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你是一枚翻飞的风中黄叶

飘零无依

但游子的心却时刻

准随着你;

………

银河浩瀚,

不可追寻;

苍穹无限,

明月犹存;

高悬明镜,

永铭于心!

这首诗,田老师在看完后只是微微地一笑。我说这是我的处女作,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田老师一定指正。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走的时候把它带走了。他回送了我一本笔记本。在笔记本的封页,他写到:

感悟与思想结合会令你永远有力!

田俊鹏赠秀才于2001年11月29日。

现在回头看来,这可能是我所写过的最差劲的诗了,虽然情感很真。只是语言淡白如水。《散文诗》校园文学能够在2005年发表它,真是错爱。不过,我真的感谢它对我的支持与鼓励,让我能够一路坚持,一路写到今天。

就在那个晚上,田老师几乎给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写了赠言。有点没有带留言本的同学,就直接写到课本的封面上。直到熄灯的时候,还没有写完。我们点燃了蜡烛继续写,闪闪的烛光里,涌动的情感,让我们为之激动,为之泪流。记得最后时刻,我们的学习委员和劳动委员(两个女生)哭到无力。田老师只好安慰她们,鼓励她们一定要带好全班。田老师和我们一直把她们送到女生宿舍门口才返回。返回的路上,月光如水,映照着整个大陆学院。田老师嘱咐我们几个,别太贪玩,一定要多读书,而且要多读课外书。新闻是杂学,努力了就肯定会有收获。问到我的时候,由于我一直不喜欢说话,他特别嘱咐我要多和同学交流。然后我们看着田老师孤独的身影消失在大陆学院的深处……

只是,那个夜晚,我没有入眠。

我想,肯定还有很多同学和我一样。

回想2004年毕业时刻的告别。我们便会想起2001年的初次告别。如果说2004是我们残酷人生实践的真正开始,那么2001的预演已经让我们知道了生活永远不会只有风花雪月。而这一切,正是拜田老师所赐。他的告别讲话,让我们在此后更加残酷的生离死别之中都没有溃败!

最后,我想再说一句:我们牵挂你,田老师!

(11)主席眼中的李逵

全国哪的妓女最贵?打一地名。

那就是李魁的家乡,妓女贵不贵,不知道。但根据我们学校大部分宝鸡同学的品质来看,那里民风应该是淳朴的。李魁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不错,小平头,戴个眼镜显得很精干,普通话说的也不错。第一次回到宿舍帮我收拾行李的就有他,开始我甚至以为他是北京人,后来我知道了,北京哪有这么好的人啊。那次我和老大、肥仔回到宿舍后,把我们吃省的炸鸡翅带了回来,由于当时要的多,省的自然也就多了,回宿舍后有不敢说是把吃省的东西带了回来,就说是特意给他们买的。奇怪的是当时谁也没吃,可能是我狂吼一首弹棉花之后,大家都没了胃口。我倒是沾沾自喜,以为可以留做第二天的早点了。

当天晚上,小柯不知道抽什么风,非要和我聊天。没办法,大家刚认识怎么也得给点面子,就和他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主要还是我在说,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都是校长室、主任室的常客,老爸老妈与学校传达室大爷的相熟程度决定我一定有很多故事值得给小柯听。

我点了一支烟,问小柯要不要,他说烟没有甜味,不爱吃,更别说叼在嘴上了,太累。我索性朝他吐了口烟,侃了起来。起初是聊以前怎么不听话,在原来学校如何装逼,后来有谈到了女孩或者说是女人,这时候对面床动了几下,原来是李逵他一直没有睡觉,在听我们聊天。

“李魁,你咋不睡觉呢/”

“睡不着”

“吵着你了吧,我们不聊了”

“没事,没事,你们聊,我也听听”

不知不觉已经一点多,我越聊越起劲,可慢慢发现,要和我聊的小柯已经睡着了,一只脚搭在床架子上,下面是我珍贵的头颅。要听我们聊的李魁也搂着床架子睡着了。就剩下一个可怜的我,想睡觉已经不可能了,太兴奋了。自己打开电视ESPN正在转播冠军杯,直到天亮了,鸡叫了,我才找到一点睡觉的感觉。

朦胧中听见有个人问我,“老二,你那鸡翅我吃了啊”此人正是李逵。

“啥东西,啥东西?”和尚肥仔也凑了过来,还一颠一颠的。

在一阵阵吧唧吧唧声中,我开始怀疑物质决定意识了,毕竟在他们的意识作用下,作为物质的鸡翅消失了。

军训开始了,现在我已经忘了军训被分在几连了,只记得连长经常拉肚子,几个男生连经常合在一起欺负一个女生连,气的她们连长把我们好一顿臭骂,连男生连长都没有放过。我和李魁在一起,因为个头差不多,我们两个在队列里紧挨着,可能就是因为两个优秀的男生走的太近的缘故,军训时我们发生了一次冲突,也是三年中唯一的一次冲突,现在我还觉得对不起他。

冲突的起因很简单,他总对我做恶作剧;冲突的经过也很简单,我拿一板砖砸在离他不远的地上;冲突的结束也很简单,他向我道了歉;可效果却不简单,在那之后七号院很多我不认识的人见我面也叫声二哥,人气指数直线上升。李睿说我虎逼,可我认为除了与猫科动物同属哺乳纲之外,便再没有什么联系了。之后我请李魁喝了一顿酒,一是表示歉意,二是表示感谢。再以后我们的两个的关系可以借用彪哥的话说“冈冈的”。

我一直认为李魁也是个人才,从他特立独行的性格上可以看出。他对事物的分析有独到之处,几乎每天都有一个发家致富的点子从他嘴里冒出来,按照他的说法,只要抓住其中一个,便可三年赶英,五年超美,比尔盖茨也不过如次。之后有一个叫张君伟的兄弟说他抽风,他每说出一个点子就抽一回,索性就管李乐叫做“李一疯”。一天一疯,一疯一天。慢慢地李一疯的大名传遍校园,各种咨询公司纷至沓来,猎头公司更是早早瞄准目标。

还是受宝鸡淳朴民风的影响,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李魁为了人们不在叫他李一疯,他的想法也渐渐开始不再外露。用他的话讲,我上学的目的是为了报效祖国,报效人民,党和人民培养我这么多年,绝不能叫投机倒把分子来窃取本应属于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听了他的话,我感觉热血沸腾,五星红旗在华盛顿国会大厦上迎风飘扬,广大无产阶级战士,喊着口号,奔赴祖国建设的最前线。

其实,我考大学时也有自己的远大目标。当时我身为共青团员,三代工人阶级家庭,正所谓根红苗正,报志愿的时候我报考了新疆的石河子大学,那是一所不错的大学,而且与中亚某过接壤,既可以学习文化知识,又可以保家卫国,毕业后还可以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与疆独分子决一死战。只可惜自己的分数比石河子大学的最低分数线差了三位数,自己也想不出让人家录取我的理由,此事作罢。后来为了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便毅然决然地来到古城西安。

我也不知道有这种想法的确切时期,反正我们想过。

到后来看见各种公司的老板们、政府官员们最次也抽芙蓉王,二奶也从大学里养,在深藏内陆十万八千里的西安动辄就是几顿海鲜。我们顿时醒悟了,原来我们身处市场经济的大潮里。

西漂十年:80后睡在西安城中村的日子》小说在线阅读_第1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千恨百媚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西漂十年:80后睡在西安城中村的日子第1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