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好大喜功,文过饰非,所以官方数字经常是缩水的。官方数字是,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979年的17.92%跃升至2010年的49.68%。前面罗列的20个来自调研组和农二代的“证词”,可以证明,真实的城市化率已经到达65%左右。

2010年,中国社科院尹中立说:“因为人口数量增加会降低人均GDP等指标,因此很多进入城市的农民并没有纳入城市人口的统计。如果按照日本的统计口径,中国当前的城市化水平应该是65%左右。”

是的,农村留守的不会超过百分35。网友497198678说:“差不多我们这样年轻的也都走了,只剩下老人孩子,因为确实浪费不起一个壮年,在外面干点啥都比在家强。”

2、农民工爱喝茅台酒的故事。

砖家叫兽们说,是源源不断的自住刚需造成了房市长期供不应求的状况。非也。自住刚需与房价成反比。在相当于3000点的时候,“刚需论”有一定的道理。超过6000点,“刚需论”就是屁话。就是“农民工造成了茅台酒长期供不应求的状况”一样的疯话。

如果一套老房子总价是9亿元,还有自住刚需吗?一套90平米的二手房,如果月供需要100万元,还有自住刚需吗?

不要指望目前在城市无房的农民工来大量买房,他们大多数连租金上涨都受不了,靠劳动积累一辈子也不会成长为有效自住刚需。即使下跌百分60,农民工在大中城市买得起的,也是少数。

3、机器人驱赶农民工的故事。

2010年1月,台湾半导体教父张忠谋透露:8月会打造一座无人化工厂。2011年富士康有计划,三年内用100万机器人代替工人。说明产业升级、企业内迁和机器人的逐步推广,将驱赶一些中年农民工离开660个城市。

4、侯鸟的故事。

从总量上看,全国6000万套闲置房永远也消化不掉。 许多农村进城市者是低收入者,年纪大后,身体差,就业难,生活困,看不起病,买不起房,租不起房,最终是侯鸟。农民工受到职业病危害的人数超过1亿。所以,在未来十年内,非新生代有许多人将从城市回乡,或退到小城镇,或到郊区去,或亡故。

所以,“每年新进城的”可能有1340万人 - “每年新回乡的”可能有140万人 = 今后每年城市净增加的农民工只有1200万人。每年新增的住房够3000人居住,说明每年都增多闲置房。所以从总量上看,全国6000万套闲置房永远也消化不掉。

5、城市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农民工难以逾越城市户口关、住房关、中年时的就业关、医疗关、养老关,去城里打几年工,许多人早晚还是回去的。

房价大涨,导致城市化速度减慢。如果房价越来越高,城市化率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因为打工族无法长期在城市里呆下去。假如一套二手房上涨到9亿元,打工族会不会打道回府?城市化率还能提高吗?

小城镇和农村,大兴土木,新住房犹如雨后春笋地冒出来,表明许多在城市里买不起住房的打工族(刚需小鱼)已经把很有限的钱花掉了,而炒房客却在指望这些刚需小鱼长成有效刚需。

6、农民“被上楼”的故事。

近几年,全国各地大搞新农村建设,大搞农村城镇化。一个乡镇成千上万家农民使用同一张图纸,每家10万元就是一座崭新的楼房,形成一条条新街道,形成一个个新城镇。

“被上楼”的农民,有土地,有楼房,可以就近就业,有乡镇企业的股份红利,有城市化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因为城乡差别减小,去大中城市埋头苦干的人数将大为减少。

7、驱赶农民工的故事。

一方面城市急需农民工,一方面在户口上设置障碍,甚至驱赶农民工。口号是:“遏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布局”。总想多一些高端的人才,正策总是在刁难排斥低端劳动者。

8、刘易斯拐点已经出现。

30年来,是经济大发展时期,兴办大量出口企业,大搞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大量转移,城市化步伐很快。但是,大学生中专生扩招和计划生育导致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已经出现。

9、“支援农业”的故事

出口即将减少是共识。投资减少呢?寅吃卯粮的地方正俯,到2010年底债务增至10.7万亿元。正绩工程面子工程大多难以盈利,例如铁公机、城建和民生工程。还贷资金的大部分来源是卖地资金。一旦房熊市,将使得土地经常流拍,进而导致地方财正泡沫破裂。正俯即将变穷,投资即将减少,城市化可能减速。

一号文件年年有,农村却没有大起色。 耕地被盖房,粮食部分进口,风险越来越大。1962年,因为三年的大旱灾大水灾大饥荒,不得不下放一大批城里人回老家支援粮食生产,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人。现在未雨绸缪,部分农民工“支援农业”责无旁贷。

10、“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故事

一旦发生日本杯具,会出现“上山下乡”的情况。

六十年来的城市化并非一帆风顺,有时会中断,甚至倒退。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文斗加武斗,经济下滑,城里安排就业困难,粮食吃紧,不得不在1968年之后发动城里人(80后的父母)上山下乡,城市里冷冷清清。

一旦发生日本杯具,或再一次经济危机,就会发生倒闭潮,会有大量的农民工回乡或退到四五线。

全国城市非自住房有1亿套(大约是城市住房总量的百分40),到时租价房价必然大跌,你的身边现在有许多百万富翁,那时你的身边会有不少十万负翁。

第六章第8节死心塌地当房奴的人越来越少,“房奴荒”将导致房价下跌。

一、高价房奴将遭遇10大危机。

1、生活危机。

大部分高价房奴都是拼尽二代人的所有积蓄,然后按揭20年买了一套房子。房价不断上涨→导致物价不断上涨→导致加息→导致房价下跌→导致土地流拍→开征房产税→导致高价房奴遭受每月还按揭款增多、房产税、生活成本上升的三重压力。

老板由高利润变成低利润,所以与通货膨胀同样高速度的涨工资难以实现。今后,你月工资增多200元,但是每月还款额、房产税、生活成本增多400元。意味着月底将有几天要“吃糠咽菜”。

每月都是月光族,不能创业,无钱投资,许多高价房奴生活永远艰辛。

2、失业危机。

高价房奴要保证每个月能按时月供和每年按时交房产税,在20年里,必须做到不生病、不减薪、不失业,所以不敢跳槽,不敢得罪老板,不敢有任何闪失。但是,谁能保证这20年都得宠?

经济快速发展已经33年,按照经济周期理论,今后20年里中国至少有1次经济大危机。

炒房的盈利率很高,企业老板就不能安分守己,实业就会有灾难。

今后20年里,高价房奴可能有1次就业大危机。如果待业1年,就会度日如年。

3、健康危机。

不少高价房奴无钱做身体保养,怕失业,或者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而做兼职,经常加班,经常带病上班。这是透支自己的生命和健康。30岁 + 18年 = 48岁后,健康问题就凸显出来,最后2年的的按揭最难还了。

4、心理危机。

买房前为房价暴涨而烦恼,为了筹资绞尽脑汁。买房后怕失业,怕加息,怕物业税,战战兢兢。目前是房牛市,生活艰辛,但是看到房价天天上涨,高人一等,苦中作乐。熊市呢?网友flyhuge说:“据她透露,一场金融危机让整个北京抗抑郁药物市场的销量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提升了10倍。”

5、债务危机。

永别了高房价(人皆富翁到三成负翁)》小说在线阅读_第3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aaffjj1234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永别了高房价(人皆富翁到三成负翁)第3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