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了好几位大姐,平凡朴实的外表下,掩藏着那么大的能量:一位做饮食的大姐,她和老公从个体户做起,二十年坚持,现如今他们的饮食公司,成为本市的一个文化特色,甚至是广东饮食文化的一个传承标示。从开始的三十个员工,到今天的一千多个员工;从开始的褒汤喝粥,到今天的全套粤菜;从开始的市场采购,到今天拥有自己的鱼、鸡、肉、菜供应基地;从开始为一日三餐忙,到今天承担起巨大的社会责任;还有一位大姐,做造纸厂的,她的工厂,就在玖龙纸业的旁边。她从开始的年产量十吨,到今天的年产量三十吨,利润再薄,在行业里都是环保先行;我们的副会长,近六十多的老大姐了,她热情善良,极体贴人,更难得的是多才多艺。席间即兴演唱了好几首歌曲,声情并茂,歌喉宛如二十多岁的姑娘;还有一位老大姐,八十年代帮别人加工手套,剪服装线头开始起家,到如今不仅在香港拥有自己的时装公司,还涉及多个行业,目前她是四个跨国公司的总裁,在全世界四十多个国家拥有自己的分公司。她说自己当年踩单车给客户送加工好的服装,天降大雨。她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盖在衣服上,在雨里蹬车,心里就哀求:老天爷,你可怜我一家子生活,不要让这衣服报废。她讲到这里的时候,回忆起当年创业的艰辛,仍然是泪光闪闪……我能够和她们坐在一起,觉得无比的幸运。
今天在现场还有一位大姐是一家做广告代理公司的总裁。形象优雅,口才极好,在她的言谈举止中,随时跳出本市上至市长,下至文联主席等大人物的名字。她说我们本市的这些女企业家们都太低调,太朴实了,与新时代的女性不合。坦言自己经常被各地的妇联邀请去进行各种各样有关婚姻,美容等等的讲座,所以,现场就为在座的各位姐妹们进行一些婚姻指点及形象培训。
我很“幸运”,就坐在她的对面。正好被她拿来示范,并且是做为反而教材来示范。她说,从生理方面来讲,女人天生的话多,男人话少,所以女人爱唠叨,这是天性没法改的,但是男人怕女人唠叨,所以你要会唠叨,不要如同当老师的,一说话就是教育别人,要用撒娇的口气。偶弱弱地说了一句:每天上课回家都累得一句话不想说,没力气唠叨了……
话没说完呢,她紧跟着:女人千万不要想着去改造男人,这是婚姻大忌。你老公娶你就吃大亏了,做老师的最喜欢改造别人,你改变学生,学生还有毕业的时候,可你老公主惨了,他永远没有毕业的时候,终身接受你的改造,你说他痛苦不痛苦?所以你在家,千万不能再当老师。我再次饱受打击,555555……我是那样的人吗?
“女人啊,……”她接着说,“为什么女强人基本上都婚姻不幸呢?太好强了。而且,忙于工作,不善于修饰自己,不讲究自己的外在形象,这样,老公会觉得和你在一起没有新鲜感,你不能提升你老公的外在形象。比如说你吧,”她指着我,(我第三次成为她的反面教材。)“我就从来不会以你这样的穿着出现在公共场合。”我看了看自己:军绿色的牛仔半长外套,紧身的黑长裤,羊皮的半腰短靴,头发束成一个马尾扎在脑后,和她的珠光宝气,精心修饰的面容及发型一比,确实寒酸!我再次弱弱地说:“刚从讲台上下来,洗了一下手就赶来了……”“那也不行,如果我是你老公,你会以这种形象出现在这种场合,三分之二的可能性会淘汰掉你,换一个漂亮的女秘书。”
我和我们的副会长一起笑了起来,在座的各位也全都笑了起来。我们大家都是朴实得走到大街上别人就找不出来的普通人。可我们的老公都当我们是宝,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真正的好女人,就是里里外外一把手。我们在外面好好做事,在家里是贤妻良母。在我们眼里,婚姻如同穿鞋,旧鞋子穿起来舒服;婚姻是碗老火汤,色可能淡,味却醇厚;婚姻是家里的那个老家伙,给你一片天地,只要你活得开心,你怎么样他都容忍和欣赏……那些电影电视里的悲剧女强人,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是那么遥远,而且,如果连自己家庭都处理不好的女人,怎么可能管理好自己的员工,带好自己公司这么一个大家!
最后,我们一致推选那个广告公司的总裁做我们市区女企业家分会的会长,因为她可以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而我们,都太忙,都太务实,都太低调 。
说真的,张平的玉白菜偶都想要一棵了。
这些白菜是她家里人做好了后,请人发的照片传给我的。有网友细心一点,会看到有人发帖说:梅老师,照片怎么给你。
看照片这些玉白菜非常漂亮,但是,网上的各位大侠都很厉害,也许实际物品没有那么漂亮,大侠们不好意思说呢,对不对?
现在决定上传的日期都是根据大家猜的日子人数多少定的。但到时候,到底到了哪一页,会发在什么位置,我自己也无法知道。因为,回帖的人数,天涯服务器如何翻页,都不可定。而且,年三十那一天,可能也会很忙,接个电话,聊个天,到电视前面看个小品,甚至有可能会突然网络故障……哎呀呀,这个随机性太大了。不过,也很好玩,对不对?
年二十五前截止。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天涯的版主也不可能删帖的,而且,天涯的帖子没有编辑功能,自己无法改动。这样,各位网友的猜谜帖就可以原样保留了。谁也无法作弊,大家的眼睛都盯着呢。完全符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猜着玩啊,赌运气,乐呵一下呗~~~
今天带学生出去欣赏中国园林,刚刚回来。
因为我们要给学生讲中国传统文化,但是现在的孩子除了上学,就是在家看电视,玩电脑,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基本上是来源于书本和媒体。带他们走出去,亲眼看一看,摸一摸,实际感受一下,个人觉得非常有必要。
孩子们开心坏了,我可累坏了。
现在孩子们总算都由家长接走了,我开始码我的字。
休息了两天,头脑清醒一点了,也算是整理出一点儿头绪了。呵呵,今天应该可以言归正传码一大段字了。
行情被炒热了,孩子的课外补习需求被大大地激发出来。我们简直想不到,商业广告有这么巨大的力量,而人们是如此地容易被忽悠进来。做我们这行的好多人都偷笑:知识终于值钱了!大机构哄抬物价,咱们小铺子搭搭顺风车!另外,家长再挑剔老师,我们也终于可以不用内疚,不用反思,不用再去教研了:换老师呗!而这个换下的老师,哼,正有着另一个学生等着安排呢。
而这些新机构的运作模式,和我们以前老老实实地上课相比,显然有着更为巨大的盈利空间。陷于后经济危机中的那些本城有钱佬们,如同发现了投资新大陆,一窝蜂地挤进这个行业。
于是老师的行情暴涨!以前是谨小慎微,唯恐家长不满意,学生成绩不好,自己找不着饭吃,现在是牛皮哄哄的,且不说,那些有着教学经验的老师,就连刚毕业的大学生,也个个都把价码开得很高,你认为我教得不好?哼,我还不想教了呢。想用我的地方有的是!
这个暑假忙极了,我甚至都没有散步的时间。有一天晚上,我准备收工了,电话响了起来。
“梅老师,你是不是只顾着赚钱,都忘了我啦?这么久了,咋都没见你来找我这玩呢?”是张平!
“你这个流动小摊贩,满城市跑,我怎么知道你在哪里摆摊啊?我忙,你不会打个电话给我啊?”
“我咋好意思打搅你吗?”
“你今天是不是来我们这里摆摊啊?如果在,我现在就去看你吧。”
我的生活,每天都是别人来找我,跟我咨询这个,咨询那个;家长把学生送到我这里来,也是抱着极高的期望,而我这个人责任心又重,成天把自己累得要死。可是,如果我和张平在一起,都是她在讲,我在听,我一点儿也不用费心。所以,张平一打电话说:“梅老师,来我这里玩吗,我都要闷死了。”只要我的手头工作可以丢得下,我就会跑去听她聊天,是工作和生活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