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经常会抱怨的一件事情就是肚子痛,开始的时候你还以为小孩子淘气,乱说话,当不了真。但是真的作不了假,小孩子会一直在嚷嚷肚子痛,会很令人烦恼。
首先小孩子的毛病十有八九是肠胃消化不良引起的,所以这肚子痛也必须从这个方向考虑。如果是消化不良引起的,标准的方剂就是保和丸,里面有神曲,山楂,麦芽,莱菔子,半夏,茯苓,陈平,连翘,消食下气。但这只是标准方,有时候消化不良比较严重的话,要动用到大黄之类的承气汤,具体就要看看舌头等其他临床症状再做决定。
第二种情况是属于营养不足,特别是对于那些先天不足或者是后天失养(比如说吃了太多抗生素导致没胃口的)的孩子,这些孩子特征是脸色较青白或萎黄,缺少血色。按他们的腹部会觉得软弱无力。这些类型的小孩也会经常说肚子痛,还有手脚心热,流鼻血,体力不足很容易累等等。这种情况用小建中汤或黄芪建中汤都会有很好的效果。一般两三剂之内就会见效。
另外一种肚子痛是因为受寒,比如说,喝了凉水,或者冬天时候肚子受风吹,或者不用鼻子呼吸而是用口吸气,把冷空气吸进肚子,这些情况都会造成肚子痛。我女儿有一次说肚子痛,不知道她是特别有悟性还是直觉反应,她说完肚子痛后,就接着说在幼儿园喝了凉水,所以我马上就反应过来她这肚子痛就是因为喝了凉水造成的。这种肚子痛比较麻烦一点,正规的治疗是要用到附子的,比如说,真武汤。但是一般人家里没有附子这些药的话,用生姜也可以。
很多西人小女孩或者青年女子,为了表现自己的sexuality,穿衣打扮时刻意把自己的肚脐和小腹部位露出来,甚至在冬天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种现象我每次看了都不禁在心里打个冷颤,这种女孩子到了月经的时候必定会痛得要死要活的,这种肚子痛喝一杯热姜水或者简单的热咖啡都会缓解,或者用个暖水袋捂一捂都有用。吃止痛药完全不必了。
最后一种肚子痛,根据西人的说法,是和美国目前的食品行业有关。美国人目前大量使用玉米制成的果糖,广泛用于各种各样的饮料和加工食品和糕点,几乎无所不在。普通很难避免在日常饮食中摄入果糖,如果果糖不能被小孩子娇嫩的肠胃消化,就会出现腹痛,腹胀,嗳气,便秘,或腹泻。归根结底,这还是属于消化不良。
网上文章说国内有人因为不洁性行为患了一种神秘的病,现称为“阴滋病”或“恐艾病”,颇具传染性,连自己家里人都被传染,去医院查又查不出结果,于是怀疑是某种不知名的病毒。
我这个人对疑难杂症一向是很有兴趣的,所以特意留心了一下文章里所说的这怪病的症状,根据病友们的总结,这怪病的症状被归纳为:
1)持续发低烧(37摄氏度左右)多个淋巴疼痛肿大;2)舌苔白厚,舌尖红点,有白色念珠感染;3) 腹泻,肠鸣,大便较稀;4)鼻塞严重,上呼吸道感染;5)牙床肿痛,牙龈发炎;6) 皮肤压痕特别明显且不容易消退,皮下出现血点,皮疹,严重者出现紫癜;7)出现牙龈出血,持续腹泻,食欲下降,盗汗严重;8)肌肉关节疼,关节响非常明显;9)全身肌肉跳动。
所有多少懂得一些中医知识的人一看见这些症状,脑子里必然会蹦出一个字出来:湿,为什么呢?因为舌苔白厚,腹泻,肠鸣,多个淋巴肿大,白色念珠菌感染也是由于湿。再看下去,还有持续低烧,脑子里就会再跳出一个字出来:热。那么综合起来,简单的说就是湿热。再看下去,鼻塞,上呼吸道感染,还有传染性,脑子在绕几个圈,很快就会绕出另外一个字出来:温(瘟)病。
湿热病对中医人士来说简直就是太熟悉了,倪海厦整天骂的温病派就是也,即使不知道倪海厦,叶天士,吴鞠通等人的【温病条辨】听过吧,王孟英的【温热经纬】听过吧。那么这个湿热病的第一个著名方剂就是甘露消毒丹。里面有滑石,绵茵陈,石昌蒲,川贝母,木通,藿香,射干,连翘,薄荷,白豆蔻。在王孟英的注解里,这个湿热病的病症有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痛,斑疹,身黄,脸肿,口渴,溺赤,便秘,吐泻,疟疾,淋浊,疮疡等等。基本上就和现在这怪病吻合。其中最关键的是要看舌苔,一定要淡白或厚腻,或干黄。
如果出现四肢游走性麻痛,可以加防风或蜈蚣祛风。
湿热的东西西医怎么能检测得出来呢?怪不得这些病友走遍国内大大小小的医院,所有的检测都做了个底朝天,包括 HIV,肝炎,结核,肿瘤,都是毫无结果。人们要明白一点,西医检查不出来的东西并不代表他不存在,好像这个怪病就是湿热证,它应该是某种目前西医还没能认识到的病毒,但西医不认识难道就不能治吗?当然可以治,中医早就认识到天下有很多很多的病毒是能够产生湿热的症状的,至于这些病毒具体是什么并不要紧,只要是表现出湿热症状的就可以用这甘露消毒丹来治。一个东西,只要外表看起来像鸭子,走起来象鸭子,叫起来像鸭子,那么这东西就是鸭子,并不一定要做活体检查非要确定基因是鸭子才能认定它是鸭子。中医就是用简单的方法来判断什么是鸭子,然后进行治疗。西医就是那种非要做活体检查(有些治学比较严谨的医生可能还要活体解剖才罢休),基因测试,才能科学鉴定什么是鸭子。
古往今来,几千年来中医其实早已治过无数的病,没有一个现在的病中医是没有治过的,有心人只要翻翻古籍,必定可以找到一些所谓怪病的治法。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不断地重复自己的历史,人类研究历史的意义也就是为了寻找可以古为今用的办法。
西方人的阳气看起来比亚洲人强的其中一个原因
西方人的阳气似乎都很足,很健康的样子,而亚洲人则相形逊色。原因在于双方的生活习惯,西方人已到了夏天就喜欢晒太阳,都走到沙滩上,或在草地上,或者就在屋顶上,直接把衣服脱了晒太阳。
根据黄帝内经。四季调神大论的说法,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到了夏天,人就要晚睡早起,无惧阳光。就是说,要和天气的作息时间相符合,天亮了就要活动,天黑了就要睡觉。那么夏天的日照时间长,所以人也要相应的晚睡早起。无惧阳光的意思就是说,要充分接受阳光的照射,不要怕出汗,而且要适当的出汗,否则的话,皮肤就要长疮。而亚洲人一般都喜欢皮肤白皙,不喜欢日晒,有了空调后还连汗都出得不透彻,所以培养不了阳气。
相反的,冬天就应该早睡晚起,不要随便出汗,否则就要受寒,春天就要发温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冬天是不适宜做太激烈的运动的,尤其是要出汗的运动。冬天就应该象动物冬眠一样的保持安静,养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