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这哥们实在“太有才”,我被雷得里焦外嫩,内伤了好几天,总算在这个周末才缓过神来。
为啥子呢?我一直在看回帖,也一直在郁闷一个问题:尽管很多朋友都很抬举我,但是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你写这个帖子用心究竟何在?”开始,我确实为这个问题“纠结”后来总算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身处在社会大变动、居民大流动的今天,我们很多问题还来不及请教父辈(很多问题他们甚至也不知道因为根本就没经历过),就已经成了过眼云烟。所以,面对世事纷繁的现实,我们必须有智慧从中梳理出能够让我们努力地生存得更好的东西。由此,我就底气十足地回帖呀,写帖呀,不为别的,只为能在社会大变动的今天,给朋友们一点点个人的心得做批判的靶子或者提醒的钟声罢了。
既然琢磨出来这个由头,所以我一直想在文章里写写社会究竟怎么在变化。我前面说过了,从前中国的社会是相对封闭的。对外,交往不多;对内,城乡分离。现在,我们的国门打开了,于是有了漂亮的女大学生跟非洲黑鬼high在一起;我们的人口能流动了,所以,才有无数人蜂拥到大城市里当蚁族混胶囊公寓。这些都是社会带给我们的新问题。社会变化太快,我们还无力去分析去适应,它就又开始变了,快得惊人。
但是,我想写出一篇逻辑严密的东西来,却因为自己才学疏浅一直没有成功。正在我为近日网友对我的大加追捧沾沾自喜的时候,突然看到《那一年,井苍空还是纯女》这篇文章,顿时觉得这文章一出,其余的社会学论文、大部头著作,甚至《什么论》,全他妈的俗了,俗不可耐。《井苍空》一文的作者,真乃神人也,聊聊几句,调侃中带着淡蓝的低调华丽的忧伤,缓缓为我们揭开一副中国社会的诡异(或者瑰丽)画卷,其功力之高、其眼光之准、其分析之透,真真令国人倾倒,令豢养文人汗颜。(咋样,我捧人的功夫一流不)
《井苍空》一文,虽然并不庄重,但是,却把中国社会的现实变化道个干净。看了这文章,大家不得不承认,社会确实在变,不是普通的变,而是非常迅速地变。变得让人猝不及防,变得让人措手不及。
我不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当然也不是犬儒主义者,但是我很推崇达尔文的一句话。他在《进化论》中说道:“适者生存,变者生存。万物进化的幸存者不是属于那些最强大的,而是那些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达尔文说得好,万物的生存进化,都是那些能够积极应对变化自我调整适应环境的种族。对于自然界,以变化求适应,以适应求生存;对于社会,一样是以变化求适应,以适应求生存和发展。
因此,这就有了我这一周的惊叹、目瞪口呆、反思、沉淀。我觉得,我洋洋洒洒写了十几万字,也没有《井苍空》一文聊聊数语来得精到。但是,痛定思痛之后,我又缓了过来:毕竟,《井苍空》一文只是在揭问题、看病,却没有给答案开药方。而我,则是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家认识病症之后,再给点我独家秘方(管用与否有待检验)。也就是说,我帖子的存在还是有价值的。这样,我才把阴霾扫净,重新开写。耽误大家功夫,请原谅哦。
好了,我刚才说到,我们的世界,特别是中国的社会,正在剧烈的变化。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相信只要不是瞎子,肯定能看清这个事实。
第二个观点就是,要想努力地生存且生存得好一些,就需要积极应变。以变制变,以变取胜。
这个观点如果说绝对点,那么我也想拽几句洋词儿:
人要努力地生存,且生存得更好,其前提是在变化来临之前,把握先机,掌握主动。所以,人生辉煌的关键是掌握人生主动权。
还有:
应对变化的较量首先是预见和远见的较量。。。
人与环境的博弈首先是认识并开发优势的博弈。。。
如此等等。
第三个观点就是——如果说得客观一点,大家来到这里,其实并不是闲得无聊。你得承认,来到这里转悠,其实想去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命如何、生活如何。说得再白点,大家到这里来,想要找的其实是一些或富或贵的人生经验。当然,最低层次是保护自己,然后才是在社会上或富或贵,最后是游刃有余。
我承认,我不能给人们提供或富或贵的经验,以让人们积极地应对变迁中的社会,从而更加潇洒而不用去艰辛地生存。但是,我力争给人们一些我的答案,这是迄今为止一个很独特的视角,用这个视角来看待世界、来对待周围的人或事,我相信,可能会让我们感觉更加主动一些、更加自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