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孩子是妈妈的命根子,可是,张平却那样的宽慰我。她和我,除了一两次玉的买卖关系之外,也并没有多深的交情。她的经济并不宽裕,却不要我一分钱的医药;二十年潜伏期,我想她也会知道,却讲都没有讲过;责任完全是我们的,她从事情发生以后,有关这事情,她那么厚道,唯恐我感到不安,一个字儿也没有提过。我这个一直为别人负责的女人,一直为别人而奉献的女人,在张平面前,却什么也给不出。我在张平面前,没有心理优势。

暑假的时候我总是加倍地忙。老公忙了一天回到家,屋子里也是空荡荡的。他在我开这个课外培训机构的开始几年非常不习惯,总是发牢骚。现在,我不在家,他除了有生意上的应酬之外,会和朋友打球,带孩子去散步,还经常去他兄长那里坐坐,看他老妈。

这一天,我忙完回到家都晚上九点多了。老公对我说:“家里快要秋收了,大哥大婶都在地里忙,老爸最近不知道怎么了,吃不下饭,全身没力气,也不能像往年那样下田干活。老妈明天要回去帮大哥他们看家。”

“这样啊?”这消息有点突然,“要不要给老妈带点钱回去?”

“不用。家里有吃有喝的,在乡下花钱的地方也不多,要用钱让他们向我要,我这里有。”

“算了吧,就你?你这人是别人不向你开口,你就不知道给的主。你说有什么事你会给钱,她哪好意思向你要钱的。人老了,回到乡下,没地方赚钱去,又怕儿女嫌弃,就更希望有钱傍身。你不记得啦?上次你妈做手术,我去看她时,要给她包个红包,你说医药费你都付了,不用。结果呢?那个红包,她一直攥在手里!”

“哎呀,说不用就不用。要包,我这里给她准备。”老公被我揭了短,不爽。

“那,我给她买个首饰吧。哎,买个玉器挂着怎么样?都说玉保平安。”我又想了一招。

“你这时候去哪里买哪?明天一早你要去上课,她十点多就走了。”

“我去看看,张平有没有在步行街。如果在,我看她那里有没有好的,给找一个。”我说着,就往外走。

“你有病啊,这都几点了!”老公发火了。

“我就是去瞧一下,如果不在,我马上就回来。”说完,我就走了。

到了步行街张平常摆摊的那个地方,她竟然还在那里。

“张平,帮个忙。看看你有没有好的玉器挂件,给找一个。老妈明天要回老家去,我送个东西给她。”

“你老妈还是你老公的老妈?”

“这有什么区别吗?”

“自己的妈,就买个好点的,老公的妈,买个过得去的就行了呗。”张平嘿嘿笑着,使坏。

“有这样的想法还不如不买呢。既然要送,当然得诚心的送个好的啦。”我一边说,一边低头看玻璃柜里的东西。

“那个,如来,观音,弥勒都拿来给我看看。”

“男戴观音女带佛,如来是拿来供的,不是戴在脖子上的。”张平一边说,一边拿了一个大肚子弥勒出来,“你买这个吧,冰种,水头不错,也没有什么杂质,你看这个做工,脸上的神情,还有这个嘴巴,都做得很好。你婆婆是瘦还是胖?”

“嗯,有点儿胖。”

“那刚好,这块弥勒的个也够大。”张平把那个弥勒在我身上比划了一下,“这个弥勒给老人家戴的,不能用一个绳子系,得配一条玉珠子的链子才好。”

“行,你看着办吧。”

张平转身从身后挂着的包里抽出几根绿丝绳,然后又从玻璃柜台里端出一个小瓷盘,里面是一样大小的青绿色翡翠圆珠子。然后,张平就开始在那里编起来。她把那几个绳子紧缠在一起,打一个结,然后,用火机把绳子的头烧一下,一捋,绳头变得很细,然后将珠子穿过绳头,再打上一个方方正正的漂亮的结,她把绳子一端系着玻璃柜台,另一端用手使劲拉一下,结实了,再穿第二颗珠子。

我以为,这东西就和编辫子一样是很快的事,就任由她编,在旁边和她聊天。

“梅老师,你婆婆是不是像琼瑶电视里写的那种很高贵,很有气势的婆婆啊?平时家里规矩很多,你什么都要听她的?”

“不是。她是乡下人,不识字。普通话都说不好。我和我老公是在这边白手起家的,他家里不是什么大户人家。”

“她和你们住在一起吗?”

“我女儿刚出生的那一两年,她住在我们家,帮我照顾孩子,后来,就去了她的二儿子家住。孩子她二伯也在这里做生意。”

“那你这样读了大学的媳妇是不是整天看她不顺眼?哼,乡下老婆子!”张平仰起脖子,头一扭,眼一斜,做了个挺高傲的动作。

“你说什么呀。我们处得挺不错。她还会在客厅里唱她们老家的山歌给我听呢,很大声地唱哦。”

“我不信。你婆婆在你这样的媳妇面前还会这么自由?不小心翼翼地看你的眼色就不错了。”

“真的!其实吧,我婆婆是个挺随和的人,也很懂世故人情。我给她钱,她推让一下,也就收下,不计多少;给她买衣服,她就穿着,既不问多少钱,也不挑剔;不管带她去哪里玩,她都乐呵呵地跟着,帮我牵着孩子。她和她的那些老乡聊天时常说:这辈子她没吃过的,在我这里吃过了;她没穿过的,我都买给她穿过了。搞得我老公家那边的人都知道她有一个好媳妇。我呢 ,有这么个老宝贝呆在家里,可以尽做儿女的孝心,也觉得挺好。”

“如果在我们那里啊,才不会这样呢。媳妇看到公公婆婆不干活,还挑吃挑穿的,一定会骂他们老不死的。如果老公给他妈妈钱,让媳妇知道了,那是要干架的。自己的爹妈都不想管,还把公公婆婆当爹妈来伺侯?美死你。哎,有文化的人,和我们就是不一样。”张平一边说,一边想不通。

“也不是文化不文化的,我在网上也经常看到挺有文化的媳妇报怨婆婆的帖子。其实吧,我婆婆带孩子的方法我也受不了;她干了一辈子农活,就算身体不错,也不懂现代电器怎么用,我也没指望过让她做什么家务。但她不摆婆婆架子,凡事也会尊重我的意见,我觉得这样就很好了。要求不要太高,大家互相体谅,日子自然过得顺。有钱呢,你多给几个,没钱呢,少给一点,老人家很容易满足的。再说,你给他们钱,他们哪舍得花在自己身上啊,还不是带孩子出去玩,又花在孩子身上了。”

“你说的也对哦。哎,你说,我们那里的人怎么就不这样想呢?整天里吵啊,闹啊,鸡毛蒜皮的小事,屁大的一点钱,闹得鸡犬不宁的。梅老师,我以后要多和你学一学,你这样的人才是有福啊。”

给张平这么一说,我倒不好意思起来。正好眼一瞄,就见左边的摊子上有一块圆柱形的印章,顶端雕着一个小小的貔貅,就拿过来看,顺势转了话题。

“张平,你是不是放错了,这个东西怎么放在左边的摊子上啊?你打算卖多少钱?”

张平看了一眼,然后说:“哎,这个东西,亏大了。三十块钱,谁要谁拿去。”

这个圆柱形的印章,冰糯种的质地,均匀的绿,直径约2厘米,高约5厘米,顶端的那个貔貅张着大嘴,扭着身子,屁股肥肥的,须发牙齿,历历可数,线条流畅,造型生动,绝不是小徒弟的打靶货。

摆玉器的河南女人教给我的真知灼见……》小说在线阅读_第1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快乐又美丽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摆玉器的河南女人教给我的真知灼见……第1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