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魏巍在大北窑连杀六人,此事一但曝光,势必举国震惊。这样一来,无论慕向东工作再怎么努力,其他方面做的再怎么出色,沈阳也不可能被评为“治安模范先进城市”了。为了保住政绩,为了自己的前途,慕向东当然不希望魏巍杀人的事情给曝光。所以,他才授意章全力先把魏巍的事情先压下去,再慢慢想办法解决后续问题。总之,不要影响到他慕向东的政绩。

看到这儿,有的朋友可能奇怪,慕向东堂堂一个副省级城市的副市长,那是多大权力、多大的影响力?这个问题难道不能亲自去解决?干嘛还要授意吴瘸子这样一个小人物去替他出头?这其中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大北窑监狱归省里管,作为地方政府,慕向东管不着人家,也就没有权力干涉大北窑的任何事情,否则就是越权。二来,作为政治新星的慕向东,这几年仕途坦荡,升迁太快了,这不免得罪了许多人,也招了许多人的嫉妒,他自己心里明镜也似。如果他亲自出马,动作就太大了,难免暴露了弱点,这将使魏巍事件成为竞争者打击慕向东的一块板砖。啥叫低调啊,这就是低调。

吴瘸子提前和葛守富接触过的,了解葛守富的心态和处境,知道该怎么去做,可是他成功的把握并不大,毕竟这个事情太大了。吴瘸子也不隐瞒,一五一十都给章全力交了底。章全力想了想,感觉这其中责任太大,他不敢拿主意,便又带上吴瘸子去见了慕向东。

吴瘸子和章全力见了慕向东后谈了些什么,我无从得知。但分析一下,也不过就是“沙盘推演”,将运作此事的各方面因素加以综合分析和判断,制定一个可行性的操作方案。但无论怎样,在运作此事的过程中,没有输家,参与的各方都将是大赢家,甚至包括魏巍在内。

那天告别了慕向东后,吴瘸子给葛守富挂了个电话,他要求葛守富把魏巍事件写成一份生产事故报告,然后亲自去交给慕向东。葛守富一听就晕了,说我们大北窑归省里管,凭啥要给地方上交报告,没这个道理呀。吴瘸子也不解释,只是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若想升官的话,就按照他说的去做。

当时的葛守富还猜不透这其中的玄机,但是升官的诱惑,以及吴瘸子那不容置疑的口气,促使他下了赌一把的决心,他真的就写了份生产事故报告,亲自去交给了慕向东。在这之后慕向东又是如何去运作的,我真的不清楚了,而且那些事儿与本文无关,所以此处就不再赘述。

反正最后的结果是这样的,魏巍连杀六人的事件,被上级部门认定为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所有死者的家属,都得到了象征性的一点赔偿,但是没有追究任何人的责任。死的都是坏人嘛,难道要为他们去追究国家干部的责任?哪有这样的道理。葛守富的代理监狱长并没能够扶正,因为他有了更好的前途,在慕向东的大力推举下,他被调升为沈阳市**局政委。吴瘸子也不错,不但从此攀附上了慕向东,而且捞到一个大东区残联副主席的职位,从此也算是混到了政府官员的行列里。

就连魏巍也升了官,诸事摆平后,已是1988年的秋天了,他终于又回到了大北窑监狱继续服刑,不过他不再是普通的犯人,他被任命为大北窑劳改大队总队长,这是大北窑历史上第一次由服刑的犯人担任这个职务。当然,这个职务没什么级别,更不是国家干部,魏巍相比其他犯人,也就是不用劳动,日子过的舒服点而已。这都要感谢葛守富,这是他离开大北窑之前,特意给魏巍安排的。

事情至此,所有坏人都遭了恶报,好人也都安全了,各方皆大欢喜,各人的生活也都暂时步入了相对平静的轨道。

而然,江湖永远不会平静,江湖也永远不能够平静,否则就不是江湖了。更加壮阔的历史风云即将上演,沈阳黑道的历史,也即将翻开新的一页。

没别的要求,看在我辛苦写了两千多字的份上,大家给我顶住啊。

1988年国庆节的时候,沈阳市第四棉纺厂贴出了一纸公告,大意是说凡是四棉的未婚男女职工,都可以向厂里申请分配单身宿舍,条件是必须是本厂的正式职工,并且具有沈阳市的城镇户口。

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当时四棉的单身宿舍真不咋地,二十平米的一间屋,厕所厨房还都是公用的。但即使如此,当时四棉的工人们为了争这样一个机会,还是要打破头的,甚至连上吊喝药的都有。

在这些渴望得到一间单身宿舍的人中,有个纺织女工叫舒卫青。前面曾经提到过此人,就是毛永暗恋的那个美女。但是,舒卫青还不具备申请分房的资格。她虽然拥有沈阳市的户口,可她是个临时工,不是正式职工。可是舒卫青太想要一间宿舍了,因为她家住在棚户区,说白了就是贫民窟,若能分到一间宿舍,他们一家人的居住条件就都将得到改善。

舒卫青家是那种下乡户。所谓下乡户,是指三年**(59—61)期间,因为粮食供给不足,一部分城市居民,为了避免饿死,自愿去农村当了农民。后来随着1978年知识青年返城的大潮,一部分下乡户又搭车回到了城市。舒卫青家,就是这种从农村返回城市的下乡户。

现在回头看看,下乡户们返回城市,是一个极其愚蠢的决定。因为他们返城后,一没工作,二没房子,三没一技之长,生活根本没有保障。他们中有些个头脑灵活的,通过艰苦打拼,抓住了机遇,从而有所成就,但绝大部分还是沉沦在了社会最底层,日子过的相当艰难。

舒卫青一家子返城后,在北郊棚户区用碎砖头和油毡纸搭了两间窝棚,便算是安了家。而一家人的生活,起初全靠她父亲一个人在火车站抗大包支撑。她们兄弟姊妹五个人,读书都是靠亲戚们接济的。在舒卫青记忆中,回城之后工作之前,她是从没穿过新衣服的。

高中毕业后舒卫青没考上大学,于是求爷爷告奶奶,在一个亲戚的帮助下进了四棉干临时工。到1988年,舒卫青二十一岁时,她已干了整整三年,按照规定,应该转成正式工人了。但她的转正申请却一次一次被驳回,因为竞争太激烈了,哪个临时工不想转正啊?舒卫青没有任何背景,她除了能期盼幸运之神的眷顾,也没别的办法可想。

老天爷是公平的,虽然舒卫青家世贫寒,但她也有自身的优势。舒卫青从小学习就特别棒,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她都是学习尖子,也一直担任着班干部,虽说后来没考上大学,但也只是几分的差距。工作后,舒卫青读了业大,这时已经拿到了专科文凭。还有一点优势,就是舒卫青的美貌。用倾国倾城来形容她,恐怕有点过,但她绝对是一个大美女。

中国有句古话:红颜祸水。美貌的女人,其实大多命苦。多年后,回头看看舒卫青一生的遭遇,不禁感叹,古人诚不我欺。

当得知厂里要给正式职工分配宿舍后,舒卫青转正的愿望更加强烈了,她把自己的想法和几个要好的同事说了,同事们便给她出主意,让她去给主管劳资的刘副厂长送礼。刘副厂长属于那种**,家世显赫,三十出头就当上了四棉的副厂长。据说,这还是挂职锻炼,下基层镀金,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由同事帮忙,舒卫青弄到了刘副厂长的住址,十一过后的某天晚上,她买了二斤狗肉、二斤点心去了刘副厂长家。可是去了后,礼物还没放下,舒卫青带上东西自己就走了。因为送礼的人太多了,需要排队等着刘副厂长接待,而在排队的时候,舒卫青看到了别人带的礼物,都是成箱的名烟名酒,以及各种精美的礼品,她带的狗肉和点心实在太磕碜,不好意思拿出手,趁着还没见上刘副厂长的面,索性走人,等准备好礼品后再去。

黑档案(全本)东北黑帮刘勇》小说在线阅读_第1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yt01005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黑档案(全本)东北黑帮刘勇第1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