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我送张毅回去,看到张平的档口旁边,正站着一个身材高大的女人。她的脸盘也比较大,烫着披肩花,精致的竖条纹绸短袖衬衫,一条合体的西装裙,使这个略显壮实的女人显得身体纤秾合体。这个女人我以前也在张平的档口见过一次,那次她一到,就走进柜台,直接拿起张平的包开始翻,张平就半真半假地和她抢夺。但最终,所有的货都会被她拿出来一一看过。她走的时候,挑了一些绿翡蛋面,交待张平用白金给她镶一条手链,然后就走了。我那时觉得这女人的气势真强。不过,我向来对于陌生人,都不太会开口打开沟通的渠道。那个女人给人的感觉是挺厉害的,张平这种大大咧咧的人,在她面前都变得小心翼翼,诚惶诚恐。我当然不可能去冒然搭讪。

“哎哟,梅老师,你可把张毅给送回来了。张毅没给你添麻烦吧?这么久,老张还怕你给拐跑了呢。”张平心无城腑,这根直肠子,真是有什么说什么。然后,她对我说:“这位是李经理,她是我的老顾客了。”她转过头来又对李经理说:“我刚才给你看的报纸,那上面一个整版介绍的老师就是她。”

我们两个人看着对方,我向李经理点了点头,李经理呢,并不露什么声色,张平又接着说:“李经理现在是上海世博会的招商经理。她老板可依赖她了。把她当成自家人。”

“李经理,你好。我们这就算是认识了哈。”我主动地和她讲话,而她却转过头把目光飘向了张平问张平:“张平,我上次让你做的手链你弄了没有?”

“哎哟,不急不急,先喝杯水,聊下天再说。”

我和李经理坐下了,我们坐在玻璃柜台前,肩并着肩。

张平认为我的照片拍的不够专业。这个我承认。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弄,用家里原数码相机整了半天拍的,我也不做这一行,觉得能拍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张平现时强烈要求——不要上传她手里的货。免得别人认为她是在借我的手替她做广告。如果我上传我自己买的东西她管不着。

可能河南这个地名太敏感了一点。我现在这篇文章也只是写我自己生活的一段经历而已。不存在对某个地方的褒贬,我也没有对某个地方了解到那个程度。请大家勿对号入座。

生活对谁都是要认真应付的东西。大家的热心反应也提醒了我,后面的文章我会尽量进行一些文学上的加工,一方面增加可读性,另一方面也注意不要在无意中说出不该说的话。

如果这篇帖子能让您感到快乐,对生活的认识产生一些共鸣,我真的就很开心了。

两个人一时没有什么话说,也就有点拘谨。李经理面前刚好摆着一份报纸,就是我随手递给张平,上面对我进行了整版报道的那张报纸。报纸为什么会写到我呢?是因为学期结束了,我们的学生考试成绩特别优秀。可能就有细心的读者关心到底是哪方面的学生,参加的又是什么考试呢?

从前面的帖子里大家已经知道我是一个老师了,但我和一般意义上的学校老师比起来,经历要丰富些。我先是在一所省重点中学当了几年老师,因为受不了陈腐教学方式及论资排辈的氛围,扔了铁饭碗;第二份职业是在一家高尔夫球场谋得的,那里的朋友们彻底地洗去了我身上的“知识分子”穷酸气,天高云淡尽自由;后来结婚生子,为了家庭方便,我再入教职,不过这次是某国家重点高校的老师了。在那里,我的教育教学思想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因为大学里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让我接触到国内很多顶级的教育专家的教学实况以及他们的教学思想甚至一些在国内尚无法接受的教育教学思想。带着学生拿过多次国际比赛的大奖,至于国内的考试,我们培训出来的学生拿到全市第一那已不存在任何悬念。

我先生的公司,是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指定供应商户,他在我们现在居住的这个城市里,也算是有一点身家地位的商人。后来,我们又有了一个女儿,所以,我很“荣幸”地离开了工作了六年的大学校园,成了一名全职妈妈。同时,我又被聘为一家重量级电视台少儿频道的栏目策划,同时还给一家中高档的育儿杂志撰稿。

我本来的身份就是老师,做了妈妈之后,只愿意全天下的孩子个个都快乐,人人都美丽。我希望:用父母的爱,老师的专业,让我们的孩子进入一个清明的快乐的学习世界。可是,事实上,我看到学习上不快乐的孩子那么多,因此而焦头烂额的父母数不胜数。于是,我辞掉所有的工作,着手办自己的学校。我用了十年的时间,把中小学的教材细细地研究了几遍,同时结合自己陪着孩子们成长的经历验证教育心理学中的理论,逐渐地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教育风格。我们的教学点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而我,也越来越喜欢在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上所做的工作,享受教学成功带来的喜悦。

言归正传接上回。

李经理也一时无话,她看着面前的那份报纸,然后又看了看我:“你们小升初就收到五十一份公费班录取通知书?有多少学生啊?”

我有点不好意思:“两个班,五十五个。太少了一些。”

“哎,这不可能吧?全部都考上公费班?”然后,她指了指其中一个学校的名字——那是我们这里最有名的一所民办学校,每年参加这个学校小升初考试的学生占了全市小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而被录取的学生不到一千人,不要说公费班,只是进它的民办班,录取比例也只有不到百分之七,比考大学难多了。这个学校有一件轰动全国的事:就是有一个学生怕上学迟到,家里派直升飞机送他上学,飞机就落在这个学校的草坪上。一时间,这驾飞机的照片传遍全国。“我儿子在这所学校上初中,今年初三。不过是民办班。”李经理的话看似平淡,但底气十足。

“不是,不过大多数都考上了。我们的学生会报考好几个学校,有的同学同时拿到几个学校的公费班录取通知书。比如说这个孩子,”我指向一个小姑娘,“她考了四间学校。在你儿子的那个学校考试里,近两万名学生考了第五;在光明,一万四千多学生里考了第二,在这两间外国语学校,分别考了第一和第二。这样的孩子有好几个,所以,录取通知书的数量和录取的学生人数之间有差异。”

“哦,是这样。那你们有多少人考上啊?”

“进了公费班的学生大概有三十多个吧。”

“那很厉害。”李经理这句话是由衷的。

“还好。”我其实也对这个成绩满自豪的。要知道,在课外的培训机构里,能有这样的成绩的,可能全市也只有我们一家吧。

“哎,你们说什么公费班,民办班的,也说给我听一听嘛。我和老张出来混,孩子也没有管,正想给他们找好学校咧。”张平听我们讲得热闹,她也插进来问。

“去,这有你什么事。我们讲的学校,和你的孩子没关系。”李经理眯缝着眼睛,推张平。

我有点儿过意不去,就对张平耐心解释说:“我们这个城市,和全国其他地方有点儿不一样。外来的人口多,他们的孩子进不了公立学校,就只好读民办学校。这民办学校的收费比公立学校贵,又根据收费情况分三六九等。贵的学校一年学费三万多,便宜的呢,也就是三四千。不过,选学校和买你们这个玉器有点像。越贵,越吸引高端人群。像李经理的孩子,他读的这个学校,在我们这个城市就算是非常好的民办学校了。”

“妈呀,一年就这么贵。我读完小学,家里才花了不到一千块!一般小老百姓哪有可能进这样的学校!”张平听得目瞪口呆。

摆玉器的河南女人教给我的真知灼见……》小说在线阅读_第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快乐又美丽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摆玉器的河南女人教给我的真知灼见……第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