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发走了刘军,韩广生便开始让另外三个人阅读汪家屯纵火案的卷宗,熟悉案情,同时还传授了这仨人一些基本的刑侦常识、办案程序和纪律。第二天,韩广生签发了四张传唤令,把秦瑞田提供的那四个嫌疑最大的人都请到了八处。刘涌早就在等这一天了,去**局的时候他不慌不忙,从容自若,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问询当然是韩广生亲自上阵,因为刚来的这三个小年轻都是军人出身,写字忒困难,所以连笔录都是韩广生亲自执笔写的。刘涌被安排第一个接受问询,进了韩广生的办公室,他先是礼貌的向屋里的几个年轻**点头致意,又主动向韩广生伸出了手。出于礼貌,韩广生便也站起身和刘涌握了手。
“韩处长,上次办我的案子,谢谢你那么关照我。一直也没机会感谢您,我这心里一直感觉过意不去啊。今天找我来,还是为了上次的案子吗?”刘涌首先说道。
“不是。今天找你和上次的案子没关系,可是我也很想知道你咋会被取保的。听说把责任算到了你那个死了的战友身上?”韩广生说道。
刘涌掏出三五烟递给了韩广生一颗,又自己点上一颗,叹了口气,用诚恳到十二分的语气说道:“韩处,谁也不想吃枪子,谁也不想蹲大牢,我刘涌也不想。我不是坏人,我也没杀过好人,在云南前线,我为国家流过血,差一点就回不来了。无论是我,还是我的战友,都不应该死在流氓手上,更不应该为了一个流氓的死去蹲大牢。我想检察院一定是理解这一点的,所以才给我办了取保。我的意思您明白?”
韩广生点了点头,亲自起身给刘涌倒了一杯热茶。无论刘涌有没有犯罪,他在前线为国家流过血的事实,是谁也不能抹杀的,韩广生钦佩刘涌的也正是这一点。可今天是问案子,不是唠嗑,韩广生感觉有点被动,有点被刘涌牵着鼻子走了。抽了两口烟,韩广生沉默了一会儿,转换话题说道:“小刘啊,今天找你来是想问你了解点别的情况,和你上次的案子无关。”
“您问吧,我一定全力配合。”刘涌痛快的说道。
“腾龙皮革行的总经理秦瑞田你认识吗?”
“算是认识吧。不过关系不好,有点矛盾。”
“啥矛盾啊?说详细点儿。”
“老秦是温州人,这人太精了,前一阵子抢了我一笔大生意。后来他兄弟不知道被谁给打了,他就把帐算到了我头上,还找了一帮流氓报复我。”说着刘涌张开嘴,指了指自己缺了的那颗门牙,又说道:“把我门牙打掉一颗,还要讹我二十万。这个事儿现在还没解决呢。”
“啥时候的事儿啊?你报警了没有?”
“90年12月20号,早上他兄弟秦瑞芳在自家铺子里被人给打的,下午他就带人把我给打了。我也没报警,因为没用啊,人家秦瑞田又没动手打我,张嘴问我讹钱的人也不是他,告人家咱也没证据啊。”
“那你打算咋办?”
“还没想好。过年前生意太忙,没空处理这些烂事儿,等过了年再说吧。”
“90年12月25号晚上你在哪儿?都干了些啥?”
“在朋友家里喝酒来着,大概从七八点钟喝到半夜,也不记得几点了。最后就睡我朋友那儿了。”
“你朋友叫啥名?干什么工作?咋联系他?”
“冯奇志,我以前的同事……”
刘涌还没说完,韩广生忽然打断了他的话,说道:“是车站***的所长冯奇志吗?”
“是。以前我们在西郊***是同事。我俩偶尔聚一聚,唠唠嗑啥的。”
韩广生摸起桌上电话,直接给冯奇志打了过去。冯奇志的说法当然与刘涌一模一样,而且还按照刘涌的嘱咐,反问韩广生到底出了什么事儿。韩广生也没和冯奇志啰嗦,很快挂断了电话,此时在他心里,已经把刘涌的嫌疑给排除了。
放下电话,韩广生拿出了他那在沈阳警界著名的不带咀“大生产”,抽出一颗给刘涌让烟,刘涌乐了,笑着说道:“老韩你不至于吧?堂堂市局八处的处长抽这种烟?”这时旁边那三个年轻**也笑了,他们也没想到韩广生竟然抽不带咀的“大生产”。
刘涌摸出自己的三五烟扔给韩广生,说道:“抽我的吧。”
韩广生也不客气,点上一支三五,说道:“行了,我都问完了,小刘你回去吧。留个联系电话,万一还有什么事儿要找你了解,方便联系。”
当下刘涌留了他刚买的大哥大的号码,说了声告辞,便即离开了**局。
询问完刘涌,韩广生接着问询其他的嫌疑人,一共用了三天时间,才把秦瑞田提供的十三个人全部传唤了一遍。通过对传唤笔录的初步分析,竟是除了刘涌之外,其余十二个人都难以排除作案嫌疑。这十二个人要么举不出当时不在场的证据,要么对韩广生的问题回答的语焉不详、前后矛盾。还有几个人对当时的记忆已经模糊,便随口编瞎话糊弄事儿,结果被韩广生当场拆穿。可是,这十二个人不可能都是罪犯,那么下一步侦查的重点又该放在谁的身上呢?
一月十九日一大早,韩广生和那三个刚分来的小**开了个案情分析会,讨论一下应该把谁作为下一步的侦查重点。大家讨论来讨论去,除了一致认为可以排除刘涌的嫌疑外,对其他人的看法分歧都比较大,一个人一个看法,意见难以统一。
这时韩广生感觉到了有点不对劲,凭着二十多年的破案经验,他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而刘涌一生中最受煎熬的一段日子也即将开始。
开完案情分析会,韩广生独自来到阳台上,抽着烟陷入了沉思。他先在脑海中把汪家屯纵火案的来龙去脉过了一遍,然后又从刘涌开始,把对十三个犯罪嫌疑人问询时的情景挨着个仔细回忆。十三个人,只有一个是真正的罪犯,其余十二个都是无辜的,可是只有刘涌一个人的表现无懈可击,可以排除作案的嫌疑……罪犯只有一个,可以排除嫌疑的人也只有一个……无辜的人一定是十二个,还无法排除嫌疑的人也正好是十二个……刘涌的完美表现,也确实是过于完美了一些……
当然,也许真正的罪犯根本就不在这十三个人之中……不过破案本身就是一个猜谜的过程,线索就是谜面,真凶就是谜底……至于能不能最终猜对,谁也不知道……可是谜还是要继续猜下去……
对警方的问题回答有错漏是正常的,因为按照韩广生以往的办案经验,正常人一般不太可能记清楚自己一个月前的某天晚上干过什么(不服你可以自己试试),即使记得干过的某件事儿,一般也记不清确切时间。也就是说,那十二个还没排除嫌疑的人,他们的表现其实是正常的,是符合一般规律的。被排除了嫌疑的刘涌也是普通人啊,他的记忆力怎么就那么好呢?这就有违常理了。想到这里,韩广生决定要把宝押在刘涌身上,虽然他还不是十分肯定,但和刘涌情况类似的案子,他以前遇到过两次,他感觉汪家屯这把火,十有**就是刘涌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