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39

关于牛二的真相,杨志一辈子也没有讲出来。

他仅有的江湖经验告诉他,杀死同道兄弟是黑道大忌,这事如果传扬出去,自己会为天下好汉所不齿,弄不好还会有人按照规矩三刀六洞,结果了自己。

于是他在二龙山,在梁山,都把牛二说成是个无恶不作的无赖。

听到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好汉子!为民除害!

然而在夜深人静时,牛二最后的笑脸却使他不能入睡。

牛二在梦里总是笑着对他说:兄弟,皇上真的不是昏君?他真的要复查我的案子?

这时杨志总会满头大汗地惊醒,只有全力抽自己几耳光才能继续睡下去,因此他脸上的青痕经久不褪,大家都以为那是胎记。

其实那是他心底的愧疚。

在前往大名府途中,这种愧疚一度使杨志精神失常。

他经常看见牛二在面前站着,伸出手要抓他,然后天地就一片鲜红,好一阵子幻觉才会消失。

进入大名府的城门时,这种恐惧达到了极点——他发现不管多长时间,天地总是一片鲜红。

城墙是红的,房屋是红的,甚至树也是红的。

杨志吓得大喊大叫,口吐白沫,昏倒在地。

押解的公差不得不把他扛到大名府衙门。

杨志在迷迷糊糊中听到两人的谈话。

“这鬼地方真有钱——街边的树都用红绸子裹着。“

“你没听说?留守梁世杰正搞‘建炎礼乐’运动呢。“

“什么意思?”

“梁中书说了,现在贪官多,民怨重,都是那些个大乐(流行音乐)搞乱了人心,所以就把太祖太宗那时候的大曲(宫廷歌舞)都拿出来唱,什么万岁龙兴啊,黄河清啊,千秋岁啊……”

(*宋代大曲名目,详见《宋辽金大曲图考》。)

“那把全城弄成个染坊是什么意思?”

“五德你知道吧?比方说,隋朝是火德,尚红。火生土,唐朝于是顺了土德,尚黄。五代的时候天下大乱,后梁尚红;后唐尚黄;后晋是金德,尚白;后汉是水德,尚黑;后周是木德,尚青。

咱大宋受禅于周,木生火,所以是火德,尚红!所以啊,什么都整成红的……”

“哦,‘炎’就是红?这么说那些个大曲又叫……”

“别说了,到了。”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40

大名府留守司司衙。

留守梁世杰今天心情不佳。

他得到岳父蔡京的书信,今年上调回京的事又黄了。

想当初说得好好的,积累几年工作经验,回去起码升到正二品,进入政事堂(中央决策机构)。

然而多年过去,这事还是没有眉目。

按理说,当官当到梁世杰这个份上,应该满足了——大名府是北方重镇,四京之一,在这里当留守,地位远高于一般的知州、太守。

另外他年纪也不大,就算想提升也不用着急。

更何况他爬到这个位置,自己根本没付出过什么努力——当年他只不过休掉发妻,入赘蔡家,丈人打个招呼就把他从一个屁权力都没有的中书舍人(相当于秘书)外放到大名府当了封疆大吏。

然而梁世杰却急不可耐。

他一直没有忘记,当年自己的父亲因为在变法中站错了队,一夜之间被削职流放,自己小小年纪不得不靠偷窃填饱肚子,结果进了监狱,差点被牢头打死。

因此,只要一天没有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就没有丝毫的安全感。

岳父在信中说,他调回去的主要阻力在于年齿尚轻,政绩不显,百官不服。

梁中书哼了一声,把书信揉成一团,扔进废纸篓。

“政绩不显?百官不服?放屁!”

他很清楚东京那些混蛋为什么不服:

这些孙子瞧不起他这种靠着老婆的关系爬上来的小人。

人家都是靠亲爹的关系才爬上来的,认为只有这条路才叫光明正大。

平心而论,梁中书在大名府还是做出了不少业绩的。

在他的领导下,大名府犯罪率大大降低;

他还倡导了建炎礼乐,在街头挂满了太祖太宗的画像,斥巨资仿造陈桥显烈观,把大名府变成了一座红色的都市,使大宋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威望如日中天。

然而上次回京述职的经历告诉他,这些努力作用不大。

朝廷大员对他爱答不理——接待陪同的六部代表都是侍郎(副职);

就连普通京官都瞧不起自己——在大街上,他的座驾老被京字头的同僚超车。

对于他这个级别的官员来说,前者还可以容忍,但后者绝对是赤裸裸的侮辱。

但凡有点自尊的官僚,绝不能对此听之任之,唾面自干。

于是,他开除了自己的司机。

想起这些事,梁中书沉着脸坐回太师椅里面,陷入了沉思。

他尽管不服气,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能有今天,完全是靠着丈人蔡京。

于是他又把那封信捡回来摊平,重头细读了一遍。

岳父的话跟以往一样,让他戒急用忍,继续积累民望,等待时机。

梁中书想了想,觉得也没别的办法,只好等了。

不过积累民望?还能怎么积累?

梁中书这人表面谦逊,其实对自己的才能很自负。

当初岳父给他出过主意,教他怎么赢得民心,比如说交好钱庄发展经济啊,上街跟老百姓聊天啊,到贫民家里吃饭啊等等,他全都没有采用。

他深信自己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那就是抓宣传。

他找来几个以前在礼部任过职的笔杆子,几年时间就让自己在大名百姓心中成为神一样的人物。

坊间传说他不贪财不好色,专门打击贪官污吏,一心恢复太祖太宗时的清明吏治。

很多民间代表经常来留守司衙跪送锦旗:

“梁中书不能走啊,大名府需要你!”

然而这已经是他权力的极限——他无法影响别人治下的百姓。

更何况最近事情还有点像反面发展的意思:

上次回京,皇帝告诉他说,全国各地的百姓都上书情愿,内容出奇地一致:

“梁中书不能走啊,大名府需要你!”

梁世杰站起身来,轻轻捶打自己的额头。

他鼓励自己,别急,只要有岳父在朝中,早晚有大权在手的那一天。

这时他忽然想起,该去选人押运生辰纲了。

有关生辰纲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作为一个好女婿,每年岳父蔡京寿辰,他都要送去价值不菲的珠宝当作寿礼,叫做生辰纲。

然而蔡京却没收到过几次。

因为这些珠宝在途中老被人抢,不管是派心腹押运还是雇佣镖局,都无济于事。

水泊梁山那些基情燃烧的岁月:山寨大国里富二代与穷二代的战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3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暗黑山老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水泊梁山那些基情燃烧的岁月:山寨大国里富二代与穷二代的战争第3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