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第八军也成立较晚,直到抗战开始后的1938年才成立,但是第八军战将如云:郑洞国、陈明仁、何绍周、李弥、熊绶春……每一个的名头都是响当当的。

第八军的代表作是松山战役。抗战后期,国军在缅北滇西齐头并进,想要打通滇缅公路,滇缅公路如果打通,美援物质就能够源源不断地通过缅北滇西运往中国战场。要打通滇缅公路,必须拿下松山,而71军久攻不克,伤亡惨重,第八军临危受命,接替71军继续攻击。

71军也是一支响当当的部队,它下辖的87师和88师,是抗战初期仅有的三个德械师中的两个,他的军长是陈明仁,而陈明仁在当军长前,是第八军的师长。

看看,第十军、第八军、71军都很有渊源。

两个德械师为主力的71军都啃不动松山,可见松山这块骨头有多硬。松山交到了第八军手中,铁定了这是一场恶战。

第八军用爆破术,一寸一寸地接近日军把守的山头。可是松山异常陡峭,爆破术也难以发挥作用。一名参加过松山战役的老兵告诉我说,站在山下,向山顶上望,帽子都能掉下来。而且,越往山顶,山势越陡峭。

关键时刻,副军长李弥带着敢死队趁着夜色上去了,喊杀声直到天亮,李弥被人扶下山时,全身浴血,衣无完缕,只有眼仁是白色的。

后来,又经过三日激战,松山上的日军被全歼,而最后一名日军在临死前,烧毁了联队队旗,然后向第八军发起冲锋,被击毙。

日军的每一面联队队旗,都是天皇亲授,日军将队旗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如果队旗烧毁,此军队番号就从日军编制中永远取消。

第八军的传奇还在上演。

解放战争中,第八军在云南被解放军打败,残部2000余人退往缅甸金三角。就是这支残缺不全的部队,居然与缅甸政府军激战几十年,缅甸举全国之力,也无法消灭这支残存武装。

可见,第八军有多凶猛。

一名中国士兵蹲在惠通桥边,他的左面就是松山。这名士兵还是一个少年,他出于好玩,把伞柄绑在步枪上遮阳。

接下来说说52军。

在十大主力中,52军属于资历最老的军队之一,它的资历仅次于钢七军和18军。钢七军是李宗仁和白崇禧的起家部队,18军是陈诚的起家部队。

52军走出过一大批抗日名将:关麟征、刘玉章、张耀明、杜聿明……这些都是陕西人,陕西人很重乡土观念,意气相投就结拜兄弟,所以52军的将领是依靠拜把子兄弟而扭在一起的,上了战场为了兄弟而不惜性命。52军的将领都被人称为“陕西冷娃”,意思是说这些人打起仗来不要命,陕西方言叫“耍半斤”、“二杆子”。

52军的“二杆子”们除了凶悍,还有文化,他们一到驻地,就读书听课,书是军事书,课是军事课,他们看的听的都是怎么打仗。在当时以文盲为主的中国军队中,有这样一支有文化的军队,那战斗力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新一军为什么那么强?因为全军上下最低也是小学毕业,那时候的小学毕业生,比现在的研究生还稀罕。

现代战争和古代战争不一样,古代战争是靠力气,现在战争是靠脑子。

52军曾经和红军面对面交锋过两次,第一次是把红军名将旷继勋的红25军打得仅剩数人,旷继勋缒城而走。旷继勋没有死在这次战役中,却死在了红军内部的肃反中。第二次是长征结束后,在山西,52军堵住了红军东进的去路,仅用一万人,让已经东渡黄河的两万红军被迫西返,后来,红军东进不成,只得西征,结果,四万红军的性命丢在了马家军的铁蹄下。

内战无义师。中国人打中国人,只会让后人寒心。一代军神刘伯承就曾经说过:我每天夜晚梦见老妈妈流着眼泪向我要儿子,死在战场上的可都是我们中国男儿啊。刘伯承的原话记不清楚了,但大意是这样。那些至今还在吹嘘内战的人,应该好好想想军神的这句话。

52军对阵日军,战果同样惊人。

52军是中国第一批参加对日作战的部队,1933年,在长城古北口,52军抗击日军长达70天;后来,在台儿庄,在长沙会战中,52军都作为主力军使用;第一次缅甸战役失败后,52军急赴滇南,和兄弟部队阻击日军达四年之久,日军始终无法渡过怒江一步,直到滇西会战开始,终将日军赶出了云南。

抗战结束后,52军开往越南,接受日军投降。这是中国自有历史以来,第一次在国境之外,以战胜国的名义,接受侵略国家的投降。二战胜利后,全世界仅有三个国家在境外接受投降,其中一个就是中国,另外两个是美国和苏联。

抗战,让中国完全跨入了世界强国之列,成为了世界上所有人都不敢小视的国家。什么东洋西洋,什么八国联军,统统都一去不复返了。

有两件真实的事例,可以充分说明52军的战斗力有多强。

长城古北口战役的时候,52军奉命撤退,但是有一个班的七名战士没有接到命令,就在一座山头上死守,日军集中兵力猛攻,遗尸百具,才占领了山头,一检查,发现居然只有七名中国士兵的遗体。后来,日军将这七名战士的遗骨收殓安葬,砍树做碑,上书:“支那七勇士之墓”。

还有一个事例发生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52军一名重机枪射手把守一条河流,阻击日军,一根筋的日本人明知道桥上过不去,可是偏偏要过去,他们被武士道冲昏了头脑,结果,日军在桥头桥上留下了500具尸体,而这名重机枪手却仅负轻伤,全身而退。这件事情确实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但是,它却真实地登载在当时全国所有的报刊上。

这两件事情,无论如何也应该载入历史教科书中。

52军被很多人称为“抗日第六大主力”,绝对是实至名归。

这是后代的人们为古北口抗战中壮烈殉国的52军某班七勇士修建的纪念碑。我曾经看到过一张日军拍摄的照片,照片上是几名日军指挥官面对坟墓和木头做成的墓碑,上面写着“支那七勇士之墓”。如果谁能够找到这张照片,请发上来。

正面战场上的第六名到第十名,个个都是硬手,日军在他们手中都没有讨到便宜,那么,人们传说中的“抗战五大主力”,他们的战功又如何?

第五名一般认为是新六军,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新六军是十大主力中的小弟,它建制的时间最晚。当其他九大主力在战场上杀敌建功,威风八面的时候,新六军的奠基人廖耀湘还在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和新一军军长孙立人手下打零工。

新六军里也走出了一批享誉抗日战场的名将,廖耀湘、龙天武、潘裕昆、李涛……都是湖南人。湘军打仗和桂军一样厉害,自古就有“无湘不成军”的说法。

廖耀湘是黄埔六期,因为在黄埔军校成绩特别优异,蒋介石亲自点将,派他去拿破仑开办的,欧洲最有名的圣西尔军校留学,在法国,廖耀湘又以第一名的成绩从这座学校毕业,回国后任教导总队连长,教导总队,当时全副德械装备。

南京保卫战中,教导总队被打散,廖耀湘藏身在南京栖霞寺中,躲过一劫。当年,栖霞寺的方丈与日军指挥官艰苦交涉,通过一己之力,保护了24000名难民,其中就包括廖耀湘。

廖耀湘逃出南京后,只身来到武汉归队,担任当时中国唯一的机械化师200师的参谋长,参加了桂南会战,取得了昆仑关大捷,后中国的机械化部队由师扩编为军,这就是第五军,廖耀湘担任第五军新编22师师长。

接着,廖耀湘跟随第五军开赴缅甸战场。

天下第一军》小说在线阅读_第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李幺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天下第一军第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