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张平的话让我听了真如醍醐灌顶:原来是这样子的啊!古人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把培养小孩子当作雕琢玉器,原来道理在这里啊。玉器的雕琢是不能照着图纸来的,又有哪一个孩子是可以按照父母的想象来培养的呢?一个孩子,他的特性是什么,优点在哪里,缺点在何处,我们其实应该先仔细地观察、了解孩子,然后想想,这个孩子应该如何雕琢,成为最独特的他才对呀!做父母的或做老师的常常对孩子说:你要怎样怎样,你看看某某某是如何如何……诸如此类的话,频繁地在我们耳边出现,岂不正是照着图纸做玉器,让所有的孩子成为一个样子吗?

我又对张平说:“他硬要你做,你就做嘛。现在赚点钱不容易。”

张平很倔强地说:“不!他爱找谁糟蹋找谁糟蹋去。我不能为了钱让一个好东西毁在我手里。”

我看着张平那十头牛也拉不回的样子,不由得想:我能不能像一个好的玉器师傅那样,面对一个孩子,可以不受别人的影响,不受潮流的影响,我只根据这孩子的特点,去雕琢他,培养他,让他成为他自己,成为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呢?我不由得告诫自己:我不能为了任何理由让一个孩子毁在我的手里!我暗暗下了决心!我要尽力做个好玉器师傅——一个好老师,至少不能输给张平吧?

张平看我在那里发呆,忙问:“梅老师,你是不是又觉得我没脑啦?”

我回过神来:“啊,不是。我是在想:我教小孩子和你们雕玉器,真是像啊。”

张平一下子懵了:“这和你教学生有什么关系啊?”

我笑笑,没有说什么。

张平牢骚发完了,心情就好了一些。她知道李经理的儿子在我那里上过课,就又好奇地问我:“李经理给你付学费了没有?”

“付啦。”

“让你打折了没有?”

“她倒是问了一下可不可以便宜点,我说没有便宜。她也就没说什么,是原价付的钱。”

“那真是奇怪了。李经理这个人,从来没有这么爽快过的。要她付钱买东西可不容易,还不打折。按她平时的做法,她要给儿子找辅导班啊,肯定会到处比较,考虑来考虑去的。她那么爽快就把儿子交给你,你有本事。”

我想来想去,也没想出来我到底本事在哪里,好像我也没怎么天花乱坠地跟她推销啊?她报名的过程,孩子学习的过程,我们沟通的过程都很正常啊!

张平郁闷地说:“李经理常为她的客人在我这里拿货的。她的平台比我高,要货的人也多一些。她把货卖出去,肯定要中间再赚一点。”

“如果她在你那里拿货做生意,要找下家的,这样做当然很容易理解啦。她如果不赚一点,我才觉得不正常呢。你的货卖给别人是卖,卖给她也是卖。如果你觉得卖得价格太低,你不能接受,你不卖就是了。”

“可是我做不到啊。我一见到她,就不由得气短。她跟我说话,都是气势凌人的样子,过我那里,直接拿起我的包就翻。我真是怕了她了。”

想到我初次见李经理时,她那强大的气场,张平对她又有着报恩的心理,她在李经理面前,肯定就只有听话的份。

“老张常说我,好货都叫人给拿光了,以后自己做大一点的时候,拿什么来撑门面哪?我们经常为这个吵架咧。”

我不懂他们的行业诀窍,也不好给参考意见,只好转话题。

“张平,你最近生意怎么样?好久没到我们小区来了。”

张平坐在那里,又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不好。梅老师,你说这个金融危机到什么时候才会结束啊?这个城市的人都快走光了,谁还买我的货啊?我现在去那些珠宝行收货款,他们一见我就开始哭穷,说没人买珠宝,开个店有多苦,又要发工资,又要付房租、水电、物业管理费什么的,我每次去,一分钱都收不着,还要倒贴路费呢。”

我想到了我们的辅导中心,三天两头的流失一个学生。孩子的妈妈说:“梅老师,不好意思,我们家孩子他爸公司没有订单,放长假,在家闲着没事,就让他来辅导孩子的功课吧。也省一点开支。”我总是笑着说:“没关系,需要再来。”然后,让老师们看看孩子上课的情况,把没用完的学费退还给家长;又想到了老公的工厂,差不多八个月了,没有订单,工人都快走光了。老公每天去工厂,坐在那里和他的拍档喝茶时就发愁:“再来订单时去哪里找工人啊……”

我从茶馆的窗户望出去,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是啊,这真是莫名其妙,美国的一个谁也搞不明白的什么次债危机,怎么就让我们这个城市倒闭那么多工厂呢?工厂倒闭了,工人也走了;还有那些投资的商人,也离开珠三角去了长三角了。这个城市的发展基本上是得益于改革开放最早的时候提出的“三来一补”引进外资政策,靠农民工的人口红利,靠出租土地,靠收外资企业的管理费繁荣起来的,没有自己的城市文化,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本土的居民生活中也非常习惯用国际产品,对外围经济的依赖性太强了。近二十年的时间,经济发展得很快,而本身的科技,文化,教育,经济等等方面的建设却非常薄弱,一旦外面的环境出现变化,自身的生存就会变得很艰难了。

我拍拍张平的手,安慰她:“放心吧,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一切都会慢慢地好起来的。07年美国的金融危机一开始,这里就在说要转型了,要从现在的制造业的生产基地,向服务业扩展,就是为企业的生产服务,为老百姓的生活服务,从外向经济转向培养国内市场了。这对我们都是件好事,对不对?虽然目前来说有点困难,但我们的前途就和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城市一样,一定是光明的。”

张平听着我的话,顺着我的眼光飘出去,突然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叫了起来:“咦,梅老师,你看,外面就是你们的广告牌啊。”

“暑假之前租的广告位,立了几个月了,你才看到啊?”

在这个茶馆外面,有两块并列的3米乘2米的招牌,一个是我们的,写着今年小升初和中考的考试成绩以及相关的招生事宜,另一块,也是教育培训类的,上面画着一个握着拳头的男人,在呼口号:学习是件大事情!某大教育,让你成绩提高八十分!下面又写着:本教育中心今年小升初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考进各类名校!

张平没怎么看我们的广告牌,她的眼光被旁边的那块牌子吸引了:“梅老师,我以为你是我认识的最厉害的老师了,没想到这一家比你们还厉害!”

我不在意地笑笑:“这家机构今年五月才在东莞设的教学点,他们哪来的学生去考小升初?成绩提高八十分,有哪个时间给他去培养吗?”

张平很吃惊:“那,你是说他们这些话都是假的?”

我说:“要招生嘛。花钱去吹牛做广告的事,哪里没有啊?”

这个太超出张平的心理底线了,她很不服气:“梅老师,全中国那么多人说我们河南人是骗子,可我从来就不敢骗人。可这些人敢这么明目张胆地立大广告牌说假话,咋就没有人说他们是骗子呢?这个世界太奇怪了。”

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那个下午一次看似普通的聊天内容,我们没有想到,对我和张平今后的生活有那么大的影响。我们也没有想到,那个立广告牌的培训机构,会在我们这个城市里掀起那么大的风潮。

(今天的更新到此结束。我从明天开始进入寒假忙碌期。但仍然会每日更新。如果量少,还请大家多多担待)

摆玉器的河南女人教给我的真知灼见……》小说在线阅读_第1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快乐又美丽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摆玉器的河南女人教给我的真知灼见……第1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