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自从养女金城公主远嫁吐蕃后,皇后香儿妹妹第一次露出了灿烂如花的开心笑容,她娇嗔地笑着看了李显哥哥一眼。看到香儿妹妹终于开心地笑了,李显哥哥也欣慰地笑了,他们似乎还是一对心心相印、多年恩爱的亲密伉俪。不久,李显哥哥与香儿妹妹及文武百官后来还打算去隆庆池游玩,派人去结彩张灯,准备泛舟戏乐。当然这是有特殊意义的。在游山玩水的放松状态下,李显哥哥与香儿妹妹的心情非常愉快,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他们做梦也没想到,一场致命的危机已经在悄悄地逼近。虽然李显哥哥与香儿妹妹虽然已经冰释前嫌、床头吵架床尾和。但作为皇帝的权力集团与皇后的权力集团,这不仅仅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问题,发生在安乐公主府的事件给皇帝李显集团与皇后韦香儿集团之间造成的裂痕客观上却永远无法彻底弥补。韦香儿集团与安乐公主集团的政变计划并没有因为唐中宗李显与皇后香儿妹妹的和好如初而烟消云散。而且树欲静而风不止,太平公主集团、上官婉儿集团、李隆基集团等势力都在虎视眈眈,他们在暗中密切关注皇帝李显集团与皇后韦香儿集团、安乐公主集团的一举一动,事实上太平公主集团与临淄王李隆基集团随时都在准备挑起事端、制造战机,试图加大皇帝李显集团与皇后韦香儿集团、安乐公主集团之间的矛盾,促使他们忙中出错、甚至自相残杀,而李隆基集团与太平公主集团在磨刀霍霍,准备趁乱夺取最高权力。
命运的力量虽然非常强大,不过在改变命运的重大事件发生以前,其实往往是有预兆的。只是绝大多数人对其视若无睹,或者虽然对蛛丝马迹有所警惕却没有能力与魄力去果断地扼住命运的咽喉。唐中宗李显家族的衰亡与相王李旦家族的兴起事实上也是有预兆的,并且也有人向李显同志与香儿妹妹提醒这些不祥之兆。在这种情况下,公元710年四月十四日,皇帝李显与皇后香儿妹妹决定带领宗室王公和朝中权贵,来到长安城东隆庆池中泛舟“作乐”。隆庆池位于长安城东,地势低洼,女皇武则天垂拱元年以前是一片居民的住房。后来,居民王纯家里的井水外溢,渐渐积水为洼,居民无法居住,纷纷搬离。自从武周帝国的垂拱时期以来,由于从龙首渠引水入城,渠水流浸到这里,使积水面积不断增大,到此时已成为一块数十顷的湖泊。而某些人却煞有其事,说什么是由王纯家的井中突然涌出大量泉水,迅速变成一片池沼;更有人添油加醋,说什么隆庆池中“常有云气”或有“黄龙出其中”。正好相王李旦的五个儿子寿春王李成器、临淄王李隆基、衡阳王李成义、巴陵王李隆范、彭城王李隆业的府第都集中在这一带的隆庆坊 ,而且相王李旦有三个儿子李隆基、李隆范、李隆业的名字中都有“隆”字,与隆庆池的“隆”字不谋而合,隆庆池中既然有“黄龙出其中”,实在是耐人寻味的巧合。于是这些心明眼亮、善于发现阶级斗争新动向的方术之士便向唐中宗李显与皇后香儿妹妹报告,说隆庆池一带“常郁郁有帝王之气”,近来这股“帝王之气”越来越旺盛云云。
毫无疑问,这股“帝王之气”就是来自相王李旦的五个儿子中间,很明显,这五个生龙活虎的侄子将对唐中宗李显一家的江山构成潜在的严重威胁,照理为了防微杜渐,应该立即对这五个侄子采取措施,最好是斩草除根,全部处死。但天性善良的李显哥哥与香儿妹妹一方面与忠厚老实、生性淡泊的弟弟李旦感情不错,另一方面被他们的干儿子临淄王李隆基迷惑住了,自从那次与吐蕃使臣的马球赛立功以后,情商过人的李隆基副市长经常带一些山西的土特产进宫去看望皇帝干爸李显与皇后干妈韦香儿,李隆基副市长的察言观色的本领非常高,很快得到李显干爸与香儿妈妈的欢心。尤其是善良的香儿妈妈几乎把干儿子李隆基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李重润来疼爱,有一次,李隆基同志来到皇后的寝宫看望香儿干妈,香儿干妈刚刚睡醒,那睡眼惺忪、妩媚动人的睡态让李隆基同志心中一动,此时香儿妹妹看到干儿子李隆基,她的精神有些恍惚,由于过于思念亲生儿子李重润,香儿妹妹又把大帅哥李隆基误认为大帅哥李重润,她情不自禁地紧紧地抱着干儿子李隆基说:“照儿,我的儿,你好久不来,想死为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