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质有四形,指的是覆盖物而言,而砂的本质,是安忍不动的。
在其覆盖物上,又分二层。
第一层,就是以土和石为主体。
土石为根本层。
土石之上,方有水,有木。
水与木就为第二层。
以砂,土石,水木组成了基本构造。
以基本地理模型为论,面南背北,左东右西。
则西方与北方,都是重中之重。
而东方与南方,则是为臣为民,辅佐西北。
水,是一个特别的物质,他是天地的纽带,随对象的不同,自身也不同,所以与砂论,则为阳,与火论,则为阴,论六经归属,则属少阴,论其所用,又归少阳,千般变化,因其无形。
现代的风水学中,很多时间都迷茫与水与砂的区别。
在理论上,不得有丝毫迷茫,否则,就会心存疑惑而不得解脱。
水本质上是与砂对应的,但同时又是砂的覆盖物,他即是流动的,又因井而定形。这在解释形的时候,我们已经说过,水入井中,则得其形。
这个道理很不容易理解。
举例来说,流动不息的那是水。但是对于河流,他好象又永远存在,这又是覆盖于砂上的形象。
其实,水,就如同人的眼耳口鼻诸窍,所以要算在砂法之中。
而主财的水,是那流动不息的物质,甚至于里面的鱼类等。比如挂个鱼缸在家中,这也是主财的,但不是地上的覆盖物了。
如何鉴别他呢,我害怕大家还是没有看懂,听懂,读懂。
大家掌握性字,即特性就不会有迷惑了。
只有其性,能别其人。就如同做好事时是好人,做坏事时是坏人一样,而不能依长相来鉴别好人与坏人。
水的特性是流动不息。砂的特性则是厚德载物。
掌握这个特性,就不会迷失。
为什么讲解砂与水的区别就这样困难呢?
这是因为我们的深入不够。
本来,我并不打算讲理气的内容,但看见前面有一个网友,认为水是与砂对立的,不能相生互根的,这当然不合阴阳之道,阴阳之道,不仅仅是对立,还是统一,还是互根,还是消长,还是转化等等。
虽然不合符阴阳之道,但问题的要点还在于我不能讲清楚,为了彻底的讲清楚水与砂为什么要对立,为什么又成为天地要素,我就引入一点理气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明白。
水与砂的对立,其实是同一物质的不同侧面。
水的特性是波动,波浪,波,都是水之表。
正是这种特性,让他成为地理的第一要素。
而砂的特性是颗粒,细小,无穷,堆砌,是物之里。
也正是这种特性,让他成为组成世界的重要元素。
这个理论,用现代物理学解释,那就是波粒二维性。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来的。
不过,要知道中国哲学,数千年前就知道了,这不是我在意淫,而是事实。只不过,中国人善于退化,不思理解罢了。
不是为了争论谁是第一,而是为了仰慕古人的光辉。
早在黄帝内经的年代,就五音五行并称,诸位可以看一下古代文献。
五音,就是波。音波,声波。其应于万象,就是水波。
五行,即五种运动的特性,起自于七曜五星,其实就是流动的光。光可以看成粒子。
一直以来,这二者并称。却没有人去思考,无所不包的五行,为什么要另讲五音,为什么六十甲子,要去纳音。
迷失的途人,就这样弄丢了自己的宝贝。
杂音退财。
凶光伤身。
为什么害怕那日夜凶光的宅子?为什么宅子要安静详和,没有杂音?
这就是波与粒的作用。
风水学上归于理气的范畴,在峦头上,就用水与砂来表达。
中国人的聪明,没用在正道,这点燥音理论,不是研究高山流水,洗人心肺的音乐。
反而在很多骗术上面,发扬光大,别人就是放大音乐,或者数人同说,让被害者心烦意乱,从而请入瓮中。
所以,对于燥音场合,大家就要特别冷静,以求明哲保身。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儿了,今天的内容纯属计划之外。希望大家谅解。
最后,祝大家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