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按照皇后韦香儿集团的计划,他们准备在长宁公主府第落成的这一天,香儿妹妹和唐中宗李显一同临幸女儿长宁公主的府中,府外由香儿妹妹的亲信大将军赵承福、薛思简等带领羽林军的兵士,把长宁公主的府第围住,鼓噪起来,发动兵谏,逼迫着唐中宗李显下手诏,李显同志自己退二线为太上皇,把皇位让与皇后香儿妹妹,并立小女儿安乐公主为皇太女。香儿妹妹自信地认为,与她相濡以沫几十年,一直疼爱她把她视如珍宝的李显哥哥在羽林军将士的强烈要求下,看在她跟着他九死一生、相依为命的情分上,一定不会与她为难,善良大度的李显哥哥肯定会顺水推舟支持她顺利当上女皇帝的。

但韦香儿集团的这个政变计划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没有明确的时间,他们竟然把政变的主导权寄托于未知的长宁公主府的落成时间,这种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可能导致夜长梦多的后果。另一个致命的弱点韦香儿集团就是没有政变的目标或者替罪羊。唐中宗李显作为恢复大唐帝国的中兴名君,他是众望所归、至高无上的皇帝,为人又仁慈宽厚,当然不能把他作为政变的替罪羊。最起码应该找几个“奸臣”用于“清君侧”,比如苏瑰副总理,比如相王李旦、比如太平公主、比如上官婉儿等政敌,最起码也应该找几个皇帝身边的太监作为替死鬼,而天性善良的香儿妹妹的心慈手软,使她计划中的政变竟然没有明确的敌人可以斩尽杀绝。这在很大程度上注定了香儿妹妹最终的悲剧命运。因为历史上的每一次宫廷政变往往都要打倒甚至杀掉一批政敌作为万劫不复的替罪羊,把他们打倒搞臭,永世不得翻身!让他们作为牺牲品为政变买单,这样新生的政权才能比较稳固。

就在唐中宗李显集团与皇后韦香儿集团发生严重裂痕的时候,公元710年正月二十七日,皇帝李显与皇后香儿妹妹的年仅13岁的养女金城公主李奴奴启程前往吐蕃,与吐蕃赞普弃隶蹜赞和婚。因为吐蕃派来迎亲的使臣都是副总理级别的大臣,按照外交对等的惯例,唐朝也应该派副总理级别的大臣送亲。唐中宗李显起初准备让纪处讷副总理为使臣送金城公主出嫁,也许是畏惧吐蕃地区的高原反应,纪处讷副总理坚决推辞,由于他是皇后香儿妹妹的亲信,看在香儿妹妹的面子上,李显同志也不好强迫他去。于是李显同志又安排赵彦昭副总理去吐蕃送亲。大帅哥赵彦昭副总理顾虑自己一旦去了遥远的吐蕃而长期离开朝廷,恐怕皇帝皇后给自己的权力与恩宠被别人夺走,因此赵彦昭副总理也很不高兴。

皇后香儿妹妹的另一个亲信、农业部部长赵履温同志对赵彦昭副总理说:“您作为宰相,却做一个小小的使臣,真是太有失身份了!”赵彦昭副总理问赵履温部长有什么办法可以推辞,赵履温部长献计让赵彦昭副总理去找绝代佳人安乐公主求情,赵彦昭副总理既是帅哥又是著名的诗人,与大美女安乐公主也交情匪浅,安乐公主于是请父皇李显留下赵彦昭副总理,老好人李显同志没有办法,答应了爱女的要求。看到连续两个副总理都不想去,其他的几位副总理韦安石、韦巨源、韦温、李峤、韦嗣立、唐休璟、苏瑰不是年纪太大,就是香儿妹妹的堂兄或者“远房堂兄”,都不太合适,上次在安乐公主府自己已经得罪了亲爱的香儿妹妹,李显哥哥不想另生枝节,既然副总理都去不了,只好派其他人去了。

想到这里,李显同志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正月二十五日,唐中宗李显命令左骁卫大将军杨矩同志担任送亲首席使者。杨矩大将军是身强力壮的武将,当然不能畏惧吐蕃的高原反应,他只能义无反顾地去吐蕃送亲。二十七日,金城公主辞别启行,李显同志与香儿妹妹以锦绢数万匹和龟兹乐器、乐队作为养女的陪嫁,同时还为她配备了各行业工匠和杂使奴仆带往吐蕃。当天,李显同志与香儿妹妹来到始平县(今陕西咸阳)为金城公主设宴送行,为此在郊外临时搭起一座帐殿。李显哥哥与香儿妹妹当然坐在主席,朝中的很多王公大臣也奉命出席宴会作陪,金城公主和吐蕃尚赞咄悉腊副总理等被推让在客席上坐。

李显同志与香儿妹妹在席上又命令修文馆学士和其他文臣们各赋诗歌,为金城公主壮行饯别。修文馆学士、国防部副部长崔日用同志写了一首《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圣后经纶远,谋臣计画多。受降追汉策,筑馆许戎和。俗化乌孙垒,春生积石河。六龙今出饯,双鹤愿为歌。”这里的“圣”毫无疑问是指唐中宗李显,“后”当然是指皇后香儿妹妹,这位帅哥诗人崔日用副部长作为修文馆学士,也是主管修文馆的一代才女婉儿妹妹的情人之一,他又是宗楚客总理的铁杆亲信,他也跟随敬爱的宗楚客总理拜倒在绝色美女皇后香儿妹妹与安乐公主的石榴裙下。因此崔日用副部长在诗中大力歌颂皇帝李显与皇后香儿妹妹为首的大唐帝国中央与吐蕃和亲的英明决策。

中国封建时代的十大艳后》小说在线阅读_第7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吉日春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国封建时代的十大艳后第7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