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鹏飞入院后一周,沈桂兰和魏巍一起去医院探望了宋鹏飞,在此之前,魏巍和沈桂兰并不认识宋鹏飞。这次探望对魏巍而言仅是一次普通的人情往来,送上点营养品,再给凑一笔医疗费,算是尽一份心意,还了当年的人情,此外并无特殊意义。但对宋鹏飞来说就不一样了,当时魏巍和沈桂兰来到宋鹏飞的病房,放下礼品,把准备好的五千块钱给了宋鹏飞的老娘,又扯了几句家常,说了些安慰的话,正准备告辞,这时宋鹏飞认出了魏巍,躺在病床上,四肢都不能动的宋鹏飞忽然问魏巍道:“兄弟,我咋看你那么眼熟?你在大北窑呆过吧。”
“是啊,在那住了三年呢,90年九月才出来。宋哥你也在大北窑住过?咋不认识你呢?”魏巍说道。
宋鹏飞有点激动,他用感激中带着敬仰的目光看着魏巍,说道:“哎呀兄弟,那天在工地上你干挺了胡德田他们六个,那会儿我也在,看的真真的,兄弟你太牛逼了,我真服你。想不到你还能活着,而且还出来了。你是咋整的啊,干挺了六个还能跟没事儿似地?”
魏巍微微一笑,说道:“到现在我自己也没整明白,稀里糊涂就出来了,我也不知道咋整的。”
宋鹏飞叹口气,说道:“你那事儿刚出不久我就刑满释放了,要不是今天认出了你,我还不知道咱们沾亲呢。”
魏巍还要再说,沈桂兰连忙扯了扯魏巍的衣服,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沈桂兰最不愿意别人提起的就是儿子蹲过监狱这件事情。魏巍出狱后沈桂兰曾从他们村里给魏巍提过好几门亲事,可是人家一听魏巍蹲过大牢,甭管家里有多少钱,当场就都回绝了。魏巍的三年牢狱,已经成了沈桂兰的一块心病。
见老娘不乐意,魏巍也就不再多说,他对宋鹏飞说道:“宋哥你好好歇着,等过几天我再来看你。”说完便准备和沈桂兰走人。就在这时病房的门忽然又被推开,宋鹏飞的死党赵文刚领着三个人走了进来,宋鹏飞连忙用下巴颏一点魏巍,说道:“蚊子,这是我兄弟。”
赵文刚看看魏巍,微一点头。魏巍也点头示意,却不说话,然后就和沈桂兰走出了病房。
魏巍一走,赵文刚说道:“这小伙子挺大样啊,牛b得瑟的。”
“操!”宋鹏飞说道:“你知道那是谁啊?”
“谁啊?”
“以前我和你说过的,在大北窑整死了胡德田的魏巍!以后见了客气点。”
赵文刚不再说啥了,他脸上的不忿也变成了肃然。对于更强bao力者的敬畏,是我们所有人的一个共性,就像大家崇拜李小龙一样,真正崇拜他武术境界的聊聊无几,绝大多数人是因为希望自己也能拥有李小龙那样强大的暴力才崇拜他的。三年前魏巍在大北窑大开杀戒的一幕,当时虽然被葛守富封锁了消息,可慢慢还是流传到了社会上,尤其是一些像宋鹏飞这样的刑满释放人员,经过他们的演绎和加工,几乎已经把魏巍送上了神坛,只是当时大家都认为魏巍必死无疑,不可能不枪毙。1988年下半年那段时间,魏巍在江湖上声名之响,直追当时处在巅峰的白东方。但是魏巍自己浑然不知,再说就算知道他也不在乎,他又不是道上混的流氓,名声再响对他来说也没啥用。
出狱后的这大半年之中,魏巍日子过的并不快乐,甚至还不如在大北窑里面过的充实,过的有盼头。为什么呢,原因很复杂,但是必须交代明白。
首先问你一个问题,你有自信吗?大多数人可能觉得自己还是有自信的,但我说未必。那我再问你啥是自信呢?可能你就解释不清了。当然这不怪你,因为一般人谁也不会没事儿去研究那些特抽象的概念。关于自信的含义,专业的解释是这样的:个体人格对于自我和现实进行客观认知、并做到高度接纳之后,对自身与未来做出的合理评估与理性预期。
有很多人的所谓自信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而建立的,当他比别人强势的时候他就有自信,当他身处劣势之时,自信又不那么强了。比如,有很多国人在人家北朝鲜人民、非洲饥民面前往往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同情,可怜人家吃不上饭,而当面对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之人时,他要么表现出一种貌似谦虚的谦卑,要么就通过歪曲事实的做法硬去诋毁人家,反正就是以各种形式表现他的自卑。CCTV的新闻播报风格就是这种心态的典型表现,动辄就和发达国家比指标,或者抬出咱们老祖宗的四大发明来证明欧美人的老祖宗都是傻瓜,呵呵,真的很让人无语。
这种通过比较优势而建立的自信,其实是一种优越感,其实质是自卑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真正拥有自信的人,不论面对什么人、什么事儿,都会以一种不卑不亢的平和心态去面对,不但能够坦然接受自身的失败和羞辱,面对他人的成功也不会嫉妒。说到底,自信是一种心态,一种做人做事的成熟心态。
魏巍是1970年生人,比刘涌小了整整十岁,在二十余年的人生之中,他从来都不是一个自信的人,但这不怪他。魏巍的自卑与生俱来,因为他生下来就是一个农民,与同时代的十亿农民一起被国家的法律禁锢在了那片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土地上。现在的人可能对于户口这个话题已不是那么的敏感,随着经济的发展,非农户口与农业户口之间生活质量差别也不那么大了。然而,这不是多吃几口饭、或者能不能看上电视的问题,也不是能不能得到医疗保障、养老保障、教育保障的问题,这是一个关乎生命尊严的的原则性问题。
在当代,任何国家的政府,任何的一部法律,都没有资格、也不应该有权力去决定一个自然人的身份,更不能限制一个守法公民的自由意志。是啊,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可是中国人连最起码的基本自由都没有啊。看过电影《勇敢的心》吗?威廉华莱士曾对苏格兰的平民们说道:“如果没有自由,一个人活着又有什么意义?难道我们生来就是为了当奴隶吗?就是为了让独裁者在剥夺了我们的自由之后还要强迫我们相信他们的谎言,而去感谢他们吗?你们是否愿意用未来几十年苟活的岁月去换取一个机会,就一个机会,那就是告诉暴政的独裁者:他们也许能够夺走我们的生命,但永远夺不走我们的自由!!!”
魏巍的父亲魏振山当年曾是他们村的秀才,1965年高考时他以一分之差落榜,第二年文丨革丨开始,高考被废除,致使魏振山遗恨终身。从魏巍八岁的时候起,魏振山就不断的通过各种方式向魏巍灌输一个观念:要想被人看得起,要想成为村里人人羡慕的城里人,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这段话的潜台词就是:农村人在城市人面前矮半截,考上大学是农民成为城里人的唯一途径。魏巍的自卑由此而来。如果说选择即是命运,人的性格又决定着他的选择,那又是什么决定了人的性格呢?答案是人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共同塑造了人的性格。
苏芮的一首歌里曾经感慨道: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你和我。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改变了自己,也就改变了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是谁改变谁这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