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酒楼成了普罗大众吃喝玩乐的地方,大堂里又搭建了个小玻璃房,专门卖各种彩票;在酒店大门的外侧边,弄出一间小铺面,宽不过四五米,进深却有十多米,用来做典当行。

我对典当行的印象全来自于电视及电影里的相关情节:落魄的人把自己的心爱之物三钱不值两钱地送进当铺,最终或被赎走,或辗转到陌生人手里,或被老板贪掉等等。典当行对于我来说充满了神秘和各种故事。有时候,我也会好奇地进去看看:迎门是一个厅,四五米深的尽头是一排高高的柜台,后面坐着几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旁边有一个小小的走廊,光线很暗,通向后堂。在厅的右侧摆放着四五米长的玻璃柜台,里面放些绝当的东西,摆的大多是金饰品,也有一些钻戒,玉镯,或者手机电脑什么的。看那些出售的金饰品款式和色泽都很新,应该是典当行已再加工过的;但如玉器等无法再加工物品,就比较有特色,价格又比市面价便宜些。

那时我们有个朋友生意刚起步,资金紧了,就会把老婆结婚时的东西拿去当,过几天周转过来再去赎。他对典当行的认识,就比我们深多了。据他说,典当行里的东西来路相当杂,而且当赎之间价格的差距又很大,没有点能耐,根本吃不了这碗饭。

有时候我也会去典当行里看那些市面上少见的东西。它们于我来说充满神秘,但是我心底里从未想过去把它们买回来。可能是潜意识里觉得:人生混到把心爱之物送去典当,并且绝当被出售的话,于这物主来说,是不幸;于这东西本身来说,也是遇人不淑。而如果这东西来路不正,我买了,则相当于助纣为虐。君子不立危墙,当然也不沾这种不洁之物。

这家典当行开了十多年,我也经常去那里看柜台里的东西,想象着在那些东西上有可能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但是从未动心去买任何一样东西。

张平的话,让我想起的,正是典当行里曾经看到过的一块金镶玉:长约三厘米,宽约二厘米,用金包着,四周镶的那一圈金边一看就是人工扭的绞丝。这块玉在那柜台里放了好久了,也是浓绿的色,但是色泽上却有些暗淡。不知道是本身不咋地呢,还是放久了蒙上尘的缘故。

我把心里的想法告诉了张平。张平马上就一脸的不屑:“嗨,这东西哪能随便都让你看到呢?你说的那个老板那么有料,有好东西,他早都自己收起来了,哪里会放到那么久!再说,如果是金镶玉,不要也罢!”

“为什么是金镶玉,就不要也罢呢?”

于是,张平又给我讲了一个金镶玉的故事。

相传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得美玉献给楚文王,琢成璧,称为“和氏璧”。此璧冬暖夏凉,百步之内蚊蝇不近,乃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秦统一中国后,“和氏璧”被秦始皇所得。始皇令人将其雕成玉玺,镌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再雕饰五龙图案,玲珑剔透、巧夺天工,始皇自是爱不释手,视为神物。汉灭秦后,“和氏璧”落刘邦手中,刘邦将其作为传国玉玺世代相传,一直传了十二代。至西汉末年,两岁的孺子婴即位,藏玉玺于长乐宫。时逢王莽篡权,王莽欲胁迫孝元皇太后交出玉玺。太后不从,一怒之下取出玉玺摔在地上,将之摔掉一角。王莽见玉玺受损,连声叹息,忙招来能工巧匠修补,那匠人倒也聪明,想出用黄金镶上缺角的奇招,修补后竟也愈加光彩耀目,遂美其名曰“金镶玉玺”,这便是“金镶玉”的由来。可惜,这个稀世国宝“金镶玉玺”后来几经转手,到三国时代就不知去向了。但金镶玉的制作工艺却被传承下来,并由宫廷走向民间,达官贵人中出现各种金镶玉饰物甚至金镶玉筷子等。自古民间还有“有眼不识金镶玉”之说,比喻见识短浅、孤陋寡闻。(张平给我讲的只是这个故事的大概,人物,年代,玉玺名等多有差错。上述故事乃后来我又考证了一番后写的。)

“我们现在要修补玉器,常常就用金子来补。你看到的这个金镶玉啊,十有八九是有残缺,才用金去镶的。你要记住,玉和别的东西不一样,它不需要什么金啊,钻啊来衬托它。越是高贵,越是简单。玉本身就是很高贵的。”张平说着,从她的小包里拿出一只玉镯来,非常灵秀,漂亮!更锦上添花的是,这玉镯上用金丝勾上了一朵典雅的牡丹。

“漂亮吧?”张平嘻嘻笑着问我。“嗯,确实漂亮!”我由衷地说。

“这是我一个客户的。她是香港人,结婚时夫家送的聘礼。不小心碰裂了。她的身家,本来不在乎这个,可这是聘礼,她和老公感情又好,不舍得丢。找到我,死乞活赖地要我帮她补好。我也是找了好多人,才帮她补成这样的。”

“真的呀?”我把玩着那个莹透的镯子,大开眼界!

听了张平讲的故事过后的一个星期天,我又带女儿去公园里玩,想到典当行里的那块玉,忍不住又走了进去,破天荒第一次让店员把那块玉拿出来看看。这时才发现,这块玉还不是一般地镶了金,底托都是用金包起来的,一共有十几克重。我左看右看,都觉得像张平给我讲过的那种老坑翡翠,并且经过擦拭以后,也光亮了一些。我当时正穿着一些湖绿色的上连衣裙,就入在胸口比划了一下,觉得挺配,也很好看,于是决定让张平过来帮我看一下,这个东西到底好不好。

张平经常把自己卖的货说得一钱不值,可能是因为那些大路货确实不值得一提。她一听我叫她来看的这玉可能是老坑翡翠,都不要我多费口舌,立刻就放下手里一切的活,窜了过来。

在典当行玻璃柜台的灯光下,那块玉看着绿幽幽的,像极了一颗蛇胆。张平要求把玉拿出去在日光底下看,怕典当行的人不同意,竟然把我的钱包从我的包里翻出来,押给了典当行的人。还对典当行的人说:“这人是有身家的,我拿你一个小东西出去看看,如果你怕我把东西拿跑了,直接让这个人赔就行了。”

我对张平这种行为恨得咬牙切齿。我本来想一来让张平看看真假成色,二来如果这玩意儿是真的,希望先和张平叨咕叨咕,一起砍砍价。得,现在这家伙自己把货拿出去看,把我当人质给押在这了。如果这东西真是好宝贝,她大嘴巴一张,什么都说出来,我的指望八成落空。

正想着呢,张平进来了。“TMD,不知道是哪个败家子缺钱用,把家里的东西给弄到这里来了。嘿嘿~~,是真的老坑翡翠哦。”果然是个大嘴巴!

我当着别人的面不好给她使眼色,只好用脚悄悄地踢了她一下。她兴奋起来了,竟然完全不知道我举动的含义:“咦,你脚往旁边拿一点吗,我要好好地看一下,成色到底怎样。”

张平一会儿跑到外面的日光下看,一会儿又在屋子里的灯光下看:“货是老货,不过成色一般啦。是偏蓝的底子,里面还能看到一点绵。不过这底托太厚,不知道里面有没有裂。”

摆玉器的河南女人教给我的真知灼见……》小说在线阅读_第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快乐又美丽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摆玉器的河南女人教给我的真知灼见……第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