领导解决问题的人啊。
之后云中子又完成了几件领导交给的任务。如太乙真人奉玉札送灵珠子下凡一般,云中子送雷震子下凡,又收其为徒加以栽培,命雷震子助姬昌出五关,成为反纣的骨干,奉元始天尊的敕令炼通天神火柱,绝龙岭送闻太师归天,又在诛仙阵、万仙阵中积极表现,不需要度杀戒的他依然放手大杀截教门人。这一件件,一桩桩,云中子可谓是认认真真,兢兢业业,没有任何的闪失,终于在元始天尊的默认下,草根炼气士云中子与十二金仙一起列阵,功德圆满。
史上最妖的卧底苏妲己,就这样从人间道的功臣变成了罪人。
普祥真人认为“封神上的名字,有的说法是重要岗位竞争上岗,部分岗位名单确定。咱比如说李天王没死,但后来也是神,再如三眼二郎。”以支持“不是死了才成神”的观点。
我已经说过,所有岗位和人选都是人死光后,仙首们坐下来给大家排排坐、分果果才定下的。
至于肉身成圣的问题,好吧,杨戬、李靖、金吒、木吒、哪吒、韦护、雷震子,这七位都是肉身成圣。本来这一部分的内容我还没有写到,既然问题已经提到这里了,荷叶混、西北望满月射天狼等几位也跟了帖,我就把这部分提到前面来写,顺便解释大家的问题,本周末会续贴,解释下到底如何才能当上神仙,敬请期待~~
继续开贴,今天是第五节
5、纣王:从迷走到暴走
要分析封神,不可避免要谈论纣王。作为贯穿全书、戏份最多的第一男猪脚,纣王身上花费的笔墨是最多的。
纣王,大名帝辛,本名受德,后世称商纣王,是商朝最后的一个君主,都于沫,改沫邑为朝歌(今淇县)。
纣王颇有勇力。《封神演义》中提到他“托梁换柱,力大无比”。《史记·殷本记》说“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荀子·非相篇》说帝辛“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在午门大战中,他以一人之力对战天下武将之首黄飞虎以及周纪、黄明三人,犹能全身而退。在午门二次大战中,以五十岁的状态,带领鲁仁杰等三个小弟迎战天下八百诸侯,被人围殴的情况下依然砍翻南伯侯鄂顺等26员将官。这实在是令人赞叹的武艺啊。
纣王聪明智慧。初见云中子时,两人语藏机锋,纣王对答如流,并不落下风。
纣王口才辨给。在和臣下的多次对话中,他才思敏捷,滔滔不绝。
纣王在即位之初称得上是英明君王,能分清是非,善纳忠言。第一回中商容请纣王去女娲宫中进香,纣王听了商容的解释后,“准卿奏章”;第二回中纣王想选400名美女,商容直言劝谏,纣王沉思之后,表示“卿言甚善,朕即免行”。
但是纣王是个不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