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2 合伙开快餐店

我是1986年5月底的一天出具边防证,在武警兄弟的搜身查验中进入樟木头市的。那个时候,那个在南方划了一个圈的老人还没有南巡,还没有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号召发布,到樟木头去的人还不多,更没有达到风起云涌的地步。

八十年代,去樟木头控制得非常严格,身份证没有普及,但赴边证必不可少,而且像出国一样需经苛刻的审批。我从部队回来,受邀参加县里严打中执行死刑犯的枪决时,向严打办的领导提出了这一要求,才获准拿到了赴边证。

我刚到樟木头时,搭帮一个老乡的介绍,在市政府机关幼儿园里当了一名保安,而且一干就是四年。这四年,我大门不出,兢兢业业为孩子们保驾护航,其中三年受到幼儿园的表彰。

当保安,责任尽管重大,但工作也最清闲。在清闲的工作中,我的最大爱好就是看报纸,听收音机。

1986年,正是樟木头转型的第一年,我见证了这个城市许多的全国第一。

比如,樟木头市一把手易主;比如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股份制企业相继成立,率先在全国搞股份制改革试点;比如华侨城首期工程全面动工;比如梧桐山隧道贯通,隧道长达二千多米,为国内当时最长、最现代化的公路隧道;比如最激动人心是全国第四届“力士杯”健美大赛的女运动员,首次穿上“比基尼”走上了舞台。我作为男人,那个时候能看到你们女孩子不穿衣裤,在台上光鲜地暴露,简直让我血脉喷张。

我那个时候,还为工作、生活在这里而感恩,虽然现在也感恩,但现在没有了当时那么多的激动,更没有觉得这里一切都是美好。甚至,我认为,发展越快的城市,越掩藏着罪恶。

好了,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1990年过完春节,陈江雄,我的穿开裆裤长大的兄弟终于忍不住樟木头的诱惑,背着个行李包到樟木头来投奔我。陈江雄来的时候,办了边防证,也有了身份证。我们的身份证都是1988年办理的。我春节没有回老家,陈江雄把身份证帮我带到樟木头。

陈江雄要我介绍他也去做个保安。我说做保安没出路,也没有出息,我自己都要抽身出来,不如我们一起到某个工业区租个场地开盒饭快餐店。

陈江雄向来比较听我的话,尤其是我当了几年兵以后。当然,另一方面,我当了几年保安,虽然工资很低,但还是积存了几千块钱,有能力开成快餐店。

我是个行动派,说干就干,门面看好了,只差租下来去买炊具、设备和桌凳了,但我感觉两个大男人炒菜做饭始终受掣肘,应该邀个女伙计加入。陈江雄刚结婚,也刚做爸爸,老婆在家带孩子来不了;罗伟松的老婆倒是去年就来到了樟木头,但带着两个孩子也没时间。最后,还是陈江雄熟悉老家,说罗伟松的姐姐罗敏儿又没教书了,正无事可做。她以前来过樟木头,在工厂做得好好的,是村里的领导叫她回去继续代课当老师。她或许有教师情节,又回去了。可教了几年,还是没有人真正帮助她转正,又再一次被人代替,再一次失业。

我说这样的话,马上打电话。我对罗敏儿有好感,那年她在工厂上班的时候,帮工厂到樟木头收容所取人。我那时身无分文,眼看着就要送清远去捶石头,是罗敏儿发现了我,抵掉身上的戒指,用400元捞了我。讲起来,她是我的救命恩人哪!

罗敏儿听说是我李霖为头开快餐店,也乐意合作。她是一个为人豪爽、办事干练的女子,她的加盟无疑锦上添花。这样,我们的快餐店就紧锣密鼓地开业了。我们的工作分配是,我为头,罗敏儿主厨,陈江雄买菜。当然,我不是当甩手老板,我必须联络附近工厂的业务。我因为在樟木头有了几年,已经完全可以用粤语来跟本地人交流,诸如“冰咯”、“丢你老母”之类的话都能驾轻就熟、随口就来。因此,我来负责外勤是第一人选,甚至,刚开始,那采购蔬菜的工作都是我带着陈江雄去的。

快餐店开了三个月,生意异常火爆。樟木头市是非洲草原,在樟木头市活动的人们,几乎都是迁徙的角马,流动性百分百,因此中午吃快餐的也百分百,晚上吃快餐的没有百分百,也有百分之五六十。生意一好,我们三个就忙得每天像兔子下山,连滚带爬。后来在我的提议下,罗敏儿动员她在家作田的的老公前来帮忙,也顺便解决了他们夫妻两个牛郎织女般的生活。论说,陈江雄夫妻两个也是处在银河系的两边的,但陈江雄是男人,真忍不住了,可以去夜店里坐。当然,主要还是因为陈江雄老婆的孩子还小,老婆不方便来,而罗敏儿的儿子已经五六岁了,交给爷爷奶奶带没一点问题。

不测风云就出在罗敏儿的老公到来之后。

罗敏儿的老公姓邱,叫邱冬瓜,脑袋大,是做厨子的料。为人没什么追求,抽烟喝酒打牌,尤其是喝酒,样样会。罗敏儿做他的老婆,真的有点委屈。但邱冬瓜对罗敏儿出奇的好,只要罗敏儿允许他工作之余喝酒打牌,他什么都听老婆的。

因为人性格好,又待罗敏儿好,我就称邱冬瓜为冬瓜姐夫。

冬瓜姐夫做了厨子,采买任务就交给了罗敏儿,陈江雄这时转为专门看店、招待客人,我呢?照常跑外联络大宗外卖业务。

邱冬瓜来樟木头的半年后,就是年底。这样一算,我们的快餐店也开了一年了,大家都赚了点,每个月各自能分到四五千,对我们来说,是发小财了。卖盒饭不需要增加固定投资,也无需成本折旧。我们每个月算账,每个月分钱,除了一万块的流动资金不动外,其他一分不留分下去。当然,这一万块留在我的账上,大家也都没意见,毕竟我是首先倡议者,是店子的元老之元老。

我那时买了两个车,一个是自行车,外出专门联系业务用的,一个是三轮车,是每天送快餐用的。我这三轮车,和部队的边三轮没得比,不可同日而语,边三轮是摩托式的,而这三轮车是脚踩的。每天中午脚踩三轮车送快餐,我必须跟着。我之所以跟着,是因为总有人欺负不会讲粤语的他们。当然,除了不会讲粤语外,还有其他的麻烦事,比如那戴红袖章的联防队员,就喜欢也很容易找他们的茬,但假如我在,他们就不敢。倒不是我脸上写着“王”字,而是毕竟在樟木头这里做保安做了几年,有不少联防队员认识我,还有即便碰上找茬的,我只要一亮手,见我那架势,就都怯场了。

白天有我罩着,晚上我又再三交待不要出门,因此,大家相安无事,平安发财,到快要过年了,喜笑颜开。

可正是元旦节过后的十来天,邱冬瓜去街道对门的士多店买香烟时,像崔颢的诗里写的,黄鹤一无不复返了。

3 邱冬瓜失踪

严打那些年我枪决的死刑犯》小说在线阅读_第12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我很讲道理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严打那些年我枪决的死刑犯第12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