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桂林保卫战》续五】

桂林保卫战开始了。

日军抵达桂林北站,兵力是守卫桂军的五倍。

激战初期,日军付出了伤亡代价。桂军的火炮和机枪让日军没有像桂林城里的方向迈进一步。

桂调元当时在46军炮兵营当连长。46军的炮兵营驻扎在外围的炮兵阵地上,他说,桂军的炮是美国炮,最远可以打到3000米,而日本的小钢炮射程不行。但是,小钢炮也有优点,这就是灵活,可以抬起来走,扛起来走;美国炮就不行了,需要汽车牵引,每尊炮都有一两吨重。炮兵和日本兵不见面,需要步兵指引方位,炮兵将炮口调节好后,炮弹就会在敌群中开花,而日本还不知道炮弹是从哪里发射的。

攻打桂林的时候,日军调来了很多坦克,这些坦克就成为了炮兵的靶子。桂调元说,日本的坦克都属于轻型坦克,正面铁甲厚,侧面薄。用桂军手中的德国造大炮轰击坦克的时候,只要方位正确,一炮就能将日军坦克轰成废铁。

除了炮火支援,还有陈纳德的飞机。日军攻打北门的时候,飞虎队的飞机尖叫着掠过桂林城低矮的小山,把一颗又一颗丨炸丨弹扔在日军头顶上。

除此而外,桂林每个阵地前还设置了铁丝网、鹿砦、木栅等障碍物,在日军必经的地方还埋设了地雷。

火炮、飞机和地雷,让日军第一天的攻击极不顺利。

次日,大量日军飞机突然飞临桂林上空。

守卫桂林的,除了131师和170师,还有79军一个加强团,骆首瞻就在这个加强团的高射机枪连里当弹药手。

骆首瞻说,当时,他所在的阵地设在伏波山上,专门打日本人的飞机。高射机枪连每两个人分为一组,一个人当机枪手,一个人当弹药手。在桂林城里,打飞机的除了高射机枪,还有高射炮。高射机枪和高射炮分开布防,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高射机枪阵地,或者高射炮阵地。

这天,日军的飞机像蝗虫一样在桂林的天空飞舞,对着地面狂轰滥炸,骆首瞻亲眼看到丨炸丨弹落在漓江里,被炸死的鱼在水面上漂了白白的一层。

高射机枪和高射炮对着日军的飞机一齐开火,炮弹像礼花一样在飞机的四周爆炸,高射机枪的弹壳在地上铺了一层。日军飞机担心会被打中,就升空了。高射机枪够不上了,但是高射炮还能够得上。

这天,高射炮把一架日军的飞机打下来了。骆首瞻说,高射炮每次能够连发20发炮弹,前面有瞄准镜,只要瞄准了日军飞机,炮兵一下子就能打出20发炮弹。在天空打出一排礼花。和高射机枪比起来,高射炮的威力更大。

这天,因为打下了一架飞机,所有射手当天晚上都得到了奖赏,包括机枪射手,奖品是几片猪肉。

双方激战正酣的时候,58师团的一队日军发现漓江东岸疏于防守,便组织一个中队的日军进行强渡。于是,日军的冲锋舟下水了,冲锋舟上架着机枪,驶向对岸。就在日军的冲锋舟驶上东岸的时候,突然,从房屋后,树林里,突然冲出了一群群民团士兵,他们有的拿着枪支,有的拿着刀矛,甚至有的还拿着木棍,与冲上堤岸的日军绞杀在一起。日军仗着精良的武器,没有把这群穿着不同颜色衣服的农民放在眼里,冲锋舟上的机枪响了,民团倒下了一批又一批,但是,更多的穿着杂色衣服的,甚至袒胸露腹的民团士兵赶来了,他们前赴后继,一冲进日军的队伍里,就挥舞着弯刀砍下日军的头颅。日军最害怕的,莫过于头颅被砍下,因为无头鬼是不能进入靖国神社的。

在民团排山倒海的攻击下,日军开始退却了。

日军总以为离开了堤岸,也就离开了危险,没想到,从漓江上游,一片片竹排飞快地划过来,竹排上放着土制丨炸丨药,这些驾驶着竹排的民团士兵,要与日军同归于尽。在这些穿着各种各样破烂衣服的广西民间武装面前,日本人害怕了。日本人自以为作战勇猛,但是今天他们终于知道还有一群穿得破破烂烂的像叫花子一样的人,比他们更勇猛,更不怕死。当时,日军第58师团师团长毛利末广在战报中称:“我师团在桂林遭到了广西当地土著武装的阻拦,他们装备虽差,但是极为凶悍,战死决心甚浓,其勇猛为我军远远不及,我军士气低落到极点,此役是我一生中所经历到的最惨烈的战役,并非在于规模,而在于对方之勇猛。”

一些日本老兵也在回忆录中写道:广西人的英勇,超过了日本士兵。

一名日本下级军官在回忆录中写道:今日我军遇到了自战争以来最凶猛的抵抗,城里到处都是枪声,到处都是地雷,全城都在肉搏,我大队900余人在战役结束后,仅剩70余人,且多为伤病。

桂林保卫战结束后,幸存老兵中有人也写了回忆文章,文章中说,日军进攻桂军阵地的时候,也使用了平射炮和火焰喷射器。有一些战士,坚守阵地时,浑身着火,就跳出工事,将扑上来的日军紧紧抱住,也将日军烧死了。

桂军的英勇确实是日军远远不及的。我曾经看到过几本日本老兵所写的关于滇西战争和缅北战争的书籍,日军被火焰喷射器烧着后,只会狼狈逃命,哀嚎不已,没有一个人会像桂军这样凶悍。

当地的老人说,桂林保卫战中,被民团打死打伤的日军就多达7000人。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26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李幺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第26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