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芮城县陌南镇道东村的人们现在还能记得当年驻扎在村庄的赵连副,赵连副,就是我在这本书籍开头写到的那个至今尸骨不知道被搬到哪里的赵连副,赵连副有一匹高头大马,宝贝得不得了,谁都不认,只认赵连副。这匹马确实漂亮,浑身红毛,没有一根杂色。村庄里有人娶媳妇,想借这匹马,犹豫了半天,终于鼓足勇气找赵连副,没想到赵连副一口答应了。娶媳妇那天,因为这匹马性子倔,不认别人,赵连副就牵着战马,战马上骑着新郎官,新郎官戴着红花,一路神气活现地走过来。村中很多人当年都是这样娶媳妇的。时隔几十年后,村中的老人们提起这件事情还感慨万千:“自古到今,有谁娶媳妇的时候,是军官给你牵马?我就是这样的。”

1940年10月,第四集团军突然接到命令,移防至黄河南岸的洛阳以东,守备偃师、巩县、汜水、荥阳、广武百余里防线。中条山防务移交给胡宗南部队和友军约17万人接替。

第四集团军离开中条山的时候,村村悲恸,哭声一片,大家难分难舍。很多老人告诉我说,没有人组织,大家都是自发地送别军人,一直送到了几十里外。

第四集团军在中条山坚守了将近三年,有21000人牺牲在了这里。而与第四集团军交战的日军第17师团,代价更为惨重,仅仅补充兵力,就达到十九次之多。也就是说,第四集团军将第17师团打残了十九次。

1941年的国际形势发生了逆转,国际局势对已经艰苦抗战了四年的中国非常不利。

1941年4月10日,日本秘使松冈洋右,从德国经过苏联返回日本,中途滞留莫斯科,与斯大林密谈。当时,苏联东面是日本占领区,西面是德国占领区,斯大林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就于4月13日签订了《日苏中立协定》,明确规定:“如果缔约国之一方与他国发生战争,另一方须严守中立,不得干预。”当时,日军在中国战场裹足不前,想调关东军南下增援,又担心苏联会在背后猛敲一棒,而这个协约的签订,就让日军免除了后顾之忧。

1941年4月中旬和5月初,日军从东北、华北、华中等地,抽调兵力,解决中条山问题。

这时候,日军参与进攻的兵力有:第一军编制的33师团、36师团、37师团、41师团,独立混成第四旅团、第九旅团、第16旅团,另外还有骑兵第四旅团。兵力计有四个师团,四个旅团,总兵力有10万人,另外还有化学兵、空降兵数千人。日军总指挥为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

而此时中国部署在中条山的军队有17万。

17万劣等装备的中国军队,无法对10万日军构成威胁。很多专家认为,抗战初期和中期,因为武器装备、人员素质、身体状况等原因,一个日军的战斗力相当于三个中国军人的战斗力,那么,10万日军,就需要30万中国军人来抵挡,这样才会打成平手。而抗战后期,由于滇缅公路开通,美国武器源源不断进入中国,而日本在前线伤亡很大,后方仓促组织起来的军队缺乏训练,此消彼长,中国军人的作战能力才能赶上日本军人。

所以,日军即将发动进攻的这一场中条山战役,中国军队注定是要失败的。

再来看看日本的这些军队。

排在最前面33师团是刚刚从江西调来的军队,师团长叫做樱井省三,这是一个极为刚愎自用又自以为是的老鬼子。在1941年3月,樱井省三接到了调往山西战场与八路军作战的命令,就决定在江西对中国军队再发动一次攻击,打赢之后,掉头就走。樱井省三的想法和驻扎在南昌的第34师团师团长大贺茂的想法不谋而合,大贺茂也是一个喜欢惹是生非的老鬼子,他自信皇军的战斗力天下无敌。驻扎在南昌附近的还有一支日军武装,这就是独立第20旅团。独立第20旅团是从第五师团分出来的,第五师团曾经在中国战场上风光一时,他的师团长就是臭名昭著的板垣征四郎,反动九一八事变,抢占山西战场,争夺昆仑关,导演六六血战,后来又从事对中国杂牌军的诱降,日军战败后,板垣征四郎作为甲级战犯被绞死。

三股鬼子:33师团、34师团、20旅团,没有经过日军大本营的同意,就擅自向驻扎在江西上高的第19集团军发起进攻。第19集团军的总指挥是罗卓英,下辖部队有当时中国作战力最强的一支部队74军,军长是王耀武,下面三个师长分别是李天霞、余程万、张灵甫。

罗卓英运用磁铁战术,让外围的军队做一番抵抗后,就撤向两边,日军进攻到上高后,遭到坚守上高的74军阻击,然后撤往两边的军队再打回来,对日军形成了包围,全歼日军。

日军初期的进展相当顺利,他们打通了从南昌通往上高的通道,中国军队纷纷让道。就在日军“节节胜利”的时候,樱井省三认为胜券在握,没有必要让33师团继续打下去了,他们即将要开拔到山西,就擅自带着33师团撤离了战场,一口气撤到了百里之外。

33师团一走,罗卓英更有信心赢得这一场胜利了,他命令全线包抄,将34师团包了饺子,一番痛殴,34师团叫苦连天,司令部被打散了,野战医院被占领了,炮兵被全歼了,要不是夜色掩护,大贺茂也会被活捉。20旅团看到34师团被包围,拼命想靠拢,但是被李天霞的74军51师挡住了,无法前进一步。

这时候,樱井省三才意识到皇军上当了,人家中国军队那不叫败退,那叫计谋。樱井省三又急急忙忙带着33师团来解围,结果,只救出了34师团几百人。

这就是抗战时期相当漂亮的上高会战。

日军在上高会战的失败,与樱井省三有直接的责任。

樱井省三在上高吃了败仗后,就被调往中条山,他决心在中条山雪耻报复。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日军将领是37师团师团长安达二十三。

安达二十三最初跟随东条英机,侵略绥远;后又做冈村宁次的副手,扫荡华北;安达二十三的性格和樱井省三相反,樱井省三狂妄自大,而安达二十三谨慎低调。中条山战役结束后,安达二十三就升任18军司令官,在太平洋战场与美军作战,日本宣布投降后,安达二十三自杀。

参加这次中条山战役的骑兵第四旅团旅团长是佐久间为人,他的结局同样让人感到意外。

佐久间为人参加完中条山中战役后不久,就升为68师团师团长。

1944年,日军发动了衡阳战役,而打前锋的是佐久间为人的68师团。

1944年6月27日是衡阳保卫战进行的第四天,日军在付出了上千人的代价后,才推进到了衡阳城外五桂山阵地前。整整四天,日军推进了不足200米。

五桂山阵地上,有国军一个连在坚守。日军整整攻打了一天,还没有攻下一个连把守的五桂山阵地。黄昏时分,日军施放毒气,国军这个连仅剩的83人全部壮烈殉国。

第二天,日军68师团师团长佐久间为人带着四个联队联队长,还有作战参谋长和参谋一干人,来到烧焦了的五桂山阵地上,向衡阳方向瞭望。这些人属于68师团最高级别的将官和佐官,68师团所有的头头脑脑们都集中在这里,他们人手一把指挥刀,人手一架望远镜,他们站在五桂山阵地上,不可一世,一个个小母牛拿大顶——牛逼冲天。

他们没有料到,这时候阎王爷已经来敲门了。因为,胡乱牛逼是要付出代价的。

国军的哨兵看到一伙老鬼子举着望远镜向这边瞭望,望远镜的镜片在阳光下一闪一闪,估计这伙鬼子都是当官的。哨兵把这个极为振奋的消息报告为机枪阵地,机枪阵地测算了一下,距离有点远,效果不够理想,又赶紧把这个利好消息报告给后面的炮兵阵地。炮兵阵地只要听说这伙老鬼子是在五桂山阵地上,就知道距离有多远。开战前,炮兵将国军每一处防御阵地都测算了一遍,就准备在反击的时候,用炮火支援国军。没想到,反击还没有开始,68师团的官老爷们却自动送上门来了。

守卫在炮兵阵地的是国军一个炮兵连,连长白天霖,黄埔军校16期炮科毕业。当哨兵发现了这伙老鬼子的时候,他也已经发现了,这伙老鬼子距离炮兵阵地仅仅800米。白天霖的炮兵连有八门大炮,都是开战前历尽千辛万苦从桂林拉到衡阳的。现在,这八门印着洋码子的大炮就要发威了。

白天霖一声令下,八门大炮齐发,佐久间为人和身边簇拥的老鬼子全部倒了下去。不久,身负重伤的佐久间为人和几名鬼子佐官都死了,而没有死的,全部重伤,不能再指挥作战。

佐久间为人就这样死了,他的死亡很有创意。

说完了日本军队,再来说说中国军队。

第四集团军调走,胡宗南的部队进入,这时候,部署在中条山的中国军队有7个军,分别是第五集团军和第14集团军。第五集团军司令曾万钟,下辖三个军,分别是唐淮源的第三军,陈铁的14军,高桂滋的17军;第14集团军司令刘茂恩,下辖四个军,分别是刘戡的93军,武士敏的98军,武庭麟的15军,赵世铃的43军。而在外围,还有裴昌会的第九军和孔令恂的第80军。

第五集团军司令部驻扎在夏县马村,第14集团军司令部驻扎在阳城青背坪。

中国军队中,也不乏能征惯战之将,比如第三军的唐淮源,第17军的高桂滋,第98军的武士敏,都是从与日军多年奋战的血泊中拼杀出来的。如果刀对刀,枪对枪地干,中国军队依靠险要坚固的工事,也能与日军厮杀一番,即使失败,也不会败得像后来那么惨。

可是,中条山战役中,中国军队败得如此之惨,伤亡七八万人,这是与上峰的指挥失误有很大关系。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25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李幺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第25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