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室内环境来说,无论是上层人士还是贫民,宠物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同样释放出等级信号。先谈谈狗,它们越是与没有实用性的打猎有关(还是和英国的生活方式相连),越上档次。因而上等人饲养的多是拉布拉多狗,金色取猎物狗,威尔士科吉斯狗,查理王斯潘尼尔狗和阿富汉猎犬。想做上等人就得多养几条这样的狗,还应当依照昂贵的白兰地或威士忌酒来给它们起名。中产阶级喜爱苏格兰或爱尔兰猎犬,所以就给它们取苏格兰或爱尔兰名字,其中最常见的名字是“sean”(爱尔兰最常见的男人名字。-译者注),为了好让别人读对发音时常拼为“Shawn”。贫民阶层偏好能和“保护”这个概念相关的品种,如道伯曼狗,德国牧羊犬或斗牛狗。再不就是可用作户外搜寻的狗,如猎兔狗。对狗来说,越瘦越能体现社会地位。吉利•库柏曾说,“上层人士的狗一天只喂一次,因而和它们的主人一样苗条。”有身份的人经常夸耀某些品种的狗,仅仅因为地位低于他们的人买不起这些品种,因而他们便一股劲儿地饲养罗德威尔牧羊犬,或者德国魏玛狗。狗自古至今倍受青睐,不仅由
于它们品种繁多,多养几条能表明主人属于田产丰厚的绅士阶层,而且还由于让•雅克•卢梭两百多年前指出的另一原因。
简单地讲,要捧一个人,就是要满足他或她的成就感 优越感,要打击一个人就是要剥夺他或她的这种感觉.譬如一个女人拿着新买的LV有意无意地在你面前晃来晃去,你若是要捧她,可说"哇 这个包包好漂亮,一定要几万块吧" 哪怕对方装作面无表情,心里都是暗爽的.当然,你可以再进一步,突出表现她的优越感"上次我看了好久,就是没舍得买" 想必此人就要暗爽一整天了...
当然,你若要打击此人,便可对其包包视而不见,装作根本就没注意.若是想进一步,便可说"你这个包包好逼真哦,我上次在XX看见一个,只要50块,不过还是你这个比较真哦" 转眼你就可以欣赏对方的猪肝脸了...
不过dongzhicj提的挺重要,就是每个人都有个自己的价值表现标准,前文列举了世人攀比的种种价值次序,什么权 名等等,但具体到个人由于各种原因又有不同(此后文再谈),你若是对个武术大师尽夸其文采好,你说有用么?所以人常说哪,要看碟下菜...
最关键的变量
前文的六大战争想必诸位看官都还记得,大家自然而然可以想到若是这几大战争输得惨,心理必是不自信的,焦虑的,不安全的. 虽说这几大战争只是人早期的一系列争战,但却处在非常重要的时期,而且很快就又被卷入了谁也逃都逃不掉的价值排序之战中,若是前面的都没打赢,碰到后面的战争结果实在不堪乐观..
有看官就要说了,"你这就是胡说八道,我早期你所谓的战争没打赢,还不照样过得舒舒服服?况且出身境遇像马加爵的人可着实不少,也没见几个会挥刀砍人的?"
是啊,各方面境遇与马加爵童鞋相似的人多得是,为什么像他这样的人其实很多,真的走到他这一步的人很少呢?事发以来,各种各样的马加爵心理分析层出不穷,但是楼主还真瞧不上. 让楼主告诉你,这里面最为关键的一个变量就是---自我意象,就是“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
你让一个认为自己是虫 是牛 是马的人去做虫 做牛 做马?他会反抗吗?楼主告诉你,他不仅干得老老实实 乖乖的,你若是多给他一点馒头 加餐,他还能过得快快乐乐的 欢天喜地的.但如果你让一个以为自己是龙的人去做虫 做牛 做马,也许他一时老老实实的,但心理无时不刻都充满不甘和愤怒,要是哪天碰到试图剥夺掉他价值感和优越感的侮辱 歧视,说不定斧头就挥到你脑门上去了.
马加爵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小时必然由于各种原因在心目中形成了"自己是与凡人不同的 是注定要出人头地"的自我意象,可是天不遂人愿,偏偏那么多挫败和输人一等,如此大的落差,你说他受不受得了.
这种高人一等的自我意象形成可能有多种原因.在这里,楼主情不自禁要8一下中国人的本性和教育了,中国是个无比虚荣的国度,国人都想着做人上人,飞的比天还高,教育也是这样"你要好好读书,到时哪就可以出人头地,就可以光宗耀祖,有大出息,有好工作"
诸位看官有无这样的经历,成绩好一点或长得漂亮,常有邻人夸奖"哎 你这孩子成绩这么好,将来一定有大出息""我看你这孩子面如冠玉,剑眉星目,天庭高阔,将来一定是宰相之才"
这里面潜在的逻辑是什么?就是"你不是你现在平凡的自己,你实际是一个将来xx很了不起的人物,是大官 是大企业家 是有大出息的人" 你瞧,真正的自我被否定了,不知不觉被插上了一个大如斗的超级自我意象,漂亮是漂亮,可惜是假的.这种都不承认真正自己,而以为自己是龙 是天之骄子的虚荣的人,遇到那再自然不过的风风雨雨 起起落落,你说将来能不焦虑,能不痛苦么?
顺便说句,自强自立,知足的人,便是筚路褴褛 简衣陋食也能活得自在快乐.而那些从小哪被捧得越高,赞得越美的人,长大后便摔得越重,碰得越惨..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救赎之战
前文谈到了人人都希望活得有力量,有价值感,比别人过的好,然而可惜的是太多的东西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人人都能得到。这就是经济学学中的首要原则:资源稀缺性。打个比方就是:财富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比尔盖茨;官位是有限的,不能人人都做县长 市长;美女帅哥也是有限的,大多数人只能找个普普通通对象恋爱结婚。
诸位看官可千万别小看了这个资源稀缺性。一直有看官在谈论道德 理想,可楼主要告诉你的是,社会目前大致还是保持资源的相对富足的,也就是人人都还能维持一定得生活标准,但一旦资源无法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时,灾难也就爆发了,您说的美德 互助 友爱都将荡然无存,直到人口减少到资源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历史上大规模的战争和侵略都与此有关,有兴趣的看官还可以查查奥尔良水灾后的人灾
经历过前六大战争的看官自然知道,永远只有少数人长得强壮 漂亮,只有少数人出身不凡,只有少数人头脑特别聪明,只有少数人总是特别受别人欢迎。。。大部分的人的生活轨迹也是普普通通,有得有失,大致平衡的。特别是在价值次序的争战中,名声,财富,地位。。。这些东西都是很有限的,绝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
人都是希望想同人家比较的,想表现自己的价值和不凡的,可那怎么办呢?资源不够啊?但谁又能忍受那种无能的感觉呢?
于是形形色色 五花八门的“救赎之战”
简单的来说,“救赎之战”就是说每个人总要拼命要寻找一种表现自我价值的方式。ok咱长得不高,长得不帅,咱就努力学习,希望得到老师的喜欢;ok 咱社会地位不高,咱就多挣钱;咱无权无钱,咱就练一门技术:什么篮球啊,足球啊,写作啊,画画啊。。。。 三教九流 ,360行,甭管什么厨子 木匠 画家 戏子 打牌。。。 咱啥也不行啊,没事,那就多交朋友,一样有满足感。。。。总之一句话,每个人都千方百计让自己感觉到有能力。
正所谓世间万千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哪怕真的没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哪怕拼了命也要去修炼一门。这下人们可真真正正把各种压箱底的绝活都使出来了。当你真的强过旁人时,你一定过得意气风发,开开心心;当你好歹有得有失 收支平衡时,你也大致过得平稳;当你一无是处,什么人都比不过,什么事都做不好 摆不平时,你这就叫无能,就叫窝囊废,你说心里能不痛苦吗?
顺便说句,你看那些沉浸于网游的人,不就是在游戏中找自己的价值感,找自己的能力,找自己的成就感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