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甭管众茶商是如何议论,万茶大会依然继续进行,黄山毛峰之后,可就快轮到兰雪茶了。

“郝兄、刘兄弟,你们稍坐,我去准备准备。”古允源表面上看去安之若素,可心里也不免有些紧张。他走到后花园的西角门,见古允文已经等在那里。

“都准备好了?”古允源问道。

“嗯。”古允文点点头,他已经紧张得有些说不出话。

“别慌,就算不能博个满堂彩,也不过无损无益罢了。”古允源这话与其说是安慰弟弟,倒不如说是给自己听。

门口的管事已经在叫了,“徽州的古允源。”

“在。”古允源答应一声,向弟弟一示意,率先走向高台。

“各位,在下是徽州茶商古允源,今日来此盛会,献上的是一味新茶,茶名‘兰雪’,乃是制茶大师闵老子依古法制成的得意之作,还望各位指教。”

古允源话说的虽然客气,怎奈此时台下的诸位茶商都在担心一旦京商夺了“天下第一茶”之后,自己的生意难做,故此心气不好,一听“兰雪茶”,没听过,不免有些人出言讽刺。

“呸,今儿什么日子啊,怎么猫啊狗啊都跑出来了。”

“嘿嘿,无名小卒也敢跑出来亮相,真是不怕丢份啊。”

“白费时辰,老子正好撒泡尿去。”

七嘴八舌这一说,刘黑塔可气坏了,要不是郝师爷死命拉着他,他非站起来挥拳头不可。

花厅里的李万堂听到徽州古允源这个名字,微微一怔,转过头看了看侍立在旁的李安。

李安连忙凑到他的耳边,低声道:“我见老爷这几日太忙,就没跟您回,这古允源因为天下大赦的缘故已经被放了出来,恰好就赶上了万茶大会。”

李万堂不动声色地点点头,一双眼睛紧顶着古允源不放,似乎想在他脸上找出某个人的影子。李钦此时也在王府后花园里看热闹,他听“母亲”说过,古允源的父亲便是死在李家手中,而且生前与李万堂还有一段交情,此刻看“父亲”的神态,此言倒是不虚。

“来。”古允源不管众茶商如何讽刺,始终面色如恒,自报家门之后,冲着台下一摆手,就见四个彪形大汉从台下费力地搬上来一座“山”,将它放在台上正中央,然后转身退了下去。

茶商们本来还在出言讥讽,一看这架势,都是一愣,顿时收了声,再仔细一瞧,原来那不是“山”,而是一个特大号的花盆。

这花盆大极了,四四方方,每一边都比成年人双臂张开还要长,放在台上,比京城有名的饭馆“天然居”里最大的那张方桌还要大上整整一圈。

花盆里可不是空无一物,而是栽着一棵树。

一棵枝叶茂盛的茶树!

在场众人都是干这一行买卖的,对茶树可不陌生,可偏偏就瞧不出这茶树是什么种。

再看古允源,又是一拱手:“各位商界同仁,在下千里迢迢来到京城,能与诸位相会于此,可称缘分。请容我借此树上的兰雪茶,敬各位一杯。”

他这一说,众人更糊涂了。从没听说从树上现摘茶叶泡茶的。没经过炒青干燥,就这么把嫩绿叶子薅下来,往杯子放,拿热水冲,那能喝吗?

“这小子怕是失心疯了吧?”高奎一语引来众人哄笑。

李万堂微皱着眉,看着古允源,他也不明白古允源要做什么,但却知道这劲气内敛的年轻人绝不是莽撞之辈。

古允源对众人的哄笑恍如未闻,举起手拍了三下巴掌,就见从台下又上来四个人。

这四个居然是女人,身上穿着采茶女的衣服,头戴斗笠,斗笠四周有纱遮面。

等这四个女子围着那大花盆,东西南北按四个角站好了,古允源冲着她们点了一下头,几个人同时将斗笠上的面纱向上一抬,露出脸来。

这下子可不得了,别说众位茶商,园门处的守卫,奔走伺候的仆人、还有假山上凉亭中的三位评判,人人是呆如木鸡。

就连花厅中的李万堂和醇郡王,大惊之下都不禁站起身来。

纱巾之下并非如满堂宾客所想的那样是江南女子的如水面容,却反而是高鼻深目、金发碧眼的“怪面孔”。

竟是四个青春妙龄的洋婆儿!

其时中国与外洋通商已久,英、法、美、俄诸夷的使馆也都开在了玉河桥旁的东江米巷,但普通百姓毕竟很少能见到洋人,至于洋女子那就更稀奇了。茶商们纷纷站起身,眼睛紧盯着台上,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这,这是怎么回事!洋人怎么跑到我府上了?”醇郡王大惊之下复又大怒,他与外号“鬼子六”的恭亲王相反,最是憎恶洋人,府里连个带“洋”字的东西都不许有,更别提让洋人进来了。这一下可倒好,一下进来四个,还都是女人,醇郡王只觉得又晦气又愤怒,立时便要下令将其逐出府去。

李西席连忙走近了道:“王爷千万别动怒,洋人可是得罪不得。您忘了先帝爷是为什么驾崩的了?”

“那、那,唉!”醇郡王气得坐下重重一拍桌子。

这时候,台上已经在展示茶艺了,这套茶艺可真是新鲜,居然是从采茶开始。四个小洋婆扭动蛮腰,按照事先学会的动作,拈指从茶树上采摘茶叶,放入另一只手里拿着的小斗内,就见她们袅袅娜娜,学足了采茶女的风姿,引得台下的众人啧啧称奇。

更奇的是,她们从茶树上采下来的,居然不是青青的叶片,而是细细的、已经炒青捻制好的茶叶。

“这变的是什么戏法?”有人看不明白,索性大着胆子凑近了看。这才发现原来这株茶树上被人用极高超、极巧妙的园艺功夫进行了嫁接,将制好的茶叶接到绿叶之下。采茶的小洋婆看似是摘叶子,其实将手指伸到叶片之下,将嫁接好的茶叶取了下来。

“哟,是谁这么大本事啊,竟有这等巧夺天工的手艺。”人们无不惊叹。

一旁的郝师爷却是心知肚明。他受了古允源的嘱托,去找京城里最有名气的园艺匠人,细打听之下,知道手艺最好的那一位,便是专给王府拾掇园子的园艺大师卓三三。

古允源要郝师爷“三顾茅庐”,结果郝师爷跑了整整五趟,还托了京里的熟人来求,这才算是请到了卓大师帮忙。茶树是卓大师自家园子里栽的北方异种,又略加修剪,更无人能看出本来面目。也多亏了卓三三的妙手,这死茶叶藏在活茶叶之下,看上去居然毫无破绽。

至于那四个小洋婆当然是林荣富那边找来的了。他原本以为此事极难,却不料到了英国人的使馆,找了个厨房里的帮佣,一吐露来意,居然有七、八个使女争着想要得此兼差。

外国的使女就是中国的丫鬟,都是下人身份,远渡重洋来此伺候公使、参赞与他们的贵夫人,并不觉得自己身份贵重。而且洋人没有男女大防的观念,对于抛头露面不以为意,又是唯利是图的性子,只要有钱赚,并不在乎是被本国人使唤,还是被中国人雇用,结果林荣富轻轻松松地回来交了差。

古允源便在钱市胡同的那处小宅子里,教这四个洋女人采茶、奉茶,尽管双方语言不通,幸好也不是什么艰深的技艺,用不几日,便都演练得滚瓜烂熟了。

艳福、财运超越胡雪岩--清末的徽州商王》小说在线阅读_第9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伊尓根觉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艳福、财运超越胡雪岩--清末的徽州商王第9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