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公元709年十一月十三日,唐中宗李显在长安南郊举行郊祀大典。郊祀典礼是仅次于泰山封禅典礼的国家大典。李显同志早在八月就宣布将举行郊祀,命令有关官员拟定典礼仪式。中央大学校长祝钦明同志、中央大学副校长郭山恽同志受皇后香儿妹妹的暗示,向唐中宗李显建议让皇后娘娘参预祭祀,担任亚献。他们引经据典地说:“古时帝王举行大祭祀时,王后应当用瑶爵盛酒进献。皇后娘娘应当辅助陛下祭祀天地。”担任亚献的往往意味着是皇帝的一号接班人,担任终献的往往是皇帝的二号接班人。唐高宗李治时期,皇后武则天当仁不让地担任亚献。而女皇武则天时期,有时由皇嗣李旦担任亚献,有时又由武承嗣担任亚献、武三思担任终献,成为李、武两大集团占据优势的风向标。一直想效仿婆婆武则天做女皇帝的皇后香儿妹妹雄心勃勃,她当然不会放过这次显示自己是皇帝接班人的机会。绝代佳人安乐公主也想担任终献,象征性地成为父皇李显的二号接班人。

几个书呆子太常博士唐绍、蒋钦绪对皇后香儿妹妹担任亚献表示反对,他们认为:“郑玄在注释《周礼?内司服》时,只提到王后辅助帝王祭祀先王先公,而没有说王后应当辅助帝王祭祀天地。所以皇后娘娘不应当到南郊辅助陛下祭天。”另一位中央大学副校长褚无量同志认为:“祭天时只用始祖陪从受祭,并未以始祖母配享,因此皇后娘娘不应参与祭天。”韦巨源副总理负责制定祭天的礼仪。作为老乡,又是同姓,韦巨源副总理与皇后韦香儿英雄美女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他们叙为兄妹,这位年近八十的老宰相对美如天仙的香儿妹妹忠心耿耿,因此韦巨源副总理请求李显同志按照祝钦明校长的建议去办。

唐中宗李显听从了“大舅子”韦巨源副总理的意见,决定让心爱的皇后香儿妹妹担任亚献,为了避免香儿妹妹一个绝色美女在大庭广众之下形单影只,以免娇妻妹妹在无数男人的众目睽睽之下不好意思,李显哥哥决定由宰相的女儿们担任“斋娘”,也就是相当于当代的礼仪小姐,让她们协助皇后香儿妹妹祭奠。怜香惜玉的祝钦明校长又建议由绝代佳人安乐公主担任终献,以便让大臣们都可以欣赏她的绝世美貌与万种风情。但苏瑰副总理、唐绍博士等不解风情的书呆子坚决反对,老好人唐中宗李显只能妥协,没有让千娇百媚的爱女安乐公主担任终献,他最后决定由白发苍苍的老宰相韦巨源副总理代理太尉担任终献,韦巨源副总理出任终献,当然不可能是二号接班人的象征。这让祝钦明校长、郭山恽副校长等安乐公主的粉丝们大失所望。

唐中宗李显不让爱女安乐公主担任象征二号接班人的终献而大出风头,让她在文武百官面前丢了面子,这让绝代佳人裹儿妹妹的心里非常不平衡,她开始对老爸李显严重不满,觉得老爸李显并不是真正疼爱自己,不但她梦寐以求的“皇太女”拖了几年父皇至今没有说法,就连这个让爱女过过瘾而开心一下的象征二号接班人的终献,父皇李显竟然也舍不得让自己过把瘾玩一下。安乐公主于是完全把希望寄托在母后韦香儿将来像祖母武则天一样做女皇帝这件事上,因为母后已经失去了亲生儿子,她只剩下自己与长宁公主两个亲生女儿,而姐姐长宁公主似乎对权力并不热衷,母后只能让自己接班。安乐公主甚至希望老爸李显早些驾崩,让她们母女俩早一天接班。天真幼稚的安乐公主心理失衡之下,她忘记了老爸李显才是众望所归的大唐皇帝,是一棵能为她们母女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

也许是因为安乐公主出生在唐中宗李显被流放房州的路上,条件极端艰苦,香儿妹妹为了生下这个孩子几乎送命,因此唐中宗李显与香儿妹妹对这个来之不易的漂亮小女儿非常爱怜,对她视如珍宝、百依百顺,安乐公主成为一个被父母非常溺爱的孩子,一旦父母不能满足她的愿望,她就会怨恨父母,甚至转恩为仇。这次郊祀大典事件也为李显哥哥与香儿妹妹最终的家庭悲剧埋下了隐患。大臣们经过了激烈的争吵,终于在十一月十三日,唐中宗李显与皇后香儿妹妹在满朝文武官员陪同下,来到城南祭祀天地。唐中宗李显宣布大赦天下,连犯有十恶之罪的死囚都予以赦免,流放的囚徒全部放还。参加祭典的斋娘们让皇后香儿妹妹非常满意,这些礼仪小姐们不但自己得到皇后的赏赐,就连她们的丈夫都沾光得到了加官进爵的奖赏。

公元709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吐蕃国大臣尚赞咄悉腊与尚钦赞两位副总理奉吐蕃赞普弃隶蹜赞之命,率领1000余人到长安迎接唐中宗李显与皇后香儿妹妹的养女金城公主出嫁吐蕃。金城公主李奴奴实际上是唐中宗李显的六哥废太子李贤的孙女、雍王李守礼的女儿,由于李守礼的父亲李贤得罪祖母武则天,李守礼同志自幼便被幽禁起来,与小叔叔李旦等人被关在宫中长达十余年。直到李旦改封为相王时,才被武则天准许出宫居住,李守礼才得以与李旦的儿子们一同住在宫外。李守礼同志虽然从小被幽禁,不过他觉得很快活,因为他的姬妾很多,美女如云,因此他的子女竟然多达六十多人,儿子们大多不成才,女儿们则多不贞洁。只有这位年幼的女儿李奴奴以美丽贤慧闻名,并深得唐中宗李显与皇后香儿妹妹的喜爱,被他们认作女儿,封为金城公主。

早在公元707年,年轻的吐蕃赞普弃隶蹜赞同志就召集文武大臣商议选王妃之事。弃隶蹜赞国王说:“先祖松赞干布,雄才大略,娶大唐之女文成公主为妻,使两国和睦相处,使吐蕃繁荣稳定。我闻唐中宗之女金城公主美而娴,故欲娶之”。 弃隶蹜赞国王之所以挑选金城公主,是因为他听说大唐帝国的社会风气非常开放,公主们虽然美如天仙,但她们的男女关系非常复杂,而金城公主的年龄非常小,刚刚十岁出头,比较纯洁。于是,吐蕃赞普弃隶蹜赞和他的祖母可敦派使臣悉熏热、宗俄等人携重礼来长安请婚,请求皇帝将公主出嫁吐蕃。当年四月,唐中宗李显与香儿妹妹原则上同意自己的养女金城公主嫁给弃隶蹜赞国王。现在,弃隶蹜赞国王派遣大臣尚赞咄悉腊、尚钦赞等率迎亲队伍前来迎亲,受到唐中宗李显、皇后香儿妹妹及大唐朝廷的热情接待。

皇帝李显与皇后香儿妹妹在宫城内苑设盛宴招待吐蕃使者。宴会后,喝了很多酒而兴致勃勃的李显同志与香儿妹妹蓬莱宫大殿的梨园亭请吐蕃使者观看马球赛。由吐蕃传入唐朝的马球运动已设有球门,双方4-10人参赛。骑手盛装,骑骏马,手执4尺长头形月牙拐的藤杖,争击一枚朱红漆的圆球。自唐太宗李世民的时代以来,吐蕃国曾大量派遣学子在大唐首都长安“国学”就读,于是这些学子将马球技艺带入长安,并传给唐人。唐中宗李显也非常爱好马球,《资治通鉴》充分肯定了唐中宗李显在推动唐代马球运动发展中所起的影响和作用。书中说:“上(指唐中宗)好击球,由是风俗相尚。”在李显同志爱好马球的影响下,一些皇亲国戚、达官贵人,都投身马球活动,而且球技都很好。

酷爱马球的唐中宗李显要求吐蕃使臣选出马球队员,与大唐宫廷官员组成的马球队进行比赛,这是一场由吐蕃球队与大唐宫廷队举行的一次国家之间的马球对抗赛,比赛胜负关系到两个国家之间的荣辱。毕竟马球是吐蕃人发明的,擅长骑马的吐蕃人彪悍勇猛,那些宫廷官员大多是文弱书生,接连几场比赛下来,大唐宫廷队根本不是吐蕃人的对手,被打得狼狈不堪,吐蕃队全部获胜。观看比赛的吐蕃啦啦队高兴得拍手大叫,而香儿妹妹、安乐公主等大唐宫廷的绝色美女则无精打采。在自己的主场被吐蕃人羞辱,又在自己的娇妻香儿妹妹面前下不来台,一向好脾气的老好人唐中宗李显也很不高兴,他想:“这帮没有用的废物,难道非要朕亲自出马不可?”

中国封建时代的十大艳后》小说在线阅读_第7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吉日春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国封建时代的十大艳后第7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