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怎么办?是就此退回去,还是继续找?古允源飞快地转着脑子,其实不用多想就知道,要是找不到刘黑塔,或是被别人撞见他,那就是不得了的罪名。

非但要找而且要快,古允源急匆匆顺着左边的小胡同追了下去。

往前走了大约四十多步,右手边墙上又是一个月亮门,往里一望,里面居然还是一个园子,古允源以为刘黑塔必是跑到这里寻“方便”,便也一步迈了进去。这座园子是仿江南园林而建,园中散落着几块“瘦、漏、透”的太湖奇石,墙边栽着一圈木芙蓉,回廊围绕,斗角飞檐,园子正中有个碧波荡漾的池塘。

因为被树木和怪石遮了眼,古允源转过来走到池塘的边上才看到,原来岸边还有一座石拱桥连着湖心小岛,岛上有一座精巧的凉亭。

就在此时,古允源已经悚然发觉岛上的亭子里有人,而且是个女人!

他可不知道,这里其实是王府大福晋后房的小花园,是福晋早晚纳凉解闷的地方。虽然古允源不知道这是什么所在,但一见有女眷,立时就转过身,想要抽身而退。

“站住!”亭中的女人开了口,语气中竟有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这位旗装女子非是旁人,正是当今同治小皇爷的生母--慈禧太后!

她今儿一早由安德海陪着,悄悄来到了醇郡王府,又由她的妹妹--王府的大福晋悄悄接进府中叙话。这件事做得保密之极,连醇郡王都不知道圣母皇太后来到了自己府上。

姊妹二人已有些日子不见,就在小花园里聊天,聊的不止家常,还有些宗室里的秘闻,故此身边只留安德海伺候,嘱咐旁人一律不得进园子。

大福晋因为乍闻太后驾到,一时忙乱,出了些汗,在亭子里又受了风,偏头痛的老毛病犯了,疼得厉害,忍了一会儿实在忍不住,慈禧心疼妹妹,便让安德海扶着大福晋进房服药。

大福晋一去,园子里除了慈禧之外一个人也没有,偏就是在这功夫儿,古允源匆匆忙忙地闯了进来。

慈禧见一个陌生男子满面惶急地走了进来四下张望,开始的时候心中不解,但很快就看出来,这人肯定不是王府中人,再一想,明白了几分,心中好笑,便问道:“你可是来此参加万茶大会的茶商。”

“正是。”既然人家问话,古允源就不能不答了,见这女子容颜俏丽,又是和颜悦色,悬着的心放下一半,“在下不熟悉道路,误闯后宅,还望小姐见谅。”

“你,你叫我什么?”慈禧一怔。

“您……难道不是王府的千金么?”古允源见她服色华贵,气度从容,年纪又轻,还以为是王府的格格在园中游玩。

其实慈禧年纪不算轻了,她是道光十五年生人,算到今年已经二十有八了。可是她保养得法,每天早晨起来,先由小太监用和田羊脂白玉籽料做成的玉棒在脸上、颈上滚三百下,随后牛奶净面,百花入浴,还要服食一种太医院用紫苏、牛樟芝、月见草等药材依古法蜜炼而成的丸药,称之为“不老丸”。

故此,别看慈禧是望三十的人了,肌肤依然娇嫩如玉,吹弹得破,望之如同十八岁的少女,也难怪古允源会误认了。

慈禧心中高兴,以往她梳妆打扮之后,太监宫女都齐声夸赞,可那一百声也比不上这素不相识的人无意中的一语。

这一高兴,慈禧忍不住就要多问两句,便接着道:“你是从安徽来的?”

古允源微微一愣,不知道这位小姐是如何得知自己的来历。

其实慈禧对安徽口音是再熟悉不过了,她的父亲惠征当年做过的最后一任官儿,就是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员。慈禧随父上任,在安徽整整住了两年之久,而这两年恰好是慈禧少女时代最后的自由时光,此后她就被选入宫中。所以在安徽的日子对于慈禧来说是段很好的回忆,一听古允源是安徽茶商,人又是长身鹤立,英气勃勃,心中顿时便有好感。

“你叫什么名字?”

“寒贱之名,不敢有污小姐清听。”

“是我问你的,怕什么?”

“是,在下古允源。”

“哦。”慈禧点了点头,别人在他面前都是跪着回话,一脸的奴才相,现在碰上个不知自己身份的男人,她倒是觉得蛮有趣,“听说后花园里现在热闹得很,你给我讲讲。”

古允源心里急得如同火上房,哪有心思陪她闲唠,可又不敢得罪,心不在焉地讲了几句,救星终于到了。

这救星也不是别人。大福晋服了药,头痛稍缓,不敢怠慢就让安德海又扶着她走了回来。两个人走到园门口,一听里面有人说话,再一瞧一个陌生男子正与慈禧太后站着面对面讲话,两个人当时就吓楞了。

“这,这可怎么好?”大福晋吓得是魂不附体,这要是太后在自己府上有了什么闪失,别看是王爷,照样是是满门抄斩的罪名。

安德海开头也慌了神,但他是机灵鬼,很快就看出情形不坏,因为太后脸上始终挂着笑容,这可是难得。他知道这时候贸然进去,扫了太后的兴,非触霉头不可,于是轻轻对大福晋摇了摇头。

古允源嘴上说着话,其实心思在别处,眼角余光一扫,发觉园门那儿来了人,他的眼光看过去,慈禧也跟着发觉了,见自己的妹子目不转睛地看向这边,脸上不由得一红。

“好了,你下去吧。”她对古允源道。

古允源巴不得她说这句话,抱拳一揖,转身就走。他可不敢再找了,心想真没法找了,再找下去非把满王府的人都惊动了,刘黑塔呀刘黑塔,你不出事便罢,出了事,大家一块等着掉脑袋吧。

这么想着,他顺着原路快步又回了后花园。等进了后花园往座中一看,古允源气得鼻子都歪了,就见刘黑塔坐在椅子上正打盹呢。

“你去哪了?”古允源推醒刘黑塔,恨得咬牙问道。

“就转了个弯,撒了泡尿就回来了。”刘黑塔睡得迷迷瞪瞪。

古允源知道是自己追错了路,郝师爷凑过来问道:“怎么了?”

古允源无可奈何地摆摆手,忽然注目场中。不止他注意,别的茶商也是精神一振。

洞庭商帮的碧螺春上场了!

碧螺春成名于一百多年前的康熙朝,自从康熙爷将“吓煞人香”改名为“碧螺春”之后,太湖洞庭东山的碧螺峰就成了御封茶地,每年石壁上产的上好野茶全数进贡大内。寻常人家能尝到的碧螺春其实并非无双上品,但即便如此,碧螺春的茶香依旧是有口皆碑。

自打洞庭商帮取得了碧螺春的商权,几十年来赚的是盆满钵满,靠的就是这“天下第一”的口碑。如今朝廷要办万茶大会,正是将“口碑”换成“金字招牌”的大好时机,想不到京商斜刺里杀出来要虎口夺食,洞庭商帮岂肯拱手相让,所以大家都憋着劲儿想看他们如何出招应对。

要说洞庭商帮也真是下足了功夫。别家的茶艺都是故老相传,一代代流传下来的,只有他们此次为了这万茶大会,特别自制了一套茶艺,名为“四季天香”。

“春螺亮碧、夏霖飞澈,秋池涨雨,冬雪飘扬”,“四季天香”到了最后一步,就见杯中云雾升腾,茶叶隐翠盘螺、白毫密披,如雪花般纷纷扬扬飘落杯中,稍一停滞即刻下降,白毫舒展,银光烁烁,煞是好看。

明眼人一看就看出来了,这套茶艺其实是将各家茶艺融会贯通,但编这套茶艺的人绝对是高手,取的都是各家的长处,再稍加变化,每一个步骤间转换自然流畅,集众家之大成而又有所创新,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冲泡的火候也掌握得纹丝不差。

众茶商端杯在手,细品之下都是不住点头,心想这一套茶艺加上茶香可算是无懈可击,就看京商拿什么来夺天下第一了,要是没有真本事,硬是靠王爷一张口来封,不仅无法服众,反而会成笑柄。

艳福、财运超越胡雪岩--清末的徽州商王》小说在线阅读_第9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伊尓根觉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艳福、财运超越胡雪岩--清末的徽州商王第9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